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莫婷婷)近期,國內領先的智能終端全產業鏈一站式精密制造解決方案提供商藍思科技計劃在港股上市,已遞交上市申請。藍思科技另一個被業內人士熟知的身份是“果鏈龍頭”。
藍思科技的收入主要來自向全球消費電子和智能汽車行業的品牌公司提供結構件、模組和整機組裝。其結構件和模組是根據客戶的定制化需求和要求專門設計和制造的,用于智能手機和電腦、智能汽車和座艙、智能頭顯和智能可穿戴設備,及智慧零售設備等其他智能終端。
藍思科技行業內首批承接人形機器人及AI眼鏡/XR頭顯等新興終端市場關鍵核心部件量產及整機組裝的企業之一。在2025年1月,藍思科技交付了第一批人形機器人。
只不過目前來自人形機器人等新興終端市場的極少收入。藍思科技預測,基于這些市場的預期發展,未來來自這些新興終端市場的收入將在未來增長。
在營收方面,2022年、2023年、2024年的收入分別約為466.99億元、544.91億元、698.97億元人民幣,2023年及2024年較上年同期分別增長16.7%和28.3%。同期,年度利潤約為25.20億元、30.42億元、36.77億元人民幣,2023年及2024年較上年同期分別增長20.7%和20.9%。
圖:藍思科技業績情況
分業務來看,智能手機與電腦業務依舊是藍思科技的主要營收來源,2024年的總營收占比達到82.6%,實現了577.54億元的收入,藍思科技預計該業務在未來將依舊是主要的收入來源。
其整機銷量從2023年的14.6百萬臺增加至2024年的20.1百萬臺,整機的平均售價也增加了30.9%。與此同時,由于受產品新性能或融入AI等新技術的升級需求驅動,結構件及模組相關收入也在2024年同比增加了29.4%。
智能汽車與座艙類是其第二大業務,總營收占比為8.5%。2018年,藍思科技正式將業務拓展至智能汽車行業,2022年、2023年、2024年,該業務保持增長趨勢,收入分別約為35.8億元、49.9億元、59.35億元。其中,中控屏幕及智能B柱等高價產品的訂單量也進一步增加,帶動了智能汽車座艙類的架構件及模組的平均售價上升。
2024年,來自智能頭顯與智能穿戴類業務營收為34.88億元。其中,智能手表需求的增加帶動智能頭顯與智能穿戴類的結構件及模組銷量上升,2024年達到110.6百萬件,2023年時僅為67.2百萬件,同比增加了64.6%。
圖:藍思科技分業務營收情況
在前五大客戶方面,2022年、2023年和2024年,前五大客戶的銷售額分別為人民幣388.78億元、人民幣452.8億元和567億元,分別同期總收入的 83.3%、83.1%和81.1%。在2022年、2023年和2024年,我們對最大客戶的銷售額分別為人民幣331.3億元、315億元和345.7億元,分別占同期總收入的71.0%、57.8%和49.5%。
從藍思科技近年來的布局可以看到,公司正在試圖通過布局AI設備和人形機器人等相關新興市場來增強在市場上的競爭力,由此降低對蘋果等單一客戶以及智能手機與電腦業務單一業務的依賴。
為了保持技術競爭優勢,藍思科技不斷增加研發,報告期內的研發費用分別為21.05億元、23.17億元、27.85億元,分別占公司同期總收入的4.5%、4.3%、4%。據了解,藍思科技還開展專注于新材料、新技術、新裝備和新領域的創新研發活動,例如視窗防護玻璃的CNC加工、離子交換強化玻璃、鍍膜技術等。
-
AI
+關注
關注
87文章
33711瀏覽量
274450 -
人形機器人
+關注
關注
4文章
655瀏覽量
17323 -
藍思科技
+關注
關注
0文章
66瀏覽量
5547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阿普奇獲"2025中國人形機器人生態鏈卓越企業生態鏈卓越企業"殊榮

中美貿易硬核破局!先積集成以中國&amp;quot;芯&amp;quot;智造筑牢供應鏈護城河

馬拉松賽場“掉鏈子”?解鎖人形機器人通信穩定秘籍!

電纜局部放電在線監測:守護電網安全的&amp;quot;黑科技&amp;quot;

煉油廠開閉所局放監測:為能源樞紐裝上&amp;quot;智能安全閥&amp;quot;

隧道管廊變壓器局放在線監測:為地下&amp;quot;電力心臟&amp;quot;裝上智能聽診器

黑芝麻智能牽手&quot;天問&quot;人形機器人,駛向智能新時代
創新驅動未來:大為錫膏為高精尖散熱器技術注入&amp;quot;強芯&amp;quot;動力

伺服電動缸在人形機器人中的應用
軟通動力攜手華為啟動&quot;智鏈險界&quot;計劃,強化生態鏈接共啟保險AI新時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