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智能手機出現,引領技術創新的浪潮后,智能硬件市場百花齊放。同時,以智能手機為代表的消費類電子領域的創新,也在向汽車、工業、醫療等領域快速滲透。3D成像、自動駕駛、駕駛員輔助、AR/VR、手勢識別、人臉識別、語音降噪等等新的應用不勝枚舉,而賦能這些新應用的一類關鍵技術就是傳感器。此外,對于智能手機、智能駕駛、機器人等復雜系統,多傳感器融合解決方案(及軟硬件的結合)也變得愈加重要。上述新技術和應用的井噴,造就了傳感器大廠——艾邁斯半導體(ams)的飛速發展。到目前為止,該公司的業務面已拓展到消費和通信、汽車、工業及醫療四大領域。日前,在慕尼黑上海電子展上,艾邁斯半導體AIM(汽車、工業與醫療)領域高級應用工程師李銘豪向記者介紹了該公司所專注的領域、核心技術,以及市場上蘊含的大量機會。
李銘豪告訴記者,ams公司主要以做傳感器為主,用在人機界面相關的產品上。此外,該公司還有一些相互聯的產品,把不同的傳感器互聯在一起。“我們公司是1981年成立的,歷史非常悠久。我們公司主要針對兩方面的市場:消費類,包括通信手機方面的一些應用;以及另一個重點——汽車、工業、醫療方面。”在原有業務飛速發展的同時,ams也在通過收購,積極開拓新的業務。從2015年到2017年,該公司在傳感器解決方案領域進行的一系列收購包括:收購恩智浦半導體CMOS傳感器業務;收購CMOS圖像傳感器領先供應商CMOSIS,加強在工業4.0、物聯網和醫學診斷應用領域的地位;收購CCMOSS,成為氣體傳感和紅外傳感領域領導者;收購MAZeT,加強光譜傳感技術(光譜分析可以用來判別物體成分、水果成熟度/糖分含量,實現油墨防偽等);收購Incus實驗室,提高在主動降噪技術領域的領導地位;收購高端光學封裝領導者Heptagon,成為光傳感領域的全球領導者;收購Princeton Optronics,加強3D成像、AR/VR及汽車應用領域。通過收購后,ams成為了光學傳感器(包括3D成像、光分析、光譜傳感、接近傳感)、成像傳感器(2/3D成像:面/線掃描、微型照相機、近紅外光譜傳感)、環境傳感器(氣體、RH/T、壓力、顆粒)和音頻傳感器(MEMS麥克風集成電路、ANC、ACI)四大傳感器領域的真正領導者,同時還包括位置傳感器、超聲波流量計和超低功耗無線傳感器等其他傳感器,李銘豪說。這些收購中,“Princeton是做垂直光發射產品,Heptagon主要是做光學封裝,這些都是業界非常領先的結構光方面的一些產品。”李銘豪表示,“收購Incus是因為,我們原來的產品以模擬為主,現在Type-C接口出來后,會越來越朝數字方向轉化,所以我們在這方面投資很多。MAZeT則主要涉及光譜方面的應用。光譜的應用也非常神奇,比如它可以判別物體的成分,看出蘋果的成熟度——人眼是看不出來的,但是通過光譜分析就可以知道它的糖分含量是多少;液體的話也可以看到里面微小物質的存在。再比如,在物品上涂一層有光譜特征的油墨,則可以做防偽。”“現代農業中有一種應用就是,不同的光會對不同的植物、在不同的生長階段會有幫助,我們需要知道這個光到底是什么樣的成分。”他補充說。
另外,ams在跟亞馬遜等平臺合作,推XYZ三顏色刺激傳感器。這個傳感器可以測出衣服的顏色,然后亞馬遜平臺就可以自動告訴你,需要配的帽子、褲子是什么顏色、什么類型的。所有這些都是基于一個大的數據庫作為背景。對于ams較大的市場是哪些,他透露:“手機里的接聽開關,以及顏色檢測是最大的一塊。圖像傳感器比重也非常大,比如用在CT中,工業現場用的也非常多。然后是氣體傳感器,在空氣凈化器上有比較多的應用。ANC就更不用說了,去年我們有非常快的增長。其他的位置傳感器在汽車上用的很多,超聲波流量計在水表或者一些流量產品上用得非常多。”ams專注于一些光和環境類的產品,比如垂直光發射單元可以用作人臉識別,將一束垂直光打到人臉上,判別人臉的特征。“這個是非常好的技術,以后也是會用得非常多。”李銘豪說。除了手機以外,安防上也會用到人臉識別。結構光可以用來實現3D成像。ams會跟一些模組廠合作,開發3D攝像頭模組。這些光方面的產品,其實也可以用在工業或者物聯網方面。
光學和圖像傳感器是ams占的比重較大的一類產品。除了顏色傳感器以外,該公司還有3D圖像傳感器。“這方面我們比較有特點的是,我們很多傳感器是基于人眼的特征來設計的。”他透露,“大自然里的RGB顏色對跟人眼的感光是不一樣的。最簡單的例子是人看到紅顏色會相對藍顏色敏感。我們的傳感器是照著人眼的感覺來做設計,更貼近于人眼能看到的感覺的現象。”另外,在圖像傳感器方面,ams有一種非常微小的傳感器,比螞蟻頭還要小,是用在需要內窺檢查的應用上面。“我們這個傳感器比內窺鏡的小,可以用在尿道或者婦科檢查等方面,這個市場的需求也是非常大。” 李銘豪介紹說。樓宇自動化和工業的自動化方面的產品有氣體傳感器,“比如像房屋的空氣質量檢測,我們有非常好的氣體傳感器,包括溫濕度傳感器,接下來馬上會有二氧化碳傳感器跟PM2.5傳感器,用來做空氣質量方面的監測。”
這可以用到智能家居中,比如空氣凈化器和新風機設計,在樓宇中,中央空調也會用到它。汽車里面也有可能用到。“我們在一個比較大品牌的汽車里面有用到。比如說汽車開到一個農場或者隧道里面,空氣質量肯定會變差,我們這個傳感器可以立刻感覺出來空氣質量差,然后把外循環的空氣切換到內循環,所以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功能。”他透露。
3D傳感器的市場也非常大,后面很多的手機廠商都會跟進。除了手機以外,安防的需求也非常大,比如門禁就可以用來做人臉識別。汽車中也可以用來做輔助駕駛。“如果我是駕駛員的話,我坐到車子里面,3D傳感器可以識別出我是主駕駛員,所有車內的設置都是按照我來設定,而如果說是我的太太,它就會自動調節到太太設定的模式,這是一個應用場景。”李銘豪舉例說,“或者說你在駕駛當中比如說感覺累了,它都會提醒。這有很多很多可以想象的空間。”“實際上,疲勞駕駛阿波羅已經展示出來了,比如說我開到高速上400公里我覺得有點累了,它就會說你好像有點疲勞了,建議你靠邊休息一下。這個應用非常好,對駕駛人來說非常有用。”他補充說,“但是,這確實是個蠻復雜的功能,這個算法很關鍵。”
-
傳感器
+關注
關注
2553文章
51390瀏覽量
756590 -
Ar
+關注
關注
24文章
5108瀏覽量
170165 -
vr
+關注
關注
34文章
9645瀏覽量
150785 -
自動駕駛
+關注
關注
785文章
13930瀏覽量
167007
原文標題:傳感即生活:探討傳感器在數字化轉型中蘊含的大量機會
文章出處:【微信號:MEMSensor,微信公眾號:MEMS】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