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可靠性是嵌入式產品開發中的關鍵問題,涉及多個層面的設計和選型。從本期開始,我們將通過一系列內容深入探討嵌入式數據存儲的可靠性問題。
?前言
數據可靠性是嵌入式產品不可回避的問題,許多工程師為此絞盡腦汁,但仍難以找到完美的解決方案。解決數據可靠性是一個系統性工程,涉及元器件選型、硬件設計、系統設計和應用設計等多個方面,任何一個單一的方面都無法徹底解決問題。本期我們先來聊聊元器件選型。 ?元器件選型:存儲介質的選擇
在元器件選型階段,存儲介質的選擇至關重要。對于大容量存儲,通常會選擇NAND Flash和eMMC,而小容量的EEPROM、NOR Flash以及超大容量的硬盤則不在本次討論范圍內。1. eMMC與NAND Flash的對比NAND Flash和eMMC都是常用的存儲介質,但它們在性能、成本和可靠性方面存在顯著差異。eMMC自帶控制器,能夠實現數據寫平衡,這對數據可靠性是有幫助的。如果處理器性能和成本允許,建議優先選擇eMMC作為數據存儲介質。如果由于處理器性能或成本限制,需要選擇NAND Flash,則需要進行更多的區分和考量。目前,NAND Flash根據工藝和存儲密度可分為SLC、MLC、TLC和QLC四種類型:

圖1 SLC、MLC、TLC、QLC的詳細特性
- SLC(單層單元):每個存儲單元存儲1位數據,擦寫次數可達10萬次,讀寫速度較快,成本較高。SLC NAND Flash因其高可靠性和長壽命,常用于對數據可靠性要求極高的應用。
- MLC(多層單元):每個存儲單元存儲2位數據,擦寫次數通常為1萬次,讀寫速度稍慢,成本適中。MLC NAND Flash在性能和成本之間取得了較好的平衡,適用于大多數嵌入式應用。
- TLC(三層單元):每個存儲單元存儲3位數據,擦寫次數約為3000次,讀寫速度較慢,成本較低。TLC NAND Flash在容量和成本上具有優勢,但可靠性相對較低,適用于對數據可靠性要求不高的應用。
- QLC(四層單元):每個存儲單元存儲4位數據,擦寫次數僅為1000次,讀寫速度最慢,成本最低。QLC NAND Flash雖然容量大且成本低,但擦寫次數少,可靠性較低,建議謹慎使用。
為了提高數據可靠性,在滿足容量需求的前提下,建議優先選擇SLC和MLC,謹慎選擇TLC,盡量避免選擇QLC。ZLG致遠電子深耕嵌入式領域二十余年,核心板、工控板和工控主機都嚴格遵循這一選型原則,為用戶提供可靠的數據存儲硬件基礎。

圖2 ZLG致遠電子邊緣技術產品 ?未來趨勢與技術展望
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一些新興的存儲技術逐漸進入市場,有望在未來取代傳統的NAND Flash和eMMC。例如:
- 3D XPoint:由英特爾和美光聯合開發的3D XPoint存儲技術,具有極高的讀寫速度和耐用性,擦寫次數可達數十萬次,適合高性能計算和數據中心應用。
- MRAM(磁阻隨機存取存儲器):MRAM結合了RAM的高速讀寫能力和Flash的非易失性,具有無限的擦寫次數和極低的功耗,適用于嵌入式系統和物聯網設備。
- ReRAM(阻變存儲器):ReRAM通過改變材料的電阻狀態來存儲數據,具有高密度、低功耗和快速讀寫的特點,適合高容量存儲應用。
數據可靠性是嵌入式產品開發中的一個重要課題。從元器件選型到系統設計,每一個環節都至關重要。ZLG致遠電子始終致力于為用戶提供高質量、高可靠性的硬件解決方案。如果您對嵌入式數據可靠性有其他建議和想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
元器件
+關注
關注
113文章
4841瀏覽量
95443 -
嵌入式
+關注
關注
5158文章
19730瀏覽量
318564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電路可靠性設計與元器件選型
電路可靠性設計與元器件選型
電路可靠性設計與元器件選型
電路可靠性設計與元器件選型
電路可靠性設計與元器件選型
開發高可靠性嵌入式系統的技巧有哪些?
嵌入式系統的可靠性設計

嵌入式系統硬件可靠性分析

【干貨速遞】嵌入式數據可靠性,軟件設計的這些細節不能忽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