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媒透露,金氧半場效電晶體(MOSFET)及絕緣閘雙極電晶體(IGBT)等功率半導體下半年恐再現缺貨潮,IDM廠及IC設計廠均大動作爭搶晶圓代工產能,包括茂硅 、漢磊 、世界先進 、新唐等臺廠MOSFET、IGBT訂單滿到年底,已確定第三季(7月起)全面調漲代工價格,其中6寸晶圓代工價格大漲10~20%,8寸晶圓代工價格亦調漲5~10%。
多家臺廠發函通知客戶漲價
據悉,茂硅近期已發函通知客戶漲價,內容包括,其一,自7月起依產品別調漲晶圓代工價格15~20%,第二,高單價客戶及高售價產品優先投片,尤其,6月底未投產完畢的訂單退回,重新來單則採7月起調漲后的價格。第三,因為整體需求太過強勁,8月底前暫停工程實驗及新產品試產。第四,客戶配合提供EPI硅晶圓且抵達廠內確定時間才開單。
除了茂硅外,新唐及世界先進亦傳出調漲第三季晶圓代工價格消息。在MOSFET訂單大舉涌入情況下,新唐6寸晶圓代工產能自去年滿載到現在,目前在手訂單也已經排單到年底,第三季價格傳出調漲1成消息。
至于漢磊,董事長徐建華不愿多談硅晶圓及晶圓代工是否漲價,僅強調漲價要考慮市場及客戶關系。但業界指出,EPI硅晶圓今年已確定逐季漲價,加上上游客戶積極爭取晶圓代工產能,在訂單滿到年底情況下,預期漢磊5寸及6寸晶圓代工價格下半年將同步漲價1成以上。
除此之外,漢磊還將逐調整產品結構,擴大利基產品量產規模與提高寬能隙產品的比重,希望今年能達全年獲利的目標。
聯電一次性調漲8寸晶圓代工價格
就在今天,聯電在股東大會上對外透露,今年以來聯電8寸廠產能全線滿載,上半年并未跟進同業腳步漲價,但8寸硅晶圓價格逐季上漲,為了轉嫁硅晶圓增加的成本,最近將一次性調漲8寸晶圓代工價格。另外,聯電還決定擴增蘇州和艦廠約1萬片8寸月產能,最快今年底加入量產行列。
另外,聯電雖然不再與同業在先進制程上進行軍備競賽,但14納米仍完成研發并投入量產。聯電14納米已承接加密貨幣挖礦運算特殊應用芯片(ASIC)訂單,訂單滿載到第三季,月投片量約達3,000片,代表聯電在14/16納米鰭式場效電晶體(FinFET)市場不缺席。
綜合以上分析,對于5、6、8寸晶圓代工廠來說,一來手上接單全滿,且滿載到今年底,加上下半年全面調漲報價,同時因為訂單數量太多,可以優先選擇單價與利潤較高的訂單,拉高整體ASP。
那么8寸、12寸到底是什么呢?
滾雪球的貓叔認為,可以把硅晶圓的尺寸想象成披薩,我們吃的pizza hut有9寸,有12寸,大小不同。晶圓也是一樣,按其直徑分為4寸、5寸、6寸、8寸、12寸。
晶圓越大,同一圓片上可生產的芯片就多,可以降低成本,同時所要求材料技術和生產技術也更高。
這里的“寸”當然指的是“英寸”,1英寸=25.4毫米(mm),如果你在新聞中看到“300mm硅晶圓嚴重缺貨“,知道是幾寸了吧?
如此計算,6寸、8寸、12寸晶圓換個說法其實就是150mm、200mm、300mm晶圓。而12寸(300mm)被稱為大硅片。
延伸一下知識點,把晶圓尺寸和產品結合:
①12寸:主要用于高端產品,如CPU\GPU等邏輯芯片和存儲芯片;
②8寸:主要用于中低端產品,如電源管理IC、LCD\LED驅動IC、MCU、功率半導體MOSFE、汽車半導體等;
③6寸:功率半導體、汽車電子等。
目前主流的硅晶圓為300mm(12寸)、200mm(8寸)和150mm(6寸),其份額分別是12寸占65-70%左右,8寸占25-27%左右,6寸占6-7%左右,12寸的占比最大。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7文章
51337瀏覽量
428072 -
半導體
+關注
關注
335文章
27829瀏覽量
223618 -
晶圓
+關注
關注
52文章
4998瀏覽量
128390
原文標題:MOSFET、IGBT訂單滿載,7月起代工漲價10%-15%
文章出處:【微信號:mantianIC,微信公眾號:滿天芯】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