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鋰產業寡頭格局態勢正在加劇
一、電池行業已經成為鋰資源最大消費領域
鋰具有極高的戰略價值,被譽為“工業味精”、“新能源金屬”和“推動世界前進的金屬”。目前鋰在工業中具有重要的用途,鋰及其化合物廣泛應用于電池、陶瓷、玻璃、潤滑劑、制冷液、核工業和光電等行業。
隨著電動汽車、電腦、數碼相機、手機、移動電動工具等電子產品的不斷發展,電池行業已經成為鋰最大的消費領域。根據鋰的全球消費結構,可以將鋰的應用領域劃分為兩大類,即鋰電池領域和非鋰電池領域。
鋰主要以碳酸鋰的形式出售,其次交易較多的是氫氧化鋰,這兩種化合物通常用作生產可充電電池的電極材料。2016年,受鋰電池市場驅動,世界鋰化學品需求量達182000噸,同比增長約14%。
電池占53%,潤滑脂占9%,陶瓷釉料占4%,耐熱玻璃占4%,空調占3%,連鑄占2%,原鋁生產占1%,其他為24%。從上述鋰消費構成中可以看出,電池是鋰的最大應用領域,其中電動汽車電池用鋰約占鋰總需求的20%,較2015年的12%提高了8個百分點。
二、鋰資源分布集中引發企業對鋰礦資源控制權的爭奪
從全球來講,鋰資源整體來說比較豐富,探明資源量約為4700萬噸,主要分布在阿根廷、玻利維亞、智利、中國和美國,五國占全球總量的84%。
而我國鋰資源主要分布在青海、西藏、新疆、四川、江西、湖南等省區,其中青海和西藏兩地鹽湖鋰資源儲量占全國鋰資源總儲量的75%左右,資源相對集中。
從礦床類型看,我國的鋰資源主要為礦物型和鹽湖型,其中鹽湖鋰資源約占全國總儲量的80%,礦石鋰資源約占20%。鹽湖鹵水型主要分布在青海和西藏,該礦床主要產出鹵水鋰,有碳酸鹽型、硫酸鹽型和鹵化物型3種,目前主要開發的鹽湖鹵水為硫酸鹽型和碳酸鹽型。
圖1 全國各省鋰資源儲量分布
從全球儲量分布上來看,目前全球鋰資源分布呈現高度集中的特點,智利鋰儲量占全球比重的51.83%,中國占比為22.12%,阿根廷占比為13.82%,澳大利亞占比為11.06%,上述四個國家鋰探明儲量之和占全球總探明儲量的99%,基本上壟斷了全球鋰資源。全球鋰資源的高度集中是很難改變的客觀現實,這種分布特點直接引發了企業對鋰礦資源控制權日益激烈的爭奪,另一方面也導致了鋰生產與供應的高度集中,碳酸鋰等產品價格容易被巨頭企業控制和操縱,從而扭曲市場調節機制,造成資源流動失衡,不利于產業鏈下游企業的健康發展。
因此,鋰供應安全已成為美國和亞洲技術公司的當務之急,技術公司和勘探公司之間通過聯盟和合資的形式加強合作,以確保為電池供應商和汽車制造商提供可靠的、多元化的鋰產品供應。目前,鹵水提鋰主要集中在阿根廷、玻利維亞、智利、中國和美國,鋰輝石采礦業務則集中在澳大利亞、加拿大、中國和芬蘭。全球還在繼續加強鋰礦資源的勘探與開發,以確保全球鋰的消費需求與供給。
三、供需趨緊推動鋰價上漲
目前,碳酸鋰市場整體供需趨緊,碳酸鋰及氫氧化鋰價格自2015年9月開始出現快速上漲,到2016年5月價格上漲超過3倍;到2017年5月,電池級碳酸鋰最高報價達到13.5-13.8萬元/噸,較年初的13萬元/噸持續上漲。
圖2 2015年9月-2017年5月碳酸鋰價格走勢圖
造成碳酸鋰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是:
一方面,下游需求逐步釋放。正值4-5月份,都是鋰電的傳統旺季,2017年市場雖未預期那樣熱,但與1-3月份相比,無論是磷酸鐵鋰、三元材料開工率都已有所提升,而2017年以來三元材料新上的產能也在逐步釋放中,而鈷酸鋰對碳酸鋰的需求量總體相對穩定,因此后期碳酸鋰資源緊張的情況還將持續。
另一方面,碳酸鋰產量總體穩定,產能釋放空間有限。鹽湖鹵碳酸鋰產能在4月份尚未釋放出來。鋰資源雖然豐富,但由于國內鹽湖資源地處高海拔,環境惡劣,工業基礎較差;除西藏鹽湖外,其他鹽湖鎂鋰比高,分離難度大,且由于鹽湖成分差異,提鋰技術通用性差。目前鹽湖提鋰產能約有5萬噸/年,但產能利用率僅 35%左右。另外,SQM對中國的投放量也較預期的少,碳酸鋰后期供應仍較為緊張。
市場經濟條件下,鋰資源的供需狀況影響著鋰礦價格的起伏漲落,下游的旺盛需求加之中國鋰礦資源開發進程緩慢,以及鋰礦巨頭的壟斷性操縱,鋰資源價格頻頻上漲也就不足為奇。
四、中國鋰資源市場產能利用率低 對外依存度高
目前,中國鋰鹽生產主要采取礦石提鋰和鹽湖鹵水提鋰兩種生產方式,截至2016年底,中國鋰鹽產能折合碳酸鋰約17萬噸,其中鹵水提鋰產能約4.5萬噸,其他均為礦石提鋰產能。
產能利用率不高則與多方面因素有關,鋰資源供應形勢就是其中一個重要原因。2016年鋰資源供應增加有限,考慮已有規劃的其他新增產能投放計劃(鹽湖、礦山),合計新增產能約23萬噸,但因鋰資源供給特殊性,新增礦山建設周期普遍在3-5年以上,其新增鹽湖開發周期更長,達5-7年,因此新增產能投產進度料將較為緩慢。
這也導致中國鋰產品加工原料對外依存度高,長期依靠進口。2017年碳酸鋰供需偏緊,供需缺口仍較大。
按照國家規劃,2020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量將達到200萬輛,鋰作為稀缺能源難以滿足新能源汽車的供應,未來供需缺口將日益擴大。據電池中國網統計,2017年一季度國內電動汽車用鋰離子電池需求總量為1.27GWh,其中約0.97GWh用于純電動汽車,占總量的76%,而純電動客車市場一季度的電池需求量為0.1GWh,占總量的8%。自2011年以來,由于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動力電池需求量持續增加。
圖3 2010-2017年一季度動力電池及新能源汽車產量統計
-
鋰電池
+關注
關注
260文章
8196瀏覽量
172000 -
新能源汽車
+關注
關注
141文章
10645瀏覽量
100252
原文標題:[產業研究] 全球鋰產業寡頭格局態勢正在加劇
文章出處:【微信號:CPSABPSA,微信公眾號:中國電源】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