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熱系數是衡量材料熱傳導能力的重要熱物理參數,它不僅決定了材料傳遞熱量的效率,還在工程設計的諸多環節中扮演著關鍵角色。從建筑保溫到電子設備散熱,從能源存儲到航空航天材料,準確測定導熱系數對于優化系統性能、確保安全運行至關重要。依據測試原理的不同,導熱系數測試方法主要分為穩態法和瞬態法兩大類。
穩態法:精確測量的基石
穩態法以傅里葉導熱定律為理論基礎,通過保持樣品的溫度梯度恒定,形成穩態傳熱條件,進而精確測量熱流量、溫度差等物理量,最終計算出材料的導熱系數。
該方法在測量低至中等導熱系數材料時表現出極高的準確性和可靠性,但測試周期較長,且對實驗裝置和試樣尺寸有較高要求。。
1.防護熱板法:高精度的“金標準”
防護熱板法(Guarded Hot Plate Method,GHP)是目前公認的導熱系數測量的絕對法和仲裁法,其準確度在眾多測試方法中名列前茅。該方法通過在中央加熱板兩側對稱放置兩個相同的試件,并配備防護板來減少邊緣熱損失,確保熱流均勻穿過試件中心。在系統達到穩態平衡后,利用熱板加熱功率、溫度差等參數,依據傅里葉導熱定律計算導熱系數。
其優點包括高準確度、良好的重復性以及可進行高溫測試的能力,但測試周期長、設備成本高、對樣本尺寸要求嚴格是其主要缺點。防護熱板法適用于測試較厚或均勻的低導熱材料,導熱系數范圍在0~2 W/(m·K)之間,是標定基準樣品或熱流計的首選方法。
2.熱流計法:高效與便捷的平衡
熱流計法(Heat Flow Meter Method,HFM)是在防護熱板法基礎上發展而來的一種相對法。它通過將樣品置于兩片平板之間,利用經過標定的熱流傳感器測量穿過樣品的熱流。
與防護熱板法相比,熱流計法無需配備防護熱板,因此達到穩態的時間更短,測試速度更快,裝置相對簡單,且對樣品尺寸的適應性更強。
該方法適用于絕熱保溫材料的測試,導熱系數測試范圍在0.002 W/(m·K)~2 W/(m·K)之間,特別適合中低溫測試。然而,由于未直接測量熱量(功率)參數,其測試準確度略低于防護熱板法,且無法進行高溫測試。此外,熱流計在使用前需用標準樣品進行標定,這也是誤差來源之一。
3.防護熱流計法:拓展應用的改進
當測試導熱系數較高的樣品(如玻璃、陶瓷和部分金屬材料)時,樣品熱阻較小,側向熱損失增大,此時防護熱流計法(Guarded Heat Flow Meter Method,GHFM)應運而生。該方法在熱流計法的基礎上增加了熱保護爐,以保證測試區域內的熱流均勻,并防止熱量沿邊緣逃逸。
防護熱流計法適用于導熱系數在0.1 W/(m·K)~40 W/(m·K)之間的樣品,可模擬不同加載力下的樣品導熱系數測試。
但由于樣品熱阻較低,界面熱阻的影響不可忽視,測試前需用已知熱阻的標樣進行標定,且樣品熱阻越低,測試結果的準確度也越低。
4.熱流法:微觀尺度的精準測量
對于厚度較薄(幾十到幾百微米)的樣品,如熱界面材料(TIMs),熱流法(Cylindrical Heat Flow Method,CHF)是理想的測試方法。該方法將待測樣品置于上下兩個已知導熱系數較大的金屬棒之間,通過施加一定作用力減少接觸界面間的空氣間隙和接觸熱阻。
由熱板提供可控制的輸入熱量,經過金屬棒→試樣→金屬棒的傳導路徑,利用金屬棒內等間距測溫來測量熱流,并推算出接觸界面的溫度差,進而計算樣品熱阻和導熱系數。
熱流法廣泛應用于評估電子設備的熱管理材料,適用于均質及非均質導熱電絕緣熱界面材料的等效熱傳導系數與熱阻抗測試,能夠模擬實際應用環境,對不同厚度的材料具有良好的適應性。
瞬態法:快速響應的現代技術
瞬態法是一種基于非穩態導熱過程的測試技術,通過短時間內對材料施加熱量并觀察其熱響應來計算導熱系數。與穩態法相比,瞬態法具有測試速度快、無需等待材料達到熱平衡、適用于小樣本及非均質或各向異性材料等優點,尤其適合現場測試和快速篩選。
然而,瞬態法在數據處理和分析上相對復雜,對實驗操作的精確性和重復性要求較高,且在某些情況下可能因熱損失或系統噪聲而導致精度不足。
1.激光閃射法:非接觸式快速測量
激光閃射法(Laser Flash Method,LFA)是一種快速且非接觸的測試技術,主要用于測量材料的熱擴散系數,進而推導出導熱系數。
該方法通過向圓形薄試樣表面發射一個熱脈沖,并測量試樣背面的溫度響應,利用非穩態導熱過程的數學模型確定熱擴散率,再結合熱擴散率與導熱系數的關系計算導熱系數。
激光閃射法能在幾秒到幾分鐘內完成對小樣本尺寸的測量,特別適合于昂貴或難以生產的材料,以及高溫環境下的測試,適用對象廣泛,包括固體、液體、膏體和粉末材料等。
2.瞬態平面熱源法:簡便高效的絕對測量
瞬態平面熱源法(Transient Plane Source Method,TPS)是一種絕對測量方法,無需重復校準或使用標準樣品。該方法通過將加熱元件插入或將加熱元件貼附于材料中,并監測隨時間變化的溫度響應來工作。利用熱阻性材料做成的平面探頭同時作為熱源和溫度傳感器,通過監測電阻的變化來反映熱量的損失,從而確定樣品的導熱性能。
瞬態平面熱源法具有操作簡便、快速獲得結果的特點,對小樣本量和各向異性材料特別有效,且受外部環境影響較小。然而,其測試準確度易受到設備和操作技巧的限制,且樣品制備和傳感器位置對結果有重要影響。在常溫常壓測量條件下,導熱系數及熱擴散系數的測量誤差可控制在5%以內,但隨著溫度的升高,誤差會大幅度增大。
3.熱線法:廣泛適用的非穩態測量
熱線法(Hot Wire Method,HW)是一種基于非穩態導熱過程的測試方法,通過在樣品中插入一根恒定功率的線狀導電體,測量導電體本身或平行于導電體的一定距離上的溫度隨時間上升變化的關系來確定材料的導熱系數。
熱線法適用范圍寬,測量時間短,可有效避開樣品對流的影響,因其需少量樣本測試及設備簡便,可實現現場應用或在線測試。該方法已被廣泛應用于各種低熱導率、顆粒狀材料和多孔材料的熱物性測量,成為我國測量非金屬材料的標準之一。然而,熱線法在測量過程中可能會受到樣品非均質性、接觸熱阻等因素的影響,導致測試結果的準確性降低。
總結:方法選擇的綜合考量
在選擇導熱系數測試方法時,需要綜合考慮材料屬性、測試方法的特點、所用裝置的性能以及具體的測試需求。穩態法以其高準確性和優良重復性,在測定低導熱材料的熱性能時表現出色,但其測試周期長、對實驗環境要求高,且測試范圍和溫度域相對較窄。相比之下,瞬態法具有廣泛的測試范圍、對不同材料的適應性強、較寬的溫度域和較短的測試周期等優點,尤其適合現場測試和快速篩選。
然而,當應用于低導熱材料的測試時,瞬態法的準確性和重復性通常無法達到穩態法的水平。因此,實驗人員應根據具體需求,權衡測試精度、測試速度、樣品特性、測試環境等因素,選擇最適合的導熱系數測試技術,以確保測試結果的科學性和可靠性,為工程設計和材料研發提供準確的數據支持。
-
測試
+關注
關注
8文章
5671瀏覽量
128607 -
材料
+關注
關注
3文章
1336瀏覽量
27818 -
導熱系數
+關注
關注
2文章
57瀏覽量
5483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關于材料導熱系數測量的若干方法,歡迎討論
什么是導熱系數,導熱材料導熱系數測試方法的介紹
鋁基板導熱系數測試

怎么測量導熱系數?用什么方法

導熱材料的導熱系數常見測試方法

導熱系數測試儀使用方法 導熱系數測試儀原理是什么
LED實用指南:常見導熱系數測試方法比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