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7點30分,20支人形機器人賽隊與人類跑者共同站在北京亦莊全程21.0975公里的賽道上。隨著一聲槍響,全球首場“人機共跑”半程馬拉松賽事正式開跑,讓全世界為之矚目和驚嘆。
北京亦莊半程馬拉松暨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不僅見證了人類不斷超越自我的美好意志,還充分展示了人形機器人領域的前沿技術與卓越成果。
在這些參賽的人形機器人背后,石英晶振正默默發揮著關鍵作用,助力機器人實現各項復雜功能。
石英晶振:
把控機器人的“呼吸心跳”
石英晶振是電子系統的核心時鐘源,能夠通過周期性振動產生穩定的頻率信號。
在 AI 智能機器人中,石英晶振在主控芯片、運動控制、傳感器、無線通信及AI 計算等模塊發揮了關鍵作用,提供穩定且精準的時鐘信號,確保機器人各模塊實現高精度同步與穩定運行。
主控芯片模塊
人形機器人的主控芯片如 ARM MCU、FPGA 等需要高精度石英晶振提供時鐘信號(如12MHz、25MHz石英晶振)。
這些時鐘信號確保了 CPU、MCU 的數據計算、控制命令執行的準確性,維持系統的穩定性,避免因時序誤差導致程序崩潰,為機器人的整體運行提供基礎的時序保障。
運動控制模塊
在長跑過程中,人形機器人需要精準控制肢體的運動,以實現穩定的跑姿。
石英晶振為運動控制系統提供高穩定性時鐘信號(如 24MHz、32MHz 石英晶振),確保步態控制算法的準確性,使機器人的動作更加流暢、協調,防止出現步態不穩、關節抖動等問題。
傳感器模塊
陀螺儀(IMU)、激光雷達(LiDAR)、攝像頭等傳感器需要高精度的時間同步。
例如,慣性測量單元(IMU)通常使用 32.768kHz 石英晶振,保證傳感器采樣速率精準,確保機器人在復雜環境中的平衡與導航,提升機器人對環境的感知能力,使傳感器能夠準確地采集和處理數據,為機器人的決策提供可靠的依據。
無線通信模塊
Wi-Fi、藍牙、5G 等通信模塊依賴高頻晶振來維持信號傳輸的穩定性,(如 26MHz、40MHz 石英晶振)。
晶振的相位噪聲與抖動控制能力直接影響通信速率與抗干擾性能,確保機器人在無線通信過程中能夠實時、準確地接收和發送數據,實現遠程控制和數據傳輸。
AI 計算模塊
高端人形機器人搭載 GPU 或 NPU(神經網絡處理單元)運行 AI 任務,如語音交互、環境感知、圖像識別等(通常采用 100MHz、125MHz 以上的高頻晶振)。
高頻晶振通過減少信號傳輸延遲提升算法效率,為 AI 計算提供高性能計算能力,確保 AI 算法的實時性和準確性,從而在自主決策或人機交互中縮短響應時間,提高機器人的智能化水平。
-
AI
+關注
關注
87文章
33554瀏覽量
274205 -
石英晶振
+關注
關注
0文章
80瀏覽量
11663 -
人形機器人
+關注
關注
4文章
648瀏覽量
17281
原文標題:石英晶振在人形機器人中的應用
文章出處:【微信號:SCTF星通時頻,微信公眾號:SCTF星通時頻】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晶振家族大揭秘:從石英晶振到陶瓷晶振,各具神通
GaN FET在人形機器人中的應用

探討 GaN FET 在人形機器人中的應用優勢

伺服電動缸在人形機器人中的應用
固定頻率石英晶振有什么優勢
ams OSRAM傳感器AS5047在人形機器人中的應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