隨著技術的飛速發展,商業、工業、軍事及汽車等領域對耐高溫集成電路(IC)的需求持續攀升?。高溫環境會嚴重制約集成電路的性能、可靠性和安全性,亟需通過創新技術手段攻克相關技術難題?。
這份白皮書致力于探討高溫對集成電路的影響,并提供適用于高功率的設計技術以應對這些挑戰。通過深入分析高溫產生的根源,我們旨在緩解其引發的問題,從而增強集成電路在極端條件下的穩健性并延長使用壽命,同時優化整體解決方案的成本。安森美(onsemi)的 Treo 平臺提供了全面的產品開發生態系統,專為支持高溫運行而設計。本文為第一篇,將重點介紹介紹工作溫度,包括環境溫度和結溫等。
環境溫度
IC 及所有電子設備的一個關鍵參數是其能夠可靠工作的溫度范圍。具體的工作溫度范圍是根據其應用和行業來定義的(圖 1a)。
例如,對于汽車 IC 而言,溫度范圍取決于電子元件的安裝位置。如果位于乘員艙內,溫度范圍最高可達 85°C。如果位于底盤或發動機艙內,但不直接位于發動機上,則溫度范圍最高可達 125°C。靠近或直接位于發動機或變速箱附近,溫度范圍可達 150°C 或 160°C。在靠近剎車或液壓系統的底盤區域,溫度最高可達 175℃。這些對高溫的要求適用于內燃機汽車,同時也適用于混動和全電動汽車。
當汽車發動機運行時,主動冷卻系統會有效控制溫度。然而,在最極端的情況下,如車輛行駛后停放在酷熱環境中,此時主動冷卻系統停止工作,發動機及其它部件的熱量逐漸擴散,導致電子設備溫度上升。即便如此,當汽車再次啟動時,所有系統仍需在溫度升高的條件下保持正常工作。
對于適中的溫度條件,可以定義 IC 在靜態工作溫度下的預期使用壽命。例如,在 125°C 的條件下可以連續工作 10 年。然而,對于像 175°C 這樣的高溫,使用 bulk CMOS 工藝實際上是不能實現的。通常,IC 不需要在其整個生命周期內都以最高溫度運行。在汽車行業,常采用熱曲線圖來替代固定的靜態溫度規范,將整個使用壽命劃分為不同的工作模式和溫度區間(段),只有一小部分時間需要在極高溫度下工作(圖 1b)。
圖 1. 不同應用的溫度范圍及溫度曲線示例
將電子元件布置在更靠近應用的高溫區域,通過減少噪音和干擾可以提高傳感器的精度和分辨率。對于大功率應用,盡量減少大電流開關回路可減少干擾。采用局部閉環控制系統可減輕重量并提高性能。然而,縮小模塊尺寸會因功率密度提高和散熱問題而增加電子元件的溫度。
結溫
IC 工作時會有功耗,導致 IC 內部的實際半導體結溫高于環境溫度。溫度的升高取決于 IC 內部耗散的功率以及裸片與環境之間的熱阻。這種熱阻取決于封裝類型、PCB、散熱片等(見圖 2)。
圖 2. 結溫升高
對于功率開關、功率驅動器、DC-DC 轉換器、具有高壓降的線性穩壓器(例如,在使用 DC-DC 轉換器不經濟的情況下,用于汽車電池驅動模塊)或傳感器執行器來說,裸片高功耗是不可避免的。
熱阻取決于封裝類型和熱管理方式(圖 3)。對于常用的小型封裝,結到外部環境的熱阻大約為 50-90K/W(SOIC 封裝),以及大約 30-60K/W(QFP 封裝)。在某些應用中,結至環境的熱阻可達每瓦數百開爾文。
圖3. 不同封裝類型IC散熱示例
結溫在 IC 的整個裸片上并不是均勻一致的。可能存在如功率驅動器等高功耗區。具有高功率驅動器的 IC 裸片溫度圖示例見圖 4。
圖 4. IC熱分布圖示例
未完待續,后續推文將介紹高結溫帶來的挑戰、IC的高溫設計、高溫設計的優勢等。
-
集成電路
+關注
關注
5415文章
11886瀏覽量
366454 -
IC設計
+關注
關注
38文章
1344瀏覽量
105083 -
安森
+關注
關注
0文章
2瀏覽量
1684
原文標題:高溫IC設計必懂基礎知識:環境溫度和結溫
文章出處:【微信號:onsemi-china,微信公眾號:安森美】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IC溫度問題
AD9910芯片手冊說工作溫度高溫至85度,這個溫度是指環境溫度嗎?
使用溫度傳感器怎么降低汽車LED結溫
溫升測試與環境溫度測試的區別及聯系

外殼溫度與環境溫度

汽車電子環境溫度和影響分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