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6月26日,為期五天的第29屆IEEE國際智能車大會(The 29th IEEE Intelligent Veicles Symposium,以下簡稱IV 2018)在中國江蘇常熟拉開序幕。6月26日,IV 2018大會進行了共19個專題研討會和教程報告(Workshop&Tutorial),讓現場的600余名參會者收獲頗豐。
由IEEE智能交通系統協會 (ITSS)主辦,中國自動化學會、常熟市人民政府等機構承辦的第29屆IEEE國際智能車大會(IEEE IV 2018)于6月26日-6月30日在江蘇常熟舉辦。6月26日,大會正式開幕的前一天,在常熟國際飯店進行了專題研討會和教程報告(Workshop&Tutorial)。
本屆大會共設有19個專題研討會和教程報告,專題主要涉及車載傳感器、智能車輛的人機交互、計算機視覺、智能車測試技術、決策與控制、智能車教學、車輛主動安全性的駕駛員警惕性評估、車聯網的安全和隱私保護、自動駕駛系統的場景理解、多車協同、自然駕駛數據分析、智能交通、新能源汽車建模與優化控制、多傳感器融合、目標跟蹤、V2X通信等。以下列舉了本屆IV大會的幾個熱點workshop主要內容。
Decision-Making and Control on Driver Automation Interaction
以自動駕駛決策與控制為主題的“Decision-Making and Control on Driver Automation Interaction”專題研討會是由王文碩博士擔任主席,那曉翔博士、龔建偉博士、戰威博士擔任協同主席。來自劍橋大學的那曉翔博士首先介紹了由劍橋大學自主開發的一款用于監督記錄載貨車輛行駛狀態的安卓手機應用,并展示了該手機應用測量得到的各種實車行駛數據,該應用既簡單又實用,引來參會人員陣陣掌聲。北京理工大學的呂超教授提出了一種基于遷移學習的駕駛員模型自適應建模方法,實現了不同駕駛員在數據層面的知識遷移,并通過駕駛模擬器試驗對該方法進行了驗證,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同樣來自北京理工大學的博士研究生李子睿,在他的論文工作中,針對基于高斯混合模型構建的兩種駕駛員模型進行了對比分析,研究了高斯模型關鍵參數對于駕駛員模型預測結果的影響,引發了中外學者的熱烈討論。這個Workshop可以說算是北京理工大學的專場了,下一位仍然是來自北京理工大學的博士研究生趙春青,他在Prescan和Malab聯合仿真環境下,研究了自動駕駛車輛在多種切入行為對目標車道上車輛駕駛員駕駛舒適度的影響,觀點新穎引人入勝。來自北京理工大學的博士研究生杜明明提出了基于最小二乘法的匯入策略,利用仿真分析對該策略進行了驗證。自動駕駛的決策與控制是目前研究的熱點,所以該研討會聚集了很多參會人員,演講精彩,討論熱烈。
Scene Understanding for Automatic Driving Systems
以場景理解為主題的“Scene Understanding for Automatic Driving Systems”研討會是由中國自動化學會混合智能專委會主任西安交通大學薛建儒教授擔任主席,上海交通大學楊明教授,北京大學趙慧菁教授,西安交通大學博士后、長安大學房建武博士擔任協同主席,同時邀請浙江大學章***教授及國防科技大學徐昕教授分別做題為“Visual SLAM and Its Application”、“VisualSaliency Detection and Sequence Learning for Autonomous Driving”的報告。其中,章老師從視覺SLAM的基本理論出發,引出視覺SLAM的難點及團隊的主要工作,特別是針對劇烈運動條件適應性、特征點匹配魯棒性方面展開講解,尤其是SLAM在視頻編輯和自動駕駛定位中的應用,引起現場尤其是外國學者的熱烈討論。而國防科大徐昕教授則從駕駛中視覺注意機制分析出發,探討了視覺注意在單目標跟蹤、目標檢測及危險物體檢測方面的主要用途,他通過一個多層的、高階傅立葉變換來識別一個圖像中的感興趣區域,能夠在無人駕駛等諸多應用中帶來極大的便利,具備深刻的研究啟發性。來自西安交大的王迪博士,介紹了基于激光雷達的回環檢測算法,通過一個基于協方差矩陣的特征表示方法和基于隨機采樣的回環檢測策略。同時還分別邀請到廈門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日本Denso公司的相關人員做了專題匯報。研討會吸引到中國、美國、意大利、日本、韓國等多個國家數百位同行參與。會場座無虛席,討論熱烈。
2018 IEEE/IFAC Conference on Blockchain and Knowledge Automation
以區塊鏈為主題的“2018 IEEE/IFAC Conference on Blockchain and Knowledge Automation”研討會吸引了許多參會者的關注。研討會上同時成立了中國自動化學會區塊鏈專業委員會。該專委會由中國自動化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青島智能產業技術研究院院長王飛躍教授,中科院自動化所副研究員、青島智能院副院長袁勇副研究員,武漢大學教授、青島智能院平行能源技術創新中心主任張俊教授等的聯合發起,以國家經濟發展和行業應用的重大需求為出發點,面向區塊鏈涉及的經濟、技術、應用等一系列問題展開研究,致力于促進自動化、計算機、經濟管理等區塊鏈涉及的交叉學科領域學者的合作與交流,鞏固提升中國自動化學界在區塊鏈技術方面的學術影響力,進而引領國際區塊鏈領域的學術方向。
據了解,本屆大會共收到了來自34個國家的603篇論文,其中確認接收的論文346篇,Workshop論文共接收50篇。在所有接收的論文里,Automated Vehicles, Vision Sensing and Perception, and Autonomous/Intelligent Robotic Vehicles 成為本屆論文最熱的關鍵詞。而在6月26日現場發現,以場景理解、自動駕駛車輛的決策與控制、車載傳感器、多傳感器融合、目標跟蹤等專題研討會受到了與會人員的廣泛關注,這或許正是智能車未來幾年來急需突破的幾個方向。
-
傳感器
+關注
關注
2553文章
51509瀏覽量
757211 -
智能交通
+關注
關注
12文章
808瀏覽量
43586 -
智能車輛
+關注
關注
0文章
18瀏覽量
19275 -
自動駕駛
+關注
關注
785文章
13954瀏覽量
167228
原文標題:現場丨IEEE IV 2018: 19個專業研討會首日齊發,自動駕駛決策控制、場景理解專題參會人數爆滿
文章出處:【微信號:IV_Technology,微信公眾號:智車科技】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淺析基于自動駕駛的4D-bev標注技術
![淺析基于<b class='flag-5'>自動駕駛</b>的4D-bev標注技術](https://file1.elecfans.com/web3/M00/01/59/wKgZO2dSoE6AFL3eAACJGpw83rQ068.png)
![](https://file1.elecfans.com/web1/M00/F5/88/wKgaoWc9vBGAPfSAAANGpN4KPs0772.jpg)
基于場景的自動駕駛驗證策略
![基于<b class='flag-5'>場景</b>的<b class='flag-5'>自動駕駛</b>驗證策略](https://file1.elecfans.com/web1/M00/F3/71/wKgZoWcXX1eACbiwAAAhY7VUWkg978.png)
![](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09/90/wKgZomcPKxmASQCFAAEgUWmACmg080.jpg)
FPGA在自動駕駛領域有哪些優勢?
FPGA在自動駕駛領域有哪些應用?
自動駕駛識別技術有哪些
自動駕駛的傳感器技術介紹
自動駕駛汽車傳感器有哪些
深度學習在自動駕駛中的關鍵技術
標貝數據采集標注在自動駕駛場景中落地應用實例
![標貝數據采集標注在<b class='flag-5'>自動駕駛</b><b class='flag-5'>場景</b>中落地應用實例](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E9/D0/wKgZomZVd3yAd2cZAAL0x8YKw88122.pn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