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審計監督從“查問題”向“促整改、強治理”延伸,如何推動審計整改從“事后補救”邁向“系統治理”,已成為提升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的關鍵。面對整改周期長、跟蹤難度大、管理方式分散等挑戰,審計整改工作亟需借助信息化、智能化手段,實現提質增效。
為破解上述難題,提升審計治理效能,某省啟動了審計整改智能管理系統建設項目。中軟國際作為核心賦能者,不僅有力支撐該省實現審計整改工作的制度化、標準化、信息化管理,還為全國審計整改系統建設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實踐范式。
建設思路
該省審計整改智能管理系統,以“賦值、賦能、賦智”為建設主線,圍繞整改業務的標準化、智能化目標,構建覆蓋省、市、縣各級審計機關及被審計單位的業務協同平臺,推動整改工作從“人找問題”向“系統發現問題”、從“人工登記處理”向“數據自動閉環”轉變。
系統通過問題臺賬流轉機制與“掛銷號”制度,實現問題整改“一事一號、一事一單位”全程動態管理,并打通與紀委監委、巡視機構、人大、政府等監督主體的協同鏈路,形成上下聯動、左右協同的整改監督“一盤棋”。
建設方案
中軟國際圍繞“全線上、全覆蓋、全周期、全鏈條、全貫通”五大目標,構建起具有該地特色的審改管理數字體系:
1、“一池四庫五平臺十二清單”架構,實現業務數據化、整改標準化、成果可視化:
一池:歸集全域整改數據,構建統一數據蓄水池;
四庫:建立指標庫、指引庫、案例庫、預警庫“四大知識庫”;
五平臺:部署專項督查、特殊問題處置、貫通協同、風險研判、舉一反三,五大中控平臺;
十二清單:支撐問題清單、責任清單、整改清單等十二項監督清單。
2、整改精細化管控:系統對審計移送事項、中央審計問題、年度報告及涉密項目整改實行“最小顆粒度”全流程閉環管理,有效解決傳統整改中“多次跑動”、“線下管理難”等痛點。
3、AI驅動智能審計升級:系統集成大模型與機器學習技術,實現審計報告智能解析、整改材料自動核驗、整改成效動態評估三大核心功能,構建"可發現、可預警、可干預"的智能審計生態。
建設成果
系統上線后,有效增強了與被審計單位的雙向貫通,推動審計整改工作從線下“多次跑”向線上“實時傳”轉變,實現數據跨域協同、在線實時監督與整改綜合研判,顯著提升整改跟蹤與督查的精準度與時效性。通過全流程閉環管理,構建“問題發現—整改落實—制度建設—成果應用”的完整鏈條,實現審計整改具象化、可量化與可評價。
通過強化多主體協同機制,該系統已在省內各級審計機關全面應用,并同步接入被審計單位、主管部門、人大機構等主體,推動“多元共治”整改格局的形成。
此外,系統還推動問題整改從“點上整改”向“面上規范、建章立制”升級,切實提升審計監督權威性與實效性,為審計工作高質量發展提供核心支撐。
未來,中軟國際將通過持續迭代AI與大數據的深度應用,打造全流程智能管控的升級版平臺,驅動全國審計整改工作從“單點智能”邁向“生態協同”,將審計監督“治已病、防未病”的核心價值,轉化為提升國家治理能力的堅實根基。
-
AI
+關注
關注
88文章
35008瀏覽量
278770 -
中軟國際
+關注
關注
0文章
647瀏覽量
7580
原文標題:中軟國際以AI賦能某省構建統一智能審計整改系統,打造行業新標桿
文章出處:【微信號:CSI00354,微信公眾號:中軟國際】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