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18國際體驗設計大會IXDC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舉行。
IXDC 是全球最具影響力的體驗設計盛會,致力搭建體驗設計行業展示和交流的國際平臺,分享設計行業的前沿動向,見證思想的碰撞。
在當天上午舉行的“人機交互峰會”上,主辦方邀請到了來自Kika Tech的全球設計總監Craig Kuo、和碩設計的創意總監蔣文瀚和Google的用戶體驗設計師Jason Wang。
而分享會則由(前)華為終端美國研究所UX設計主管朱斌主持,聯合嘉賓與在場百位聽眾一同分享與探討“解構交互的未來”。
作為全球領先的人工智能輸入法公司,kika此前一直在人工智能的業務上有所規劃,并預測與研發人工智能未來的機會與方法論。
kika全球設計總監&***GM Craig Kuo基于kika設計團隊的設計哲學及方法論結合其在kika兩款旗艦產品kika keyboard和KikaGO車載語音助手的實踐和應用,為大家帶來了題為“人性化的溝通設計原則”的主旨演講。
交互的人性三原則
Craig在會上分享了他對移動互聯網產品的理解和對未來的展望,以及對于“用戶體驗”產生的一些思考。
他認為,未來全球的前十大互聯網公司里會有更多中國企業的身影,中國企業也會越來越了解西方和西方文化。
未來的設計原則是人性化的溝通,而作為kika產品最重要的理念,其用戶體驗在過去一直為外界所稱道。
Craig通過kika的兩款旗艦產品kika keyboard和KikaGO車載語音助手為例從行為的理性和感性、新概念的產品轉化等幾個方面出發,闡述了kika的理念。
他認為,對于設計師而言,交互原形的目的在于思考與洞察,然后去理解,去產生溝通的體驗。
Craig提出了未來產品設計發展的三個原則:自然、直接與適配。
三原則有兩個主要的目的:第一個目的是如何去思考設計策略;第二個目的則是如何幫助設計師往下去發散。
Craig向我們詳細介紹了如何理解三原則。
第一個原則叫自然。新的交互怎樣才能顯得更自然?自然是指在對的時間發生在對的事情上。例如某個呈現,能讓你覺得理所當然,你能感受到它的好用,那就是自然。
第二個原則叫直接。我們講標簽化,或者我們做Deep Learning,希望推薦是可以更符合用戶預期的。所以設計師與技術之間究竟怎么樣合作,怎么樣去理解這中間的邏輯?需要動用直接的原則。
第三個原則叫適配。適配是什么?簡單來說就是降低用戶學習的旅程。今天,男女老少各種不同的用戶遇到新的功能,要怎么樣才能更簡便地上手,去使用這個功能,這就叫適配。
那如何去使用三原則,所有人都會比較好奇。
其實原則的基礎是,怎么樣讓這個過程更自然。過去可能做個內容推薦,我們試著提供了一個擬人化的形象。
再怎樣更直接?就是我們今天推薦的,透過這個及時輸入、及時反饋在sticker的一個方案,在這個過程中你去降低你學習的一個曲線。
還有一個重點是這些原則未來遇到了新形態的交互,要怎么去應用,怎么樣去延伸,怎么樣去探索下一代溝通的設計。
我們有個新產品叫KikaGO,這是一個在車用場景的語音溝通系統,這個語音溝通系統目前是設計在手機上面。
KikaGO在今年的CES上得到了一個比較好的評價,得到了四個很重要的獎項,其中一個就是交互的創新的獎項。所以今天來分享說我們怎么樣運用這些原則去設計這上面新形態的交互。
Craig最后用了一句話來做了一個結論:未來的交互結構是當機器去理解人類的意圖時能夠預先幫助其完成很多事情,與此同時,用戶對于這一段機器旅程的掌握度,決定了人與機器之間的信任關系。
Craig覺得,無論是哪一家公司今天在做交互設計的時候,都應該去思考怎么樣建立人與機器之間的信任關系,這是今天一個非常值得探討的題目。
AI驅動kika未來
過去,作為一家出海的輸入法公司,kika主要以英文、葡萄牙語、西班牙語的國家為主,并且花了很多努力在引擎上面。
以輸入法為起點與契機,kika一直在思考產品的交互原型、原則與未來。在與海外用戶多年的交流與溝通的過程中,kika擬定了一系列設計原則和策略,“未來的交互結構是當機器去理解人類的意圖時能夠預先幫助其完成很多事情,與此同時,用戶對于這一段機器旅程的掌握度,決定了人與機器之間的信任關系。”kika全球設計總監Craig解釋說。
人如何與機器產生信任關系,未來需要依靠的恐怕就是致力于用AI技術變革溝通。
kika如今已經轉型為一家AI驅動的公司,AI不僅僅體現在kika的核心技術上,設計團隊其內部也踐行著基于AI的方法論。
AI的核心在于機器學習,以kika設計團隊為例,大量基于設計內容的模型和設計規則的形成和應用,最大程度地優化了kika設計團隊的設計流程,也體現了kika基于AI的方法論。
根據Craig介紹,kika的產品設計除了人性化,還有情感化的設計理念。
kika通過兩年的實踐,設立了情感矩陣——語音場景分析。
與用戶溝通是件很復雜的事情。人與人面對面交流,可以知道對方的情緒,但是在數字溝通的環節,有很多無法想象的事情,情緒上是很難思考和把握。
比如車用情感化設計就是這個概念。車用場景下的語音助手,就有設計情感化的場景。在KikaGO中,從loading到thinking,設計所呈現是thinking而不是loading,這就是體現情感化的部分。
語音的背后,搭配的是AI。
從設計層面,讓用戶感受到不是和機器交流,而是和有情感的AI溝通。在用戶端怎么更好地體現,怎么讓用戶降低學習的曲線,得到很好的反饋,這很重要。
kika用了兩種方式去判斷用戶的意圖,一個是標簽化(tag)一個是Deep Learning的方式,去判斷語意,這是對設計師新的挑戰,要怎樣和工程師配合完成?
所謂的信任的設計,用戶的旅程中是由機器完成的,比如KikaGO傳信息,發生在用戶旅程里,人和機器之間要產生信任關系。是一種新的挑戰,需要思考怎么樣改善設計的方法。
kika的產品設計一直是“以戰養戰”,不斷思考未來的交互設計究竟是什么?
很多的公司會用傳統的方法來規劃設計,但其實現在很多的交互體驗,比如AR、VR、無人商店,都無法用傳統的方式去設計。
“于是我們就開始轉變,從場景的分析轉為用戶意圖來分析,思考用戶的意圖是什么?比如用戶聽音樂,我們不去思考用戶在哪里聽音樂,而是思考他們為什么聽音樂。我們要分享的是,重建交互的過程,這其中是經驗,探索下一步的設計方法,不是傳統的設計方法,認為是優化過的、下一代的思維。”Craig介紹說。
kika目前在北京、臺北、印度、美國四地都有設計團隊,四地的團隊作用各不一樣。
在北京,由于數據迭代很快,設計師主要負責主產品,包括基礎輸入、各種不同的運用;臺北的設計師主要負責創造力設計,因為他們創新性強,對前端應用的創新,提新的想法,有很多提案都在臺北;印度和美國的設計師則負責本地化落地,探索跨國的用戶調研的方法。
Craig介紹,不同的設計師,有不同的主攻專業,有產品、有提案、有創新、有運營、有本地化等等,根據公司的要求,在業務層面上目標一致,設計最終看的是體驗指標。
kika提出的設計驅動是最關鍵的點。從長期來看,有助于公司可以跨越不同國家的語言與文化,對不同語言有所理解,對不同的風格有所洞察,讓全世界的溝通可以更簡單,最終回歸用戶價值。
很多出海的公司是產品經理導向,不注重人文,但是kika非常注重本地化,也注重人文。
kika認為溝通這件事不會被取代,Craig表示kika正在做一件很偉大的事。只要人類文明存在,溝通就是有意義的。
可以說,通過本次IXDC大會,kika很好詮釋了如何用AI探索人性化溝通的產品設計理念,而作為國內的出海先鋒,kika一直堅持在溝通領域創新,腳踏實地實踐自己的夢想,溝通是件偉大的事,而kika無疑是這個前瞻領域的探索者。
-
人機交互
+關注
關注
12文章
1246瀏覽量
56429 -
移動互聯網
+關注
關注
5文章
600瀏覽量
34685 -
AI
+關注
關注
88文章
35103瀏覽量
279554
原文標題:kika究竟是如何利用AI探索溝通人性化的產品設計理念的?
文章出處:【微信號:inewskeji,微信公眾號:iNews新知科技】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AI在可穿戴領域狂飆,混合式AI模式加速落地

芯資訊|廣州唯創電子WT588F02B-8S語音芯片:驅動充電樁智能升級,打造人性化充電體驗

歌爾斬獲德國紅點產品設計獎
思必馳AI辦公本斬獲2025年紅點產品設計獎
SAP實施專家解答:如何用DeepSeek-R1實現需求溝通效率倍增
移遠通信智能模組全面接入多模態AI大模型,重塑智能交互新體驗

DuDuTalk接入DeepSeek,重構企業溝通數字化新范式

雷曼SMD高清大屏X系列榮獲2024歐洲產品設計獎優勝獎
充分考慮設備的體驗性易用性 藍鵬設計部將這一理念貫穿于整個研發過程
如何利用具身智能優化產品設計
簡潔至上——探索產品與技術的優雅原則

AI如何對產品設計帶來更多的可能性?
NV080D-S8 高品質otp語音芯片:讓漱口水售貨機更智能和人性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