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消息,特斯拉Model 3自從推出之后,產能問題便成為特斯拉最大的困擾,雖然他們不斷想方設法提高產品的產能,卻只是勉強達到了承諾的水平。根據國外媒體報道,特斯拉雖然產能問題一直令人擔憂,但產品銷量還是很強大的,Model 3車型的生命力非常旺盛,一直是供不應求的狀態。
7月份,Model 3車型發售了1.4萬輛,比5月和6月份的總和還要高,這證明Model 3車型的供應正在步入正軌,甚至創下了紀錄。
特斯拉反復強調,Model 3車型對于他們來說是有利潤的。未來Model 3或許會成為該公司的主力型號,尤其是打開較低價位市場大門的敲門磚。
不過由于產能的問題,很多預定了Model 3型號車輛的人已經放棄,原因就是等待時間過長。不過隨著未來產能的逐步解決,市場似乎并不是特斯拉擔心的問題。要知道他們的Model 3早已名聲在外,在同類別產品當中一直保持著銷量優勢。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特斯拉
+關注
關注
66文章
6368瀏覽量
128394 -
Model3
+關注
關注
1文章
230瀏覽量
21009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
2025年3月份奇瑞集團銷售汽車214770輛
2025年3月份,奇瑞集團銷售汽車214,770輛,同比增長18.3%,一季度累計銷售汽車620,025輛,同比增長17.1%,創造歷史一季度銷量新高,并持續保持中國汽車出口第一。其中
小米汽車SU7交付量超越特斯拉Model 3
2024年12月,小米SU7共交付了25,815輛,而同期特斯拉Model 3的交付量為21,046輛。這一成績不僅讓小米SU
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2024年10月交付量再創新高
2024年11月5日,根據乘聯會最新公布的數據,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在2024年10月交付了68,280輛電動車。媒體統計顯示,特斯拉在國內市場的銷量
9月全球電動車銷量破新高,中國占比超六成
中國對電動汽車的濃厚興趣促使全球9月份的銷量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即便部分市場仍處于不景氣之中。
據路透社援引Rho Motion的數據顯示,9月份,全球范圍內的電池電動汽車(BEV)與插
1月至9月份汽車產銷量均超2000萬輛 新能源汽車占比近40%
2000萬輛。1月至9月份,我國汽車產量為2147萬輛;銷量為2157.1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
同比大增66%,特斯拉9月份在國內市場交付了7.2萬輛
10月11日訊,據外媒援引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分會(簡稱乘聯分會)發布的新能源乘用車銷量數據,特斯拉中國在9月份實現了88,321輛的電動汽車交付,這一數字不僅超越了去年
全球電動汽車銷量8月增20%
據外媒路透社報道,根據市場研究公司Rho Motion的統計分析數據顯示,在今年的8月份全球全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銷量同比增長了20%;在這其中我國電動汽車銷量創歷史新高貢獻最大
臺積電7月營收創新高,8月有望再攀高峰
提升了23.6%,增加了490.84億新臺幣。尤為引人注目的是,7月份成為臺積電歷史上首次月度營收突破2500億新臺幣的里程碑,超越了去年10月的記錄,再次刷新了公司月度營收的新高。
特斯拉韓國公布Model 3/Y電池供應商陣容:寧德時代、松下、LG新能源
8月16日最新資訊,韓國政府近期對汽車行業提出了一項建議,倡導各汽車公司公開其電動汽車的電池供應商信息。響應此倡議,特斯拉韓國公司迅速行動,在其汽車召回中心的官方網站上,明確列出了為Model
特斯拉成為豪華品牌銷量冠軍
最新乘聯會數據顯示,特斯拉在豪華車市場持續領跑,8月第二周以1.55萬輛的驕人銷量,成功衛冕豪華品牌銷量冠軍,再度將傳統豪華品牌BBA甩在身
上汽通用汽車7月新能源車零售銷量7,901輛,環比增長27%
上汽通用汽車再創佳績,7月份? ?零售銷量44822;環比增長2% 7月新能源車零售銷量
聯合電子新能源產品交付量再創新高
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的蓬勃發展,聯合電子憑借自身先進的技術能力和可靠的產品質量。2020年10月開始交付第一臺電橋,到2024年4月,電橋產品累計交付量已突破100萬臺。同時,聯合電子的逆變器產品和電機產品累計交付量也同樣突破了2

韓國6月半導體出口額創新高,同比增長51%
韓國半導體出口再次展現強勁勢頭,據韓國海關總署7月1日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6月份韓國半導體出口額飆升至134億美元,同比增長率高達50.9%,創下歷史新高。這一亮眼表現不僅鞏固了韓國在
聯想連續三季度利潤創新高,銷售額創歷史新高
該公司基礎設施解決方案部門本季度收入創新高,雖有凈利潤虧損,但聯想指出,人工智能加速器供應不足以及其他服務器設備支出疲軟,供應缺口雖有所緩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