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行業中較為成熟的領域,人工智能醫療被認為是AI最先落地的領域,自然也成為巨頭們兵家必爭之地,“BAT”在醫療領域廣泛布局,更是相繼推出了自家的AI+醫療產品以搶占市場。
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互聯網醫療市場規模達到223億,同比增長41.8%,預計2020年市場規模有望達到900億元。人工智能企業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統計顯示,2013-2017年間,國內AI+醫療各領域共發生融資事件241起。
AI+醫療熱度高漲,BAT爭相涌入
美國咨詢公司佛羅斯特-沙利文(Frost & Sullivan)曾提出觀點:“人工智能可將醫療效果提高30%-40%,減少多達50%的醫療成本”。這也是AI醫療熱度高漲的原因之一。
根據Spiceworks統計,2017年進軍人工智能領域的企業僅為13%。而人工智能進入醫療領域可能將會意味著更大的增長;都柏林城市大學計算學教授斯米頓(Alan Smeaton)則預測說,30%的企業將會在2019年之前進軍人工智能領域。
截至日前,前瞻產業研究院統計顯示,國外目前約有109 家企業將人工智能應用于醫療領域,分別在健康管理、醫學影像、新藥發現、病歷/文獻分析等應用場景都有比較均衡的布局。其中,IBM的沃森(Watson)在行業中幾乎占領市場,沒有競爭對手。
國內醫療人工智能企業業務分布
國內的科技巨頭中,有83家企業將人工智能應用于醫療領域,主要布局在醫學影像、病歷/ 文獻分析和虛擬助手三個應用場景,而其中涉足醫學影像類的企業數量較多,已達到40 家,遠高于其他醫療應用場景的企業數量。
百度:“數據為王”構建醫療生態
早在2010年,百度就開始涉足醫療行業,從醫院掛號、提供健康咨詢和遠程診療等方面都有布局。
在醫院端的投資布局有朗瑪信息、趣醫網和醫護網;在健康管理領域則推出了百度醫生和收購了拇指醫生兩個應用;智能可穿戴設備品牌是dulife,加載百度健康云,用戶先可通過設備實時監測到自己的健康數據,當這些健康數據上傳到云,在大數據分析的基礎上,為用戶提供減肥瘦身輔導、健康管理咨詢、遠程心電監測等健康服務。
特別在北京,百度也參與 “祥云工程”推出“北京健康云”平臺,可借助先進的可穿戴設備、強大的云計算和大數據處理能力、專家服務團隊,幫助人們進行健康管理,實現“大病化小”“小病化了”“無病預防”的目標。
在醫藥流通領域,百度以藥直達領銜,藥直達是和藥店合作,為用戶提供的藥品搜索、附近藥店購藥服務,藥店提供咨詢與送藥服務,還將解決藥店送藥問題; 與阿里和騰訊的著重點不一樣的是,百度在醫生應用領域著墨更深,針對該領域推出了醫生間的應用百度醫圖以及百度醫學等產品。
百度以搜索起家,其自身主體業務為搜索引擎和大數據,故其醫療生態以大數據資源和和處理能力為核心,加上人工智能如虎添翼,推出百度大腦,通過海量醫療數據、專業文獻的采集與分析,輔助基層醫生完成問診。節省醫生時間,提高問診效率,提供更為精準的醫療服務。
阿里巴巴:縱連橫合,打造醫療服務閉環
阿里在醫療領域的布局包括阿里健康、螞蟻金服、阿里云、天貓四大板塊,另外,云鋒基金常作為投資/資源整合平臺。各大板塊各司其職,相互配合。
阿里還有個大手筆也是最重要的戰略布局是2014年1月斥資1.7億美元對中信二十一世紀(已于2014年10月正式更名為阿里健康)進行收購,占股達54.3%,成為其實際控制者。
智慧醫療方面,阿里健康陸續上線網絡醫院、推出醫療AI產品,全面“賦能”醫療機構;阿里健康醫療AI產品“Doctor You”包括臨床診斷、醫學影像、醫師能力訓練平臺等。
落地上,阿里健康陸續與與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落地“醫學人工智能實驗室”,與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搭建“智能醫學人才培訓基地”,與上海交通大學附屬新華醫院合作搭建醫院混合云平臺、云兒科醫聯體平臺,開發醫生智能培訓系統、醫學科研數據平臺等。
之后,阿里又收購了業內第一塊第三方網上藥品銷售資格證的試點牌照、95095交易平臺網站。這兩家所帶來的網上藥品銷售權以及藥品數據資源,無疑是阿里豪擲重金的一大誘惑。
當然不可忽略的是重要性與日俱增的云計算公司阿里云,其在云服務市場占有近一半市場份額,醫療行業自然是其重點服務的領域。阿里云為醫療行業推出了互聯網醫院/云醫院解決方案、醫療信息化方案、醫療智能硬件/醫療云解決方案等多種產品和服務。
2017年3月,在阿里云棲大會·深圳峰會上,ET醫療大腦正式上線。ET將具備多項醫療能力,可在疾病風險預測、醫學影像診斷、精準治療方案、藥效挖掘、新藥研發、疾病監測及健康管理等個領域,擔當“醫生助手”。
騰訊:精心布局 實現產業全覆蓋
騰訊在醫療領域的布局,“自有”部分涵蓋微信、微保、騰訊覓影、企鵝醫典、騰訊云、騰愛醫生、騰愛糖大等平臺。其中,作為"國民級"通訊工具和社交平臺,微信正在向服務平臺轉變,這種轉變就體現在對各類服務的“嫁接”上,醫療是重要的一個分支。微信主要推出了“智慧藥店”和“智慧醫院”解決方案。
微信智慧醫院3.0將貫穿導診、掛號、咨詢、檢查、支付、治療、診后等環節,打通就醫全流程。更早前,微信 “智慧藥店”將購藥者與藥店進行連接,幫助藥店將專業的服務更好的觸達用戶,以及運用互聯網化的會員管理方法和營銷方法,最終實現線上線下的真正無縫融合,同時為藥店創造新的商業增長點。
而騰訊重磅推出的醫療影像平臺“覓影”也受到了廣大關注。
去年11月,科技部公布首批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名單,并明確依托騰訊公司建設醫療影像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
按照規劃,該平臺將從創新創業、全產業鏈合作、學術科研、普惠公益四個維度推動國家人工智能戰略在醫療領域的落地,構建一個醫療機構、科研團體、器械廠商、AI創業公司、信息化廠商、高等院校、公益組織等多方參與的開放平臺,共同推進AI技術在醫學影像、輔助診斷、醫療機器人等眾多醫療環節的探索和應用。
從實際落地的產品看,騰訊覓影現有AI影像和AI輔診兩大產品,前者包括食管癌早期篩查、肺癌早期篩查、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智能系統、乳腺癌早期篩查系統等;后者則是基于騰訊行業領先的深度學習模型建模,旨在輔助降低醫生診療風險,并能給出合理甚至更好的用藥治療建議,讓專家的知識經驗可以便捷共享。
據官方數據,騰訊覓影系列產品已在全國100多家三甲醫院落地。
AI醫療之爭,既是“場景之爭”,也是“大腦”之間的競爭。百度、阿里、騰訊三方都在積極布局,希望能在醫療市場獲取更高的得分。
三方都依托自身優勢,百度以自身搜索引擎獲取的海量的數據和流量,以此進軍醫療行業,靠搭建平臺進行資源整合和相關產品的研發,阿里巴巴則以電商和支付優勢為依托,從藥品端入手,以此為重點布局發展“藥+醫”模式。騰訊則一直秉承著“連接一切”的理念,憑借微信,QQ強大的用戶群,在醫療布局中有著巨大的競爭力。以微信為核心,多點布局,充分完成了患者,醫生,醫療機構的連接,構建醫療生態閉環。
-
百度
+關注
關注
9文章
2320瀏覽量
91574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804文章
48449瀏覽量
244931 -
騰訊
+關注
關注
7文章
1678瀏覽量
50036 -
阿里巴巴
+關注
關注
7文章
1631瀏覽量
47979
原文標題:【智慧城市】人工智能醫療熱度高漲 BAT三國爭霸
文章出處:【微信號:DIGITIMES,微信公眾號:DIGITIMES】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AI在醫療健康和生命科學中的發展現狀
軟通動力發起AI+財資普惠化三大行動倡議
2024 AI+硬件創新大賽獲獎名單出爐
RISC-V在AI領域的發展前景怎么樣?
共創AI+時代——2024中國移動全球合作伙伴大會

AI+在鴻OS 2.0|開鴻智谷受邀2024年中國移動全球合作伙伴大會

2024中國移動全球合作伙伴大會與你攜手共創AI+時代

智煥新生|美格智能亮相2024中國移動全球合作伙伴大會,共贏AI+時代數智新未來

2024中國移動全球合作伙伴大會即將開幕,移遠通信邀您攜手共創AI+時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