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應用筆記旨在闡明實現CDMA2000多載波收發機的可行性以及子系統的主要性能要求。
一般框圖
圖1給出了本文使用的一般框圖。雖然實際應用有很多設計變化,但是該架構基本體現了接收部分的主要內容,它是一套靈活的無線電平臺,可輕松實現包括WCDMA、CDMA2000和TD-SCDMA在內的多種通信標準。
圖1.ADI寬帶多載波TRX通用平臺CDMA2000/WCDMA/TD-SCDMA。
此架構的部分變化包括高或低中頻采樣以及接收部分直接變頻等。盡管后者目前不適合用于多載波應用,但他被認為是不遠的將來一項低成本、高性能的解決方案。在發射路徑中,如果提供一定量的同相與正交(IQ)平衡,直接RF調制適用于大多數應用。直接RF調制意味著成本最低的發射路徑。對于需要高性能而無IQ平衡網絡的應用,超外差式IF上變頻則是另一種良好的選擇。
除上面討論的電路原理圖方面的差異以外,還有許多裝配選項具有較大的影響。這些選項包括系統級分割,如Rx和Tx電路板相分離,無線電和基帶處理和芯片分割等。例如,將收發功能集成在單一封裝中的MxFE功能。該選項有利于提高集成度,降低成本,是低容量系統選項的優秀替代方案。其他選項包括,組合ADC和RSP以提高集成度、降低成本,同時規避進出口限制。這些以及其他選項都值得深入探討。
CDMA2000
本報告的技術規范取自3GPP2、EIA和TIA技術規范。此標準的關鍵技術規格是參考靈敏度、頻帶布置和阻塞要求。
其前提假設是,Band Class 0是參考點并且其他頻帶種類的性能通過調整BTS的電平規劃實現。
接收部分
接收機工作條件:根據標準,頻帶0、2、3、5、7、10、11和12最低要求靈敏度為–117 dBm/1.23 MHz。頻帶1、4和6要求–119 dBm/1.23 MHz的靈敏度。也即第一組頻帶每赫茲信號密度為–178 dBm/Hz,第二組頻帶每赫茲信號密度為–180 dBm/Hz。
想了解更多信息請點擊:
: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無電解電容逆變器永磁同步電機驅動系統控制研究
日本直線電機地鐵系統的發展與改進
六相永磁同步電機串聯系統控制的兩種方法分析研究
零序諧波驅動六相PMSM雙電機串聯系統研究
信號發生器AFG31052在多載波信號生成中的應用

MAX2021高線性度、低噪聲、1GHz ZIF調制器/解調器技術手冊

MAX2023高動態范圍、直接上/下變頻轉換器技術手冊

IEC 60947-2用于充電樁漏電流保護標準認證的可行性分析

基于智能照明系統在民用建筑中的可行性研究分析

服務器數據恢復—LINUX系統刪除/格式化的數據恢復可行性分析
中國移動、中興通訊和高通合作驗證5G Advanced高低頻多載波聚合方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