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中國市場,不管是消費電子設備,還是汽車電子設備、工業電子設備、醫療保健電子設備或教育電子設備,技術開發趨勢無一不與IoT、智能化(包括AI即人工智能)和邊緣計算相關。
恩智浦資深副總裁兼微控制器業務線總經理Geoff Lees近日在北京表示:“中國目前在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領域正在引領全球市場發展。人工智能在1960年代開始是以語音為主的,但現在我們看到除了語音之外,還有很多視覺的人工智能。未來語音+視覺AI將改變整個工業電子設備設計的形態。”
恩智浦資深副總裁兼微控制器業務線總經理Geoff Lees
他指出,考慮到安全性、成本和實時性,AI其實沒有必要一定要完全在云端做,AI的算法通過優化后完全可以在本地的高端32位MCU、應用處理器或恩智浦新推出的跨界處理器上執行。
恩智浦副總裁兼LPC和低功耗微控制器產品線總經理于修杰也說:“把所有數據往云上送的成本是很高的,我們傾向于認為能夠在本地低成本處理的盡量在本地做,邊緣計算一定是未來的一個趨勢,這也是我們努力提高MCU、跨界處理器和應用處理器計算能力的一個核心考慮。”
恩智浦副總裁兼LPC和低功耗微控制器產品線總經理于修杰
不同于其它要么做MCU要么做應用處理器的供應商,恩智浦是目前業界唯一一家既做MCU、應用處理器,又做性能介于MCU和應用處理器之間的跨界處理器。今天整合了飛思卡爾應用處理器研發力量的恩智浦已經變成中國市場上最大的ARM MCU供應商。
i.MX RT跨界處理器目前是恩智浦最具特色的產品,它只集成嵌入式緊耦合SRAM,沒有內嵌昂貴的Flash,因此芯片處理性能可以在大幅提升的同時成本得以大幅降低。由于外置Flash的成本大幅低于內嵌Flash,因為基于跨界處理器的系統成本也得以大幅降低。未來大部分針對IOT市場的智能終端設備都將成為它的目標市場。
Geoff Lees說:“i.MX RT跨界處理器2017年10月份才開始量產,到今天為止,已經有2500+客戶在采用或計劃采用RT跨界處理器,Design-in項目超過2000個,量產項目已經有4個,量產產品主要是智能音箱、智能盒子、游戲遙控器、POS機,第一個量產產品市場需求量在5億美元數量級,市場反響非常不錯。”
第一款i.MX RT1050跨界處理器產品是2017年6月發布的,今年6月恩智浦在北京又宣布推出三款針對中國市場優化的跨界處理器產品,第一款是1050的大尺寸封裝改進型號,價格可比1050降低30%,旨在進一步降低PCBA成本。
Geoff Lees表示:“RT1050處理器最大的賣點是高性價比,去年剛推出時的性能就比最接近的競爭對手還要高50%以上,到明年這個時候,我預計性能至少領先他們2倍,而且價格還比他們低。”
于修杰說:“我們通過把內嵌Flash改成外置Flash、以及加大處理器內部RAM容量來提升RT系列跨界處理器的性價比,我預計這將變成未來MCU和處理器業界的一大發展趨勢。”
第二款是i.MX RT1020處理器,Cortex-M7內核,最高主頻可以跑到528MHz主頻,支持AES、HAB加密,LQFP封裝,支持低成本雙面板PCB設計,萬片起訂價只有2.18美元。
第三款是i.MX RT1060跨界處理器,這是1050的加強型,內嵌1MB SRAM,Cortex-M7內核主頻最高可以跑到600MHz,含2D圖形加速引擎,含24位并行LCD顯示控制器,支持AES和HAB加密,萬片起訂價3.48美元。
Geoff Lees說:“今天市場上沒有一家公司處理器內嵌1MB SRAM,1060性能非常高,而且里面還有圖形加速、LCD顯示控制、以太網口和USB口支持,性價比非常高。”
Geoff Lees透露:“RT跨界處理器的下一步產品路線圖將超4個方向發展,第一是比RT1020成本還要低一半的i.MX RT1010系列處理器,第二是內嵌閃存的i.MX RT處理器,第三是增加無線連接功能(如藍牙、Wi-Fi等)的i.MX RT處理器,第四是內嵌DSP的i.MX RT處理器。”
目前,恩智浦已經建立起了一個非常完整的i.MX RT生態系統。恩智浦半導體大中華區微控制器產品市場總監金宇杰說:“今天我們i.MX RT的生態合作伙伴已經覆蓋到整個供應鏈,包括AliOS Things、SylixOS、RT-Thread、ARM mbed、RTOS、致遠電子、科大訊飛、閱面科技、Seeed、ARMFLY、野火、EmCraft、Embedded Artist、FDI、Rokid、IAR SYSTEMS。”
在應用處理器領域,恩智浦發布了一款針對中國消費端應用市場的i.MX 6ULZ應用處理器,Cortex-M7內核,主頻900MHz,但價格只有1.99美元(萬片起訂價)。這款處理器支持大量的外部存儲器接口,包括LPDDR2/DDR3/DDR3L、并行NAND、并行NOR閃存、EMMC、SD、雙通道QSPI。支持AES和HAB加密,支持使用QSP的即時解密。恩智浦可以為客戶提供BSP。
Geoff Lees說:“這是我們針對中國市場推出的全球性價比最高的一款Linux處理器,因為我們了解到中國市場對高性價比的Linux處理器有很大的需求。”
在MCU領域,恩智浦今年主推DSC(數字信號控制器)。自2016年以來,DSC的年復合增長率一直高于20%,32位DSC的CAGR更是高于50%。作為全球三大DSC供應商之一的恩智浦,近年來一直在致力于推動這條產品線在電機控制、電源轉換、無線充電市場的發展。
DSC的主要目標應用市場有:開關電源、斷路器、UPS、太陽能反向器、EV充電器、動力模塊、無線充電汽車、家用電器、工業電機、步進電機等。
Geoff Lees透露:“我們已經利用DSC開發出了200W Qi發射器。今年DSC主要發展90nm內嵌64K和256K閃存的兩個型號、2019年開發低功耗90nm工藝內嵌256K和512K閃存的兩個型號、以及28nm工藝內嵌FPU的一個型號。”
除此以外,恩智浦還在開發兩個i.MX異構應用處理器,一個是含有Cortex-A7和Cortex-M4內核的i.MX 7ULP,這是一個采用28FD-SOI工藝開發的低功耗應用處理器,它特別適合需要長電池使用壽命的應用場景。另一個是含有4個Cortex-A53和一個Cortex-M4內核的i.MX 8M,這是一個采用14nm FinFET工藝開發的多媒體應用處理器,專門針對高性能音頻和視頻處理應用市場。
“i.MX 7ULP和i.MX 8M都是我們中國團隊根據中國市場需求獨立設計開發出來的2個非常重要的產品,我對這2個產品感到非常自豪。7ULP應用處理器的功耗接近市場上微控制器的功耗,而處理性能卻有很大的提升。這個產品還有很強的本地語音處理功能,未來在智能家居和汽車市場都會有很多的應用。”Geoff Lees說,“i.MX 8M體積比今天手機中應用處理器小75%,功耗也比它低75%,它有很強的多頻道的語音處理能力,今天全球最大的音響公司正在采用它做語音處理設計。它目前是這個系列的第一款產品,未來我們還會推出1-2款體積更小、功耗更低的產品。”
Geoff Lees強調指出:“作為一個計算平臺供應商,恩智浦未來不會向DSP、GPU、VPU等高性能計算平臺發展,我們考慮更多的是如何把AI轉移到邊緣設備上來執行。”
(本文為電子發燒友執行主編陳路的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作者姓名和出處。)
-
mcu
+關注
關注
146文章
17742瀏覽量
358613 -
恩智浦
+關注
關注
14文章
5931瀏覽量
111928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804文章
48486瀏覽量
24522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恩智浦i.MX 94應用處理器和Trimension NCJ29D6超寬帶IC榮獲嵌入式世界大會兩項大獎

恩智浦推出FRDM i.MX 93開發板
NXP推出FRDM i.MX 93開發板, 助力現代工業與邊緣智能開發

恩智浦i.MX 94應用處理器如何變革工業和汽車連接
恩智浦i.MX RT700系列MCU的優勢
NXP專為邊緣AI打造的i.MX RT700跨界MCU到底強在哪?

恩智浦半導體發布i.MX RT700系列MCU,賦能智能AI邊緣設備
NXP Semiconductors i.MX 93處理器特性概述

德國康佳特攜手恩智浦,推出基于i.MX 95處理器的計算模塊
康佳特推出基于恩智浦i.MX 95系列處理器的新款SMARC模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