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臨,華燈初上,川流不息的車燈匯聚成城市的霓虹。但你是否曾對車燈前的燈光投影感到好奇,或是驚嘆于電影中那些充滿未來感的車燈交互?
在全球汽車產業朝著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飛速邁進的今天,車燈作為車輛感知外界、傳遞信息的重要窗口,不再僅僅是漆黑中的一束光。從最初簡單的照明,到如今能夠主動適應環境交互,它的進化之路充滿了智能化的魅力。
那么,車燈為何需要變得智能化?以蘿卜快跑、海拉為代表的上下游廠商,又是如何進化車燈的呢?
不止于亮,智能車燈的安全底牌
從誕生之初的煤油燈、乙炔燈到如今主流的LED大燈,車燈核心使命始終在于照亮。然而,隨著科技進步和需求的升級,照亮已遠遠不夠。車燈的智能化,是整車智能化轉型下的必然結果。
回到最核心的問題,我們為什么需要車燈?
為了夜間行駛的安全。
汽車剛問世時,夜間行駛完全依賴馬車時代的煤油燈或乙炔燈。這些原始光源亮度有限且極不穩定,一場小雨就可能讓它們熄滅。1912年,凱迪拉克首次將電燈系統引入汽車。隨后一個多世紀,車燈經歷了鹵素燈、氙氣燈、LED燈的迭代,每一次變革都讓夜間行車更安全、更舒適。
而汽車走向智能化的一個關鍵驅動力,就是讓行駛更安全。
傳統汽車照明系統有很大的局限性,給汽車駕駛帶來安全隱患。例如,遠光燈濫用是夜間行車的老大難問題,極易對駕駛員或行人造成眩目,引發事故。
而智能車燈,特別是自適應遠光燈系統,可以通過攝像頭等傳感器實時監測前方路況,自動識別對向來車或行人,根據車速、轉向角度及路況動態調整光照范圍,在保證駕駛員視野的同時,避免對其他交通參與者造成干擾。例如彎道行駛時補光拓寬視野,高速模式下延長照射距離,確保照明始終貼合駕駛需求,減少因視線不清導致的事故風險。
此外,智能車燈還能根據天氣或自然光狀況調整光型,從而更早地發現潛在危險。環境光傳感器與雨量傳感器聯動,能在雨霧天氣自動觸發特殊照明模式,大幅提升亮度、壓低霧氣反射眩光。光敏傳感器則能在進入隧道或黃昏時自動開啟近光燈,避免因駕駛員忘記操作燈而帶來的風險。
隨著智能化浪潮席卷汽車行業,各大品牌紛紛將智能車燈作為展現技術實力、提升產品競爭力的重要陣地。無論是造車新勢力還是傳統豪華品牌,都在不遺余力地探索和應用前沿的車燈技術。
作為國內自動駕駛領域的領跑者,百度蘿卜快跑對車燈智能化的要求遠超傳統乘用車的照明需求。因為無人駕駛出租車隊沒有有經驗的駕駛員坐鎮,車燈必須擔負起汽車之眼的使命,及時根據天氣和路況調整照明方案。“Starlight星語大燈”系統深度融入L4/L5級別的感知、決策與交互環節,能夠精準理解周圍環境,在夜間、隧道等各種條件下提供充足且無眩光的照明。
華為為問界M9開發的HUAWEI XPIXEL智能車燈系統側燈組就擁有130萬像素,雙燈合計260萬像素模組,每個像素點的百米遮蔽范圍僅為0.02米。超高精度使得車燈能夠實現對遠處行人等微小目標的像素級遮蔽。在狹窄道路行駛時,系統能在地面投射一條與車同寬的示寬光毯;當車輛需要變道時,它會投射變道光毯。
海外巨頭特斯拉則可以通過軟件算法的迭代,使其矩陣大燈實現更精細的光束分區控制,從而在彎道行駛時提供更佳的自適應照明效果,同時更精準地規避對向和前方車輛,防止眩目。并且,通過高分辨率的數字光處理技術,智能大燈可以在行人前方投射虛擬斑馬線以提示安全通行。
當然,車燈智能化并不只關乎安全,交互、娛樂、個性化的設計也將成為競爭亮點。
智能交互,車燈的炫技場
安全是基本線,除此之外,交互也成為車燈進化的另一驅動力。
智能化車燈超越了照明和信號指示功能,演變為車輛與外部世界交互的媒介。
交互的進化不僅提升了科技感,更創造了傳統車燈無法實現的個性化、情感化體驗,流轉的光線成為人與智能汽車交互的燈語。
傳統車燈僅用于照明,而智能車燈能通過動態光效與用戶互動,增強了儀式感和尊貴體驗。例如,享界S9的迎賓光毯功能會在用戶走近車輛時觸發流動燈光,營造專屬座駕的儀式感;部分高端車型支持自定義燈語,用戶可設置獨特的解鎖/鎖車動畫,甚至節日主題特效,讓車燈成為個人品位logo的延伸。
結合投影技術的智能車燈則打破了車內空間的限制,創造出全新的使用場景。華為乾崑智能車燈模組支持140英寸巨幕投影,用戶可在露營時DIY戶外影院、組建移動KTV,投射游戲畫面,將車輛變為移動的娛樂中心。此外,導航指引投影或戶外應急照明進一步拓寬了車燈的實用價值。
并且,智能車燈的升級常用常新。智能化之后,車燈系統不再是出廠時就完全固化的,汽車制造商可以通過OTA為車輛的智能車燈系統增加新的功能、修復潛在的軟件缺陷,讓車燈的功能能夠與時俱進,而非停滯在購買時的技術水平,極大提升了產品的長期價值。
簡言之,智能化交互讓車燈不再是冰冷的零部件,而是兼具實用性、情感化、可進化的交互終端。它既滿足了安全剛需,又通過個性化光效、場景化應用和OTA升級,為用戶創造了超越傳統的增值體驗。
各大汽車品牌的比拼則暗示著,車燈智能化不會止步于此,還有著更大的可能性和更遠的未來。
智能化車燈的暢想
當前車燈智能化已經展現出強大的潛力,但遠未達到終點。隨著傳感器技術、V2X通信、新材料等領域的持續突破,未來的智能車燈將深度融入智慧出行生態,從單純的眼睛進化為車輛的交互終端。
一方面,車燈將與自動駕駛、智能座艙深度融合。
更高算力的車載計算平臺、更強大的AI算法、V2X通信的普及以及多傳感器融合技術的優化,將賦予車燈前所未有的感知和交互能力。車輛通過持續學習駕駛員的駕駛風格及在不同路況下的視覺需求,自動生成照明方案。例如,在熟悉的城市擁堵路段,燈光可能偏柔和以減少視覺疲勞;陌生的高速公路上,則自動增強遠光照射距離和范圍;進入鄉村小路時,智能車燈能主動擴大兩側的照明區域。駕駛員的行駛更加安全且舒適了。
另一方面,智能車燈的硬件本身也將持續進化,集成化、微型化、新材料的應用或成為主流。
光源、傳感器、控制器等組件將進一步集成化、微型化。OLED、Micro-LED等技術的應用將帶來更高的亮度、更快的響應速度、更低的能耗和更長的壽命。更輕量化、更環保的新材料的應用,也將有助于降低車身重量,提升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車燈的整體能耗也將進一步優化,為車輛的能源管理做出貢獻。
車燈的智能化,源于人類對極致安全永不停歇的追求和對卓越駕乘體驗日益增長的渴望。無論是通過自適應光束精準照亮前路并規避眩光,還是利用數字投影在地面描繪出清晰的指引,抑或通過靈動燈語與世界友好溝通,智能化車燈的核心價值始終在于——讓駕駛更安全,讓體驗更愉悅。
審核編輯 黃宇
-
AI
+關注
關注
88文章
35041瀏覽量
279078 -
智能化
+關注
關注
15文章
5125瀏覽量
57225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WT2801:一顆藍牙語音芯片的血糖守護之旅

酒店智能化都用到哪些芯片之高速互聯型MCU CH32V317
如何用一顆SOP8芯片實現色溫+亮度精準控制?

【智能化+高精度】電焊機為何需要一顆“智慧大腦”?航順HK32F103A給出答案
多核異構,智控未來!IC610重新定義工業智能化

用一顆TXB0104可以進行串口電壓轉換嗎?
航順芯片推出HK32A040方案,賦能汽車矩陣大燈安全與智能化升級

明達IO——助力冶金設備智能化升級

一顆射頻開關的獨白

兩顆TAS5711,一顆作2.0輸出,一顆作PBTL輸出,共用一個I2S_DATA時發現失真增大,為什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