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N 阻抗仿真概述
PDN(Power Delivery Network)阻抗表征電源分配網絡在頻域內的動態響應特性,定義為從負載端觀察到的電源分配系統輸入阻抗。其設計目標為在全頻段內保持PDN阻抗低于目標阻抗(Target Impedance),目標阻抗的計算公式為:
其中,△Idynamic為負載芯片瞬態電流變化量,通常取Imax的50%作為經驗值。電源噪聲容限(Ripple%)根據應用場景不同,典型值為3%~5%。
建模及結果分析
我們可以使用SIDesigner仿真軟件,進行PDN前仿真分析,有以下兩種方法:
S參數仿真方法(頻域法)
1. 等效電路建模:
在SIDesigner中構建分布式PDN模型,包含:
板級寄生參數Rpkg=5mΩ ,Lpkg=0.5nH;
去耦電容網絡Cbulk=500uF,ESL=2nH,ESR=10mΩ;
片上電容Cdie=500nF。
2. 仿真設置:
采用S參數仿真,掃頻范圍1kHz–1GHz,提取Z11參數作為PDN阻抗曲線。
3. 關鍵結果:
11.2MHz頻點處,因Cbulk與Cdie的LC諧振產生反諧振峰(Anti-resonance),導致阻抗抬升2個數量級。
AC仿真方法(激勵響應法)
1. 激勵配置:
在負載端注入1A --AC電流源(相位0°),頻率掃描范圍與S參數法一致。
2.觀測指標:
直接測量電源網絡輸出電壓Vout(f),計算阻抗:
我們將Istimulus設置為1A,則Zpdn和Vout代數值相同。
3.查看仿真結果并與S參數法的對比:
可以看到,兩者阻抗曲線趨勢一致,諧振點都處于11.2MHz處。
總結
綜上,AC仿真和S參數仿真均屬于頻域分析方法,在PCB設計階段均可使用以上兩種方法,通過掃頻獲取PDN網絡在不同頻點的阻抗特性,仿真得出以下關鍵結果:
(1) 阻抗-頻率曲線:識別反諧振點
(2) 頻域穩定性分析:通過相位裕度判定諧振風險
(3) 電容貢獻度分解:量化各去耦電容在不同頻段的阻抗補償作用
-
阻抗
+關注
關注
17文章
971瀏覽量
47203 -
仿真
+關注
關注
52文章
4255瀏覽量
135591 -
S參數
+關注
關注
2文章
145瀏覽量
46983 -
PDN
+關注
關注
0文章
84瀏覽量
23051
原文標題:PDN阻抗特性前仿真分析
文章出處:【微信號:巨霖,微信公眾號:巨霖】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SPICE中的PDN阻抗仿真與分析

PCB特征與PDN性能的關系
PDN設計的目的
Altium Designer PDN Analyze簡介
基于可分解的多目標進化算法的PDN阻抗的優化

具有寄生提取功能的PDN阻抗分析(Q&A)
PDN設計

利用Altium Designer自帶PDN Analyzer對電源平面進行PDN實例仿真分析,超經典!

SPICE中的PDN阻抗仿真設計

PDN 環路電感對紋波和總阻抗有何影響?

PDN 元件對阻抗的影響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