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業自動化、電力智能設備等領域,傳統歐美芯片長期占據主導地位。瑞芯微推出的RK3506J以及RK3562J工業級處理器,以“性價比+多核異構+工業級設計”為核心競爭力,直面工業場景對實時性、可靠性的嚴苛需求。米爾電子基于該系列芯片打造的開發板(MYD-YR3506J & MYD-YR3562J)憑借工業級的寬溫運行、豐富的高速接口、多種外設資源,成為國產工業芯片落地的重要載體。本期視頻與非網就帶大家來了解這兩款產品。
MYD-YR3506J
先來看RK3506開發板,以底板+核心板的結構,底板都是一些外設接口資源,核心板是基于RK3506J打造的模組,通過驗證后可直接在產品中應用。
具體來看,我這款開發板型號是基于瑞芯微RK3506J,512MB的內存和8GB的存儲,支持工業級寬溫度,此外它還有一款商業級的開發板RK3506B。相應的核心板也分為工業級和商業級版本,此外更進一步,核心板在不同版本之間還有不同內存和存儲選擇,靈活性更強,適合更細分的用戶選型。
實際來看看我手里這個版本的板子上的一些外設資源和芯片。
首先這個顯眼的鳳凰端子包含了兩路CAN通訊接口和兩路RS485接口,旁邊有16bit的Flexbus通訊接口以及USB-C供電接口。
開發板另一側包含了3個機械按鍵,RTC接口,SPI通信接口,SPI&音頻的跳帽選擇接口以及一個USB Device/HOST的跳帽選擇接口。
其它的接口還包括兩路百兆以太網接口,一個HDMI接口,2個USB2.0接口,一個USB-C的調試接口以及一個3.5mm的音頻接口。
除了外設資源,再來看下板子上的一些主要芯片,核心是瑞芯微的RK3506J,一款工業級入門級SoC。
RK3506J集成了3個Cortex-A7和一個Cortex-M0,具備2D圖形引擎,支持MIPI DSI等多種顯示接口。外設接口豐富,包含DSMC(Localbus)、FLEXBUS、雙百兆以太網、USB2.0、CAN、I2C、SPI、UART等。
其余的芯片包含得一微的8GB eMMC,力積存儲的512MB DDR3L,裕太微的百兆以太網PHY芯片,龍訊的MIPI DSI/CSI轉HDMI1.4的收發器芯片,沁恒微電子的USB轉串口芯片,順芯的立體聲音頻編解碼芯片,德州儀器的4通道模擬開關,蘭科的實時時鐘芯片,芯力特的CAN收發器,川土微的RS485接口的收發器芯片等,涉及到的芯片具體型號可以參考下表。
以上差不多這就是這個板子上的一些外設接口和芯片,看下來國產芯含量極高,但是可能有些用戶會覺得是太過入門級的產品,性能或者外設資源上達不到自己想要的需求。早考慮到這點了,所以與非網還準備了一款更高級的基于瑞芯微RK3562J的開發板。
MYD-YR3562J
MYD-YR3562J分為核心板以及兩個擴展板,核心板基于瑞芯微RK3562J處理器打造,兩個擴展板則擴展了更多的外設接口,方便工程師調試或者直接基于開發板做原型開發。
單從SoC來說,RK3562J基于4核心的 Cortex-A53+Cortex-M0,同時還集成Mali-G52 GPU以及1 TOPS算力的NPU,所以相比RK3506J的開發板來說性能更強,適合中高負載任務(如AI推理<人臉識別、目標檢測>、多媒體處理);而RK3506J的A7架構更側重低功耗與實時控制。
除了性能上的提升,MYD-YR3562J開發板的外設接口資源也更豐富,比如增加了一個千兆的以太網口,WiFi/藍牙模塊以及更多外設擴展接口的底板。
而增加的底板更是擴展了更多的USB等接口,這個底板基本上和之前評測過的全志的T536開發板類似,就不重復介紹了,有興趣的小伙伴可以去看看那個板子。
上電使用
接下來通過對MYD-YR3562J開發板的上電使用具體看看性能表現。
系統啟動后可以看到內核版本是Linux 6.1。
CPU的信息為4核,Cortex-A53,主頻大概是從400MHz到1.2GHz,目前來看,CPU性能也只能算是一顆入門級處理器。
作為一款工業級的SoC,穩定性很重要,從實際的使用情況來看,待機狀態下的溫度在32攝氏度左右。
實際瀏覽網頁還是可以的,同時網頁內的在線視頻也能流暢播放。
當然,RK3562J的優勢不在于CPU,相比RK3562J,它集成了GPU和NPU,所以也測試了下GPU的3D性能。
從這個3D測試結果看到,FPS有855幀,同時有一個vbo=true的信息。為什么FPS這么高?關鍵在于VBO技術,也就是GPU硬件加速技術,相比RK3506J,這是RK3562J特有的,也是較大的優勢,將模型頂點數據預存入顯存,避免重復傳輸,這對提升幀率的幫助是顯而易見的,同時這也對嵌入式設備特別重要,因為像RK3562J就是依賴Mali-G52 GPU降低CPU負載。所以,單看這個結果你可能覺得理所當然,但是如果將這個模型給RK3506J測試,單靠CPU渲染,FPS就絕對不可能這么高。當然這個簡單的測試場景并不代表實際應用性能,實際應用在工業人機交互上還要考慮屏幕分辨率、模型復雜度等問題。
小結
看完米爾電子這兩款產品,你應該能清楚該如何選擇,基本上就是選擇RK3506J還是RK3562J。如果你需要超低功耗且預算有限,需要多路工業總線和實時控制,應用也無需AI或高清視頻處理,那選RK3506J。但如果你是需NPU加速或4K視頻解碼,那無疑選擇RK3562J更合適。兩款產品雖然均為工業級芯片,但定位差異還是非常明顯的。RK3506J算是極致性價比的工控入門方案,RK3562J則是面向智能化升級的中端平臺。實際選型還是需結合具體場景的算力、接口和成本需求。那屏幕前的你是怎么認為的呢?歡迎留言討論。
購買鏈接:
米爾基于RK3562開發板:
https://detail.tmall.com/item.htm?id=890561359973
米爾基于RK3506開發板:
https://detail.tmall.com/item.htm?id=902828501240
-
soc
+關注
關注
38文章
4384瀏覽量
222529 -
開發板
+關注
關注
25文章
5659瀏覽量
104276 -
國產芯片
+關注
關注
2文章
336瀏覽量
30846 -
米爾電子
+關注
關注
0文章
149瀏覽量
779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中國芯片遍地開花,外國芯片在中國還能賣給誰?
不斷刷新技術優勢,酷芯推出兩款AR93系列IPC方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