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誕生年齡上講,一加是一家新公司,從出貨量上來講,一加是一家小公司。但其在手機行業的知名度卻是一般小公司難以匹敵的,君不見,在國內互聯網上,百萬級別年出貨量的一加,甚至可以跟小米、華為這些動不動六七千萬出貨量龍頭企業叫板。
上個月底,一加 2正式發布,這是該公司的第二款旗艦手機,當然,也是第二款手機。回顧往昔,一加1發布時間是去年4月,中間雖有JBL版本一加手機推出,但整體而言還是有著跨度長達1年有余的空白期。對于期待這款手機的消費者而言,時間不可謂之短。
左邊一加1,右邊一加2
一加1發布時,采用了當時還比較鮮見的3GB大內存,使得該機成為當時3GB內存中最便宜機型;而一加2的發布再次刷新記錄,成為當下最便宜驍龍810處理器機型。
作為一加手機的另一大賣點,手感,也在一加2上得到延承,除了廣受好評的砂巖黑背殼,這次還帶來了三種木質后殼及一款商務氣息濃郁的凱夫拉材質后殼,并搭配不同的定制主題,逼格進一步提升。
配置上,一加2配備5.5寸1080p屏幕,搭載驍龍810處理器,4GB LPDDR4內存+64GB機身存儲(還有3GB+16GB版本),提供500萬像素+1300萬像素攝像頭,支持極速指紋識別,提供Type-C接口,內置3300mAh電池,支持雙卡雙4G,預裝氫OS系統。
售價方面,3GB內存版1999元,4GB內存版2399元。其實就在發布會的前一天,劉作虎還打算把一加2的價格定為和第一代一致的1999.99元起,但如此定價比較麻煩,用戶下單后支付2000元,1分錢不好找兌,所以抹零變成了1999元。
閑話少說,闊別1年之久,一加這款新旗艦究竟如何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PS.我們拿到的是4GB內存版,外帶四款不同材質制后殼。
提起一加手機,相信很多人都記得1代發布會上的那句話:“這手感,真TM爽。“那么一加2爽不爽呢?
首先是包裝盒說起,一加2盒子架構設計有變,從1代的扁平化更改為更為常規的雙層結構。盒子同樣是紅+白格調的包裝設計,充電器、數據線也都有紅白配色,看起來很有檔次。
對比手機正面,整體來看,一加2和一加1代變化不是很大,兩端弧度有所收斂,長寬都小了一圈。一加1的機身寬度是75.9mm,一加2則是74.9mm,別看僅僅窄了1mm,其實人手對手機寬度的感覺最為明顯,對于手型較小的筆者來說,上手后一加2明顯握持的更加牢靠。
細節之處,一加2正面的黑色面板非常簡潔,最大的改變是底部加入了前置指紋識別模塊(非按壓),兼顧Home鍵。同時兩端的返回鍵和多任務鍵則弱化成兩條小橫杠(支持背光),因為兩個按鍵的功能是可以互換的。
而在背部,一加2攝像頭相較1代而言,有了明顯下移,攝像頭不突出好評。另外,雙閃光燈移到鏡頭上方,底部則集成了“激光對焦”模塊,拍照時可以看到里面一顆小紅燈在亮。
一般來說,手感可以拆解為三部分:造型尺寸、材質、重量。
我們先看造型尺寸,同時5.5寸,一加2后殼中部的起伏更為飽滿,加上寬度更窄,整體更加貼合手心,單手握持走路時,這種感覺比較明顯。
接下來是材質,最初的手機對設計的要求就不那么嚴苛,一個大塑料橫貫中西,放之四海而皆準;后來玻璃后殼火了一陣,雙面玻璃看起來晶瑩剔透,十分漂亮;最近最火的恐怕就是金屬后殼了,一身全金屬看起來逼格十足。當然也不乏皮革、錦緞之類的后殼,就比較小眾了。
一加是國內首批宣布推出竹質后殼的廠商,當時竹殼版只用在64GB高配版上,而且供貨一直不是很充足,讓不少購買普通版的用戶羨慕嫉妒恨。相比起更常見的塑料后殼,天然的竹子在吸汗、防滑等方面有著很大優勢,手感真的沒的說。如今一加2在竹殼之外又推出了黑杏、酸枝兩種木殼以及凱夫拉后殼,而且售價和竹殼一樣僅多了100元(2099元),購買起來可以更任性了。
需要注意到是,三款木(竹)殼厚度幾乎比默認的砂巖黑后殼厚一倍,用手掰也很難掰彎,做工用料相當是目前見過木殼中最好的,如果不在乎100塊錢,強烈建議大家選擇木質后殼版。
除了后殼材質,邊框的質感也非常重要,一加1代采用的一體式全包裹設計,后殼覆蓋了整個背部和側邊;而一加2則使用了全金屬中框,因為散熱模塊主要在上部,而手一般握持下方,夏季來說有了一絲涼意。
眼尖的讀者應該已經注意到,一加2代在金屬邊框的邊緣采用了倒角設計,相比起一加1代的金屬邊更顯精致,摸起來也不會有太明顯的咯手感。
最后是重量方面,因為內部主板布局的休整、金屬邊框的加入,一加2重量達到了175g,比一加1(160g)增加了15g,如果將兩者放左右手對比的話,還是比較明顯的,一加2要更沉穩一些。
綜上,一加2的手感在同尺寸機型中依然數一數二,相比不少人開始糾結要買哪種后殼了,其實一加2的這幾個后殼手感都出類拔萃,筆者更喜歡黑杏后殼一些,但也是主要考慮到顏色跟黑色面板更配。
了解了手感,我們再來看看一加2細節變化之處:
官方表示一加2代延續了上一代產品的“懸浮屏”設計,如果從正面來看時似乎沒那么明顯,到是從金屬邊框中延伸出來的塑料邊對屏幕面板有了較好的保護作用。
金屬邊框讓手機看起來更顯結實,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四邊跌落時碎屏的風險。
一加2選用的指紋識別模塊來自瑞典Fingerprint Card,我們后面有專門的介紹。
一加2在機身左側加入了一個與iPhone相似的靜音撥動開關,不過功能更為豐富,提供響鈴、勿擾和靜音三種模式,從上到下,越往上去越安靜。
一加2充電器及數據線
一加2(左)數據線USB接口觸點更為細密,并且采用USB Type-C接口,目前只有三個品牌手機采用該接口,除了一加2,還有樂視三款手機(樂1評測、樂1 Pro評測、樂Max評測)以及剛剛發布的ZUK Z1(評測)。
新一代充電器同樣為5V/2A,更加小巧。
正如所言,如今指紋識別白菜價了,就連某些千元機都開始支持指紋識別之時,旗艦機再不支持總有點兒說不過去。
一加2也采用了指紋識別技術,位置是放在前面的,這在Android手機中僅三星、魅族等為數不多的廠商使用,與眾多至于背部的手機體驗上有著很大的不同。
指紋識別模塊位于底部正中央,因為一加2的指紋識別功能暫時還比較常規,僅支持長按解鎖、單擊(回主頁)和雙擊(下拉通知欄)三種操作,而上滑調出快捷開關在整個底部都可以實現,而不用從Home鍵上滑,所以官方也沒有將按鍵進行下移以留出足夠的上滑空間。
首次指紋錄入流程較長,先要按9次來完成內圈的指紋錄入,然后再按8次來完成邊緣的指紋錄入,兩次加起來比iPhone 6要多那么一兩次,但換來的是更高的識別率,對手指的接觸面積要求就不是那么高。考慮高一加2這款手機的指紋模塊較窄,這一設計可謂非常人性化。
目前來看,一加2的指紋還僅能實現屏幕解鎖功能,鑒于氫OS這款系統剛剛迎來正式版,一加2后續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比如加入指紋APP加密、指紋文件加密、指紋支付等等。
在先前,雙卡雙待幾乎是千元機的專利,而如今,越來越多的旗艦機開始支持雙卡設計甚至與或卡槽(即可放SIM卡、也可放Micro SD卡),并且開始支持越來越多的運營商,推出越來越多的運營商版本,讓消費者有了更多選擇余地。
其實從橫向對比來看,一加2的網絡優勢并不怎么明顯,它搭載了驍龍810處理器,是一顆相當完整的移動平臺Soc,理論上支持所有的移動、聯通、電信網絡。而實際情況是,一加2支持移動、聯通雙4G,電信制式則被閹割。這是為什么呢?
劉作虎表示,一加2沒有全網通版本,其原因在于一加2的生產量級。一加2手機單品產量沒有華為、小米等這些行業成熟企業那么大,在量較小的情況下還要做各種網絡制式,會對生產造成壓力。對于未配備全網通問題,劉作虎也坦言,希望用戶能夠諒解,他表示之后的產品有望配備全網通功能。
縱向對比來看,一加2的進步依然值得肯定,先前的一加1僅支持單卡(Micro SIM卡),并且僅有移動4G版,雖然官方論壇有破解聯通3G的工具,但對普通用戶來說學習成本較高。
對了,一加2的后殼是可以拆卸的,兩個一體式Nano SIM卡槽也插在里面,所以不需要卡針。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一加2預留的后蓋開孔比較窄,筆者嘗試用大拇指指甲撬開,發現竟然插不進去,必須借助刀片一類的工具,在撬開的同時注意不要太暴力,我們手上這臺就出現了一些細小的損傷,看著讓人心疼。
SIM卡托位于左上角,可直接抽出。
打開后蓋,電池完全包裹,整體做工非常平整。順便一提的是,一加2背部取消了NFC,加入了后殼識別觸點,可識別后蓋并啟用相應的主題。另外,既然有了觸點,未來推出支持NFC的后殼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
下一篇張,我們就瞧一瞧不同后殼對應的主題:
在一加2發布之前,氫OS都是內測版,我們當時也做過詳細的體驗,感覺整體偏原生一些,也有不少一加自己的獨特設計。隨著一加2的發布,氫OS也迎來了正式版,又有哪些變化呢?
系統版本V 1.1.0,基于Android 5.1.1深度定制。
先來看傳說中的定制主題,以上四款后殼(中間砂巖黑沒有觸點)的內測都具備觸點,一加2手機系統就是靠它們來識別不同的后殼材質及顏色的。
默認主題
竹質
酸枝
黑杏
凱夫拉
在換殼的過程中,屏幕沒點亮,一般主題就已經替換完畢了,包括壁紙、圖標都有了明顯改觀,竹子后殼就會換成清新的綠色,壁紙上也有竹子元素;凱夫拉則是熱烈的紅色,上面也有獨特的編制紋理。
遺憾的是,筆者翻遍系統都沒有找到在哪能手動修改這些主題,目前只好通過換后殼來實現不同的主題了。不過相信隨著氫OS的完善,未來專門的主題商店也將上線。
我們再來了解一下系統的功能和細節,總體來看,正式版和UI和測試版變化不大,追求極致簡潔。有趣的是,氫OS在更換壁紙時只能更換主頁的視窗部分,而桌面的其他部分會自動根據壁紙顯示相近的顏色,這樣就不會出現背景擾亂圖標APP的現象。
一加在首頁預留了1/3的空間,名之為“氫視窗”,點擊會出現一個全屏界面,用于集中展示短信中收到的航班、電影票、火車票等信息。
有一個小細節非常人性化,在調節亮度的過程中,無關的設置項自動消失,如此一來調節亮度更為直觀,類似的設計,在MIUI 7中也有體現。
上圖同時也展示了氫OS的一個特點,底部劃出快捷開關,從底部任何位置上劃都可調出,筆者是這種設計的死忠粉,原因無他,方便性完勝下拉方式。
在文章開頭,我們簡單介紹了那個特殊的靜音撥動開關,大家還記得吧?
注意每張圖左上角
這個開關可提供響鈴、勿擾和靜音三種模式,從上到下,越往上去越安靜。響鈴和靜音就不用說了,那么什么叫勿擾模式呢?在該模式下,默認只有微信、QQ、郵件等高權限應用通知才會提示,而聯系人中則只有收藏的才會提示來電,其他號碼除非5分鐘內連續撥打3次才會有提醒。如果你在趕稿子、專心作圖,這種模式 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打擾,同時也不會漏接重要的通知,貼心之處可見一斑。
正式版 內測版
相對于內測版,正式版在功能上的改進比較大,增加了黑屏手勢,筆者最喜歡其中的雙擊亮屏和劃“V”打開手電筒,尤其是打開手電筒功能,有時爬樓梯時突然某個樓層燈泡壞了,這時在點亮屏幕找到手電筒真心太麻煩了,而對于一加2來說,只需在屏幕上劃個“V”就能打開手電筒,再次劃“V”就能關閉手電筒,不但極為方便還能小小的裝下X,Perfect。
對于不同的使用習慣的用戶,一加2也提供了左手習慣和右手習慣,也就是將多任務鍵和返回鍵互換。
系統的最后部分,我們來看看拍照界面,左邊緣右滑是各種拍照模式,右邊緣左滑則是打開相冊。界面簡潔的同時,美顏、全景、HDR、慢動作等功能都還具備,而且是可以設置關閉開門聲音的。
在拍照方面,一加2也是蠻拼的,增加了OIS光學防抖和激光對焦功能,在此前的測試中,激光對焦在夜間的對焦成功率等方面都有著明顯優勢。
此外,一加的攝像頭組合是主流的500+1300萬像素,不過主攝像頭選用的是OV13860傳感器,作為曾給iPhone供應CMOS的廠商的產品,我們自然要和iPhone 6對比一下。
拿出手機準備拍照,發現奇怪的東西亂入,原來一加2將攝像頭下移,手握時手指遮住了一部分鏡頭,就像下面。
筆者習慣一手握持手機,另一只手按快門,所以出現了如下情況。當然在拍攝過程中只需輕輕移動一下手指就好了,也不用太過糾結。
一加2
一加2
iPhone 6
或許是氫OS剛剛起步的緣故,一加2的快門時間略慢一些,這從電動車及出租車上的拖影可以看出,iPhone 6快門時間更短,拖影也控制的比較好,一加則還有進步的空間。
另外,一加2的白平衡和色彩表現都是比較棒的,色彩微微偏暖,比起iPhone 6的偏冷更加耐看。
一加2
一加2
iPhone 6
左邊1加2,右邊iPhone 6
夜景方面,上圖左側是一加2、右側是iPhone 6,依然是快門較慢的緣故,一加2的圖案上的“1”較為模糊,噴泉的細節也不是很清晰。
左邊1加2,右邊iPhone 6
不過一加2在夜間的色彩表現讓人眼前一亮,紅色鮮艷,綠色鮮脆,視覺上比iPhone 6更為養眼。同時,一加2的夜的噪點控制也比iPhone 6優秀的多,如上圖,一加2通透的同時,iPhone 6的畫面已經白茫茫的感覺。
一加2
iPhone 6
左側一加2,右側iPhone 6
雖然驍龍810存在一些發熱上的爭議,但仍有不少旗艦爭先使用這顆CPU,這也很好理解,首先是當前依然性能為王,無論是頂級旗艦、還是千元旗艦,最看重的就是CPU,而從810的表現來看,性能全開輕松過6萬,加上以往高通處理器的高端品牌印象,廠商自然愿意繼續采用高通平臺。
另外,驍龍810是All-in-One整合方案,手機廠商購買驍龍810就等于擁有了一整套的解決方案,包括CPU、GPU、ISP、高清解碼、導航、藍牙、WiFi、網絡等多種模塊,尤其是基帶解決方案,高通已經占據壟斷優勢。這種All-in-One的整合節省了手機廠商很大的研發精力。
還有不得不提的是,高通只是單純的硬件供應商,他們自己并不出產智能手機,這就讓手機廠商同高通的合作沒有后顧之憂。你采用三星的處理器,萬一人家給你斷貨怎么辦?此前HTC在屏幕上沒少吃虧。
總而言之,一加2義無反顧的采用了,而且是目前最便宜的驍龍810手機,售價僅1999元。
對于驍龍810的發熱問題,官方表示,一加手機2采用采用了軟硬結合的散熱方式,軟件部分采用H-Cube多核調度專利技術,硬件部分采用3層石墨片、銅合金屏蔽層以及導熱凝膠,號稱“810的性能、801的溫度”。
測試結果顯示,一加手機2搭載的驍龍810安兔兔跑分接近58000,分數和小米Note頂配版、中興AXON保持一致,都是目前頂級旗艦的水準。
我們通過多款CPU檢測軟件發現,一加2的最高主頻限制在1.766GHz,這比性能全開的2.0GHz要低一些,看來一加還是非常看重一加2的發熱表現的。
背面最高溫度位于攝像頭處,剛過40℃
背面底部溫度35℃,低于人的皮膚
正面最高溫度,不足40℃
在運行了20分鐘的跑分測試中,我們測量了其溫度,整體來看,一加2的表現非常出色,最高溫度剛剛超過40℃,表現與搭載驍龍801的一加1處于同一水準,在搭載驍龍810的機型中表現名列前茅。而且發熱主要出現在背部靠上的地方,也就是攝像頭附近,一般握持也很少觸碰到。
一加1到一加2,間隔了460天,在這一年來,國產手機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見證了雙面玻璃、超薄機身、全金屬、指紋識別、雙攝像頭、相位對焦、QC快充……一加2的到來可謂姍姍來遲,但總算帶來了一款頗為理想的旗艦產品。
外觀設計上,同是5.5寸,得益于金屬中框的加入和更大的后殼弧度,一加2握持更為沉穩,有了旗艦機的厚重感。獨特的竹紋后殼終于可以和金屬中框交相輝映,而新加入的酸枝、黑杏、凱夫拉后殼的做工非常出色,堅固耐用,觸感也是各種材質中的翹楚。
系統方面,氫OS迎來了正式版,主打簡潔風格,擁有上拉快捷開關、雙擊下拉通知欄等快捷手勢,用起來非常方便。而獨具特色的根據后殼變換主題功能讓人眼前一亮。當然,這款系統的后續完善更值得期待,比如加入指紋加密文件、上線主題模塊,豐富在線影音功能等等。
一加2也帶來了指紋識別,兼顧正面Home鍵的設計,目前來看識別算法已經足夠優秀,它還會提醒更大范圍的輸入指紋,在手指接觸面積、方向等方面的要求極低,帶來了更高效的識別速率,后續就隨著系統完善增加更多功能吧。
一加在選擇了810之后聲稱會帶來一款不發燒的810,確實也做到了,5.8萬跑分性能登頂,而最高的發熱剛剛超過40℃,功耗、散熱表現超出預期。另外,不管是3GB、4GB內存,都是目前旗艦的主流水準,承托著氫OS這個新生ROM可謂駕輕就熟。
拍照方面,一加2集成激光對焦,夜間對焦成功率更高,畫質相比iPhone 6更加通透,色彩更為濃艷養眼,接下去提升一下防抖及銳化就更理想了。
總之,對于魅族、小米、華為這些恨不得一個月發布一款新機的廠商,一加的節奏可以說非常的不急不緩。最終,官方也帶來一個讓人振奮的旗艦,驍龍810、指紋識別、激光對焦、雙卡雙4G、極致手感、Type-C……對于1999元的售價來說,或許你已心動。
最最后,能買到才是旗艦,買不到那是耍猴,希望一加2能在供貨量上做好充足準備,讓喜歡這款手機的消費者如愿以償。
-
一加手機
+關注
關注
4文章
1666瀏覽量
32438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十年磨劍!高通王炸芯片加持,零跑突圍成為新勢力銷冠的密碼

【RA4L1-SENSOR】+ RA4L1-SENSOR開發版之CoreMark跑分測試
看點:雷軍:小米芯片跑分超300萬 特斯拉愿向車企授權FSD技術 比亞迪與Grenergy簽供貨協議
禾賽科技與零跑汽車深化合作,官宣 20 萬臺激光雷達訂單

禾賽科技與零跑汽車深化戰略合作
正力新能助力零跑汽車打造全球平價智能電動車標桿
零跑B10搭載禾賽科技激光雷達開啟預售 高階智駕下探到12萬級
正力新能榮獲零跑汽車“零跑價值獎”
【正點原子STM32H7R3開發套件試用體驗】CoreMark跑分測試
騰訊混元文生圖登頂智源FlagEval評測榜首
【敏矽微ME32G070開發板免費體驗】使用coremark測試敏矽微ME32G070 跑分
2024 同星智能走進主機廠—零跑汽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