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當地時間5月7日,吳恩達任職董事、Carol Reiley是聯合創始人的自動駕駛公司Drive.ai宣布:將于2018年7月在德克薩斯州弗里斯科市提供自動駕駛汽車服務。
這或許會成為美國第一個真正落地的自動駕駛汽車載人服務,也標志著公眾第一次有機會在公共道路上使用按需定制的自動駕駛汽車服務。
運營路線上會站到站,主要目的是通過無人車實現商業園區和生活服務區的連接,免除上班族開車、停車等困擾。不同于“公交路線”,這種站對站路線的中間,乘客也能指定系統要求“上下車”,只不過接駁時會傾向于建議站點。
Drive.ai 自動駕駛服務方案實施的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有安全員,可以在緊急情況下接管無人車,同時部署遠程操控的tele-choice技術。
在這個階段,駕駛位上還是會有 Drive.ai 的員工,以便在遇到危機時候停下,讓人類駕駛員接管,同時 Drive.ai 的遠程駕駛系統將從這些案例中學習并自動改進。
第二階段,去掉安全員,但配備監護員,同時tele-choice操作員依然是標配。但不同于安全員,監護員會坐在乘客座位,可以幫助乘客“監督”無人車運行情況,也不承擔實時接管汽車控制權的職責。
在第三階段,車內將不設置其他工作人員或者護衛員,實現僅有乘客乘坐,通過tele-choice操作員來提供遠程協助。而且一個tele-choice操作員可以監督多輛汽車,這也意味著可以更大規模地部署無人車。
硬件方案更新
此次Drive.ai投入試運營的車,從林肯MKZ變成了日產NV200,傳感器方案更新:搭載4個激光雷達、10個攝像頭,以及2個毫米波雷達。相比之前9個高清攝像頭、2個毫米波雷達、6個Velodyne Puck激光雷達的方案,成本大幅降低。
用戶體驗創新
此次Drive.ai投入運營的無人車車身被噴漆成顯眼的橙色,還搭載了4塊LCD顯示屏。醒目的車身顏色可以讓行人更好認出無人車,而LCD則能向其他司機、行人有“交流”。
當然,這算是一種用戶體驗上的創新,如果把無人車當成一款產品來看,此前更多被重視的是車內乘客的安全和舒適,而忽視了車外“用戶”的交互。同時,環繞車周的4塊LCD顯示屏,則會實現與外界的實時交互,比如無人車讓路行人,LCD屏幕上就會顯示:我在等您過馬路。
從今年7月開始,Drive.ai將會和當地交管協會進行為期6個月的合作部署,為特定區域內的1萬多人提供無人駕駛(免費)打車服務,只要通過Drive.ai的App,就能約到一輛無人駕駛出租車。
此次完全參與Drive.ai德州試運營的無人車數量并不多,通常只有3輛,高峰需求期可能會增至4輛,也不會7*24小時運營,而只會在固定時間段(上下班、外出就餐)等供當地上班族免費代步。
吳恩達未透露將何時“大規模部署”,但據了解,此次試運營Drive.ai無人車,從加州來到德州弗里斯克之后的第5天,便已經完全適應“新路況”了。
吳恩達說,目前無人駕駛系統在一些特定的復雜場景下,還無法達到人類司機應有的判斷力,比如理解養路工人的手勢、交警的指令等,這些都需要更大量的數據,以及更多的反饋來實現進一步訓練。
不過他堅信,Drive.ai已經走出了一條落地可復制的無人駕駛之路,雖然自動駕駛服務完全落地還有很多工作要做,但它的未來是明確的。
-
無人駕駛
+關注
關注
98文章
4093瀏覽量
121105 -
自動駕駛
+關注
關注
785文章
13953瀏覽量
167143
原文標題:吳恩達的無人出租車來了!這是美國第一個真正落地的自動駕駛載人服務
文章出處:【微信號:melux_net,微信公眾號:人工智能大趨勢】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文遠知行獲加州無人駕駛汽車載人測試許可
美國擬禁止自動駕駛汽車使用中國軟件
通用汽車旗下Cruise據悉計劃年內恢復完全自動駕駛服務
FPGA在自動駕駛領域有哪些優勢?
FPGA在自動駕駛領域有哪些應用?
商湯絕影自動駕駛小巴助力深圳完善智能網聯汽車布局
雷諾集團攜手文遠知行推出自動駕駛小巴載人服務
未來已來,多傳感器融合感知是自動駕駛破局的關鍵
大眾汽車和Mobileye加強自動駕駛合作
百度“蘿卜快跑”首批獲準在京開展大興機場自動駕駛載人示范應用
![](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C0/68/wKgZomXVcYWAYT6TAAGjxkW5vA4147.pn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