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振是數字電路設計中關鍵先生,通常在電路設計當中,晶振都當作數字電路中的心臟部分,數字電路的所有工作都離不開時鐘信號,而恰好晶振便是直接控制整個系統正常啟動的那個關鍵按鈕,可以說要是有數字電路設計的地方就可以看到晶振。
· 晶振的定義
晶振一般是指石英晶體振蕩器和石英晶體諧振器兩種,也可以直接叫晶體振蕩器。都是利用石英晶體的壓電效應制作而成。
它的工作原理是這樣:在晶體兩個電極上加上電場后,晶體會發生機械變形,相反的,若是在晶體的兩端加上機械壓力后,晶體又會產生電場。這種現象是可逆的,所以利用晶體的這種特性,在晶體兩端加上交變電壓,晶片就會產生機械振動,同時又會產生交變電場。但是晶體產生的這種振動和電場一般都會很小,但只要在某個特定頻率下,振幅就會明顯增大,就類似我們電路設計者常能見到的LC回路諧振同理。

· 晶振的分類
①無源晶振
無源晶振為晶體,一般是2引腳的無極性器件(部分無源晶振有無極性的固定引腳)。
無源晶振一般需借助于負載電容形成的時鐘電路才能產生振蕩信號(正弦波信號)。
②有源晶振
有源晶振為振蕩器,通常是4個引腳。有源晶振不需要CPU的內部振蕩器,產生方波信號。有源晶振供電便能產生一個時鐘信號。
有源晶振信號穩定,質量較好,而且連接方式比較簡單,精度誤差比無源晶振更小,價格比無源晶振稍貴。
· 晶振的基本參數
一般晶振的基本參數有:頻率、工作溫度、頻差、工作電壓、匹配電容、封裝尺寸、輸出方式等。
晶振的核心頻率:一般晶振頻率的選擇取決于頻率元器件的要求規定,像MCU一般是一個范圍,大部分都是從4M到幾十M不等。
晶振的精度:晶振的精度普遍在±5PPM、±10PPM、±20PPM、±50PPM等,高精度的時鐘芯片一般在±5PPM之內,一般運用都會選擇在±20PPM左右。
晶振的匹配電容:通常通過調整匹配電容的值,可以更改晶振的核心頻率,目前在做高精度晶振時,都是用該方法來進行調整。
?
-
有源晶振
+關注
關注
1文章
921瀏覽量
21150 -
晶振
+關注
關注
34文章
3169瀏覽量
69411 -
晶體振蕩器
+關注
關注
9文章
681瀏覽量
29768 -
晶振電路設計
+關注
關注
0文章
3瀏覽量
5451 -
揚興科技
+關注
關注
1文章
145瀏覽量
2853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