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內小伙伴應該都聽聞,4月22號,華為在上海發布了兆瓦超充解決方案。
當初小編聽聞,覺得這就是充電樁升級的常規操作。之前比亞迪不是也出兆瓦超充嗎?我們還寫因此寫了多篇文章。
但最近深入了解關于重卡充電內容后,這或許還真不是小編想象的那么簡單,雖然早些時候,就有其他樁企出了重卡兆瓦超充。
但或許從此,這項兆瓦超充技術打造的是交通與能源融合的新興基建。或能改變物流行業的新玩法,甚至可能加速咱們國家能源網絡的升級。
為什么這么說呢?先看些數據,2024年,中國有900萬輛重卡,雖只占車輛總數的3%,卻耗費了全國一半以上的汽車燃油,平均每輛重卡一年就要消耗3萬多升的柴油,每輛重卡光油費就要幾十萬。。
從前,重卡充電不僅慢,充電網絡還少。車主們就算心疼油錢,也不敢輕易的換電動重卡,但是現在情況不一樣了。
去年第四季度電動重卡突然火了,市場滲透率沖到了19.6%,也就是說每賣出10輛重卡,就有兩輛是電動的,這釋放了一個非常明顯的信號,重卡物流的電動化浪潮開始了。
就在這個時候,華為推出了兆瓦超充技術,給這個產業又助了一把力,華為兆瓦級超充產品的最大充電電流為2400安,最大功率達1.44兆瓦,每分鐘可以補能約20度電,15分鐘內即可完成補能,補能效率提升近4倍。
舉例,在東莞首個兆瓦超充攪拌車作業區,電動重卡替代傳統車輛后,每公里能耗費用節省1.5元,充電效率提升4倍,10輛車運力相當于13輛。在臨沂到青島物流干線,超充重卡補電迅速,每天多拉一趟貨,運輸成本從每公里2.8元降至1.3元。
目前,這項技術已經在長三角物流干線落地了,上海臨港的超充站,集兆充快充功能于一體,就像物流大動脈上的超級能源補給站。未來洋山港到太倉干線上,還會建更多的兆瓦超充站。。
電動重卡在江浙滬跑運輸再也不用擔心,半路沒電了。天津、東莞、重慶、四川、臨沂等地,也在同步推進項目。
電動重卡的應用場景正在從中、短途運輸向長途干線全面突破,物流產業的電動化的速度大大加快。
還有就是,這項技術還能實現對能源網絡的保護和升級,華為兆瓦超充,可以通過構建分布式的微電網。融合光儲,在電價低谷的時候囤積綠電,用電高峰的時候反向供電。這種形式不僅讓超充站部署更加容易,還能降低大功率用電,對變壓器和電網的負荷。
此外,這項技術不光是充電快,環境適應還非常好,采用全液冷的設計,上到45度高溫,零下35度嚴寒都能穩定工作,用上10年以上都沒問題。
試想一下,未來這些散布在交通干線的超充站會編織一張前所未有的能源網絡。他們既能消納風電光伏的綠電,減少對市電的依賴,還能通過車網互動技術的應用,讓車主得到更多的實惠,運營商多賺錢,每個物流節點都變成微型電網調度中心。
在行業人看來,華為兆瓦超充技術帶來的不只是技術參數的突破,很有可能掀起交通和能源領域的新發展。促使加油站變成綠色清潔可持續的能源補給樞紐,依賴化石能源的物流網絡,進化成自我調節的新能源生態。
與此同時,華為數字能源也正在攜手同行構建電動物流一張網,來推動重卡電動化。
據最新市場研究,2024年全球兆瓦超充市場規模預計達6406萬美元,2030年將飆升至15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高達80.91%。這一數據背后,是電動重卡等商用車的規模化電動化進程加速,以及充電技術從"小時級"向"分鐘級"的歷史性跨越。
在這次發布會上有9家商用車企加入了超充聯盟2.0,并計劃在2025年推出30款左右的超充重卡。
這場變革一旦完成了,交通網和能源網將深度契合,交通領域的基礎設施將變成能源網絡的智能終端,不僅能減少碳排,還能降低成本。
審核編輯 黃宇
-
華為
+關注
關注
216文章
34930瀏覽量
254703 -
充電樁
+關注
關注
151文章
2592瀏覽量
86287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2025華為智能電動和智能充電網絡戰略與新品發布會成功舉辦
業界首個華為發布全液冷兆瓦級超充 補能效率較傳統快充樁提升近4倍
兆瓦超充已來,40kW模塊急需升級
華為推動汽車電動化產業高質量發展
1000V超高壓快充!比亞迪“兆瓦閃充”技術發布,開啟“油電同速”時代

晶科能源Tiger Neo組件助力印尼卡拉旺100兆瓦光伏項目成功并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