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曦智科技首席技術官孟懷宇博士受邀出席“中國光谷”國際光電子博覽會,并在2025中國十大光學產業技術頒獎典禮暨產業創新大會上發表主題報告。孟懷宇博士在發言中就集成光計算領域的商業化進展和產學研合作做了詳細介紹。
2024 年以來,光計算領域在Science,Nature,Nature Photonics等全球頂級期刊已發表論文10余篇。當前,學界的研究突破點主要集中在新型光學微架構、材料等方面的底層創新,以及方法論創新;而產業界則更聚焦于光計算的加速落地層面,主要的進展體現在算力擴展和應用場景深化方面。
發言中,孟懷宇博士介紹了全球產業界的最新進展,并著重介紹了曦智科技的光計算產品進展。
今年3月25日,曦智科技發布了最新可編程光電混合計算卡曦智天樞(點擊閱讀)。它的核心處理器由光學處理單元(OPU)和電學專用集成電路(ASIC)組成,光芯片和電芯片通過3D先進封裝技術協同工作,主頻速率1GHz,輸出精度8bit。
曦智天樞光電混合計算卡 其中光芯片面積達到600平方毫米,較上一代芯片提升3倍;光芯片上的器件數量超四萬個,器件尺寸進一步縮小,集成度顯著提升;天樞最大可支持128x128矩陣規模,是上一代芯片的4倍,運算能力和靈活性雙重提升;用戶通過API可自由配置計算矩陣系數,使天樞擁有了更強的適應性和優化空間。天樞在支持科學計算(如伊辛算法)基礎上,加強了對于ResNet50等商業算法應用的支持,在保持光計算優勢的基礎上,大幅提升了產品通用適配性。
在發布會現場,曦智科技還首次對外提出了等效光算力(EOPP:Effective Optical Processing Power)概念,希望業界對于光子計算的算力能夠擁有一個更客觀的衡量標準。這是一個考慮了矩陣規模、輸出精度、權重刷新速度等的綜合算力評價方法,相比當前主流的電芯片指標計算方法,更符合光計算的原理和特點。
4月9日,曦智科技又在Nature正刊公開了上一代光計算產品PACE的產品細節及實測數據(點擊閱讀),這是Nature首次刊登來自企業界的光計算成果。論文展示了一款由商業產線生產的大規模光電集成計算卡,并提供了全部實測數據,證實了其在計算延遲方面的顯著優勢。Nature審稿人為此高度評價了曦智科技在光計算工程化方面取得的突破。
該論文的另一重要意義則是曦智科技首次對外公開了其光電混合計算的具體架構。在多年來產品化推進的過程中,曦智科技的研發團隊發現,基于非相干架構的光子矩陣因其在精度控制,矩陣調節靈活度和抗噪聲能力方面的優勢,更有利于商業化落地,因此,公司希望通過公開技術路線,讓更多伙伴參與到這個領域中來,從而加速光電混合生態的產業化落地。
說到建立生態,孟懷宇博士也在發言中介紹了光計算在產學研方面值得深入合作的方向。他認為,光計算作為一種創新的模擬運算,在商業化進程中主要應該從提高計算精度和拓展應用場景兩個方面進行突破,并給出了具體的研究方向建議。
他認為未來光計算可以通過模型量化與壓縮,基于數據集的校準和擬合,動態計算優化,硬件協同設計,以及延遲敏感的算法開發等手段,來提升計算精度。
在應用場景方面,曦智科技已經將光計算應用于機器學習和深度學習任務,如圖像識別、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等AI場景,以及包括材料組合優化、集成電路形式驗證、藥物分析對接、金融量化及風險管理等在內的非AI 場景,希望有更多的開發者能夠基于曦智科技的光計算軟硬件系統,開拓更多適合光計算的應用方向,共同推動光計算的產業化落地。
-
光電子
+關注
關注
1文章
131瀏覽量
17583 -
光芯片
+關注
關注
3文章
97瀏覽量
11097 -
曦智科技
+關注
關注
0文章
27瀏覽量
6508
原文標題:曦鮮事|曦智科技@國際光電子博覽會:集成光計算的商業化需要產學研緊密合作
文章出處:【微信號:曦智科技,微信公眾號:曦智科技】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高德紅外亮相2025“中國光谷”國際光電子博覽會
震有科技亮相2025印尼國際煤炭及能源工業博覽會
華工科技亮相2025“中國光谷”國際光電子博覽會
華工科技邀您相約第二十屆“中國光谷”國際光電子博覽會
DEKRA德凱亮相2025中國國際醫療器械博覽會
英創立亮相2025中國國際醫療器械博覽會
晶科鑫即將亮相2025中國電子信息博覽會
萬維克林將攜重磅產品亮相武漢國際半導體產業與電子技術博覽會(OVC 2025)

科技之光閃耀江城:2025武漢國際半導體產業與電子技術博覽會5月15日盛大開幕
2025武漢國際半導體產業與電子技術博覽會:中西部電子產業的盛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