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飄落(對,不是飄揚)的頭發,瞅瞅那锃亮的腦門,不禁要感慨一句:我要禿了!
據數據統計,全球大概12億的人有著脫發禿頭的煩惱,其中男性占了大部分的比例。這么龐大的人群,為美容醫學上的頭發的移植和修復手術的發展提供了巨大的推動力。就在前不久,Restoration Robotic與KUKA合作推出了一款搭載ARTASiX的LBR Med機器人,這款機器人在機器人頭發修復手術方面又邁進了一大步!
這款機器人由兩個機構合作開發,Restoration Robotic提供了ARTAS iX系統,KUKA則提供了LBRMed機器人。
ARTAS iX系統
Restoration Robotics是一家開發和把ARTAS和ARTAS iX機器人頭發修復系統商業化的醫療設備公司。
ARTAS系統是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醫生輔助系統,用于解剖和協助直接從頭皮采集毛囊單位,使用專有算法創建受體植入部位,同時將毛囊植入指定部位。可能有人對ARTAS有印象,這家公司早在2012年就推出過植發機器人—Artas,并于2017年3月15日宣布正式獲準登陸中國。這不,最近他們推出了ARTAS的升級版ARTAS iX。
在這個系統的幫助下,相比于以前的FUT技術(從后腦或腦兩側選取毛囊單位,然后在顯微鏡下分離開,用于需植發區的技術。其由美國醫學博士,植發專家Rassman WR和Bernstein RM醫生在前人的經驗下于1998年發明)或者剝離手術,ARTASiX系統不會像以前一樣留下線性疤痕。這主要是因為該系統采用的微創技術,毛囊提取處的傷口并不需要縫合,也就不存在拆線留下疤痕了。在進行手術時,機器人操作的是一個比1毫米打孔的機器更小的,一個小小的打孔裝置。
可能很多做植發手術的人并沒有真正理解什么是頭發移植和修復,人們最關心的是做完手術后一個月,兩個月,一年……頭發的效果。來看看已經做過植發手術的人的頭發情況吧!相信會讓你很驚喜的。
在手術過程中,每次打孔送入的移植物中有1~3根頭發,平均下來每個大概有2.2根頭發。
當然,你可能會擔心,它如果植得太過密集會不會傷害到自己原本的頭發,或者植得太稀疏了,顯得一塊一塊的呢?
答案是不用擔心。它有著自己的算法,會根據你的后腦原本的間隔來為你規劃植發的密度與位置,不用擔心過度密集,也不用擔心會傷害到原本的頭發導致頭發的脫落,效果將會以一種看起來很自然很真實地呈現出來。
當然能做到這些,主要還是因為ARTAS iX系統能夠通過3D預操作規劃定制和規劃發絲設計,它有著很好的成像技術和有著FDA(美國食品藥品監察管理局)的認證。
研究人員表示讓ARTAS系統和機器人一起參與進來,這個想法是為了使原本的外觀更好,這是機器人能夠幫助我們做的。
他們這次選擇了KUKA制作的LBR Med機器人作為ARTAS iX系統的搭檔。
LBR Med機器人
KUKA Aktiengesellschaft(KUKA 股份公司)我們很熟悉了,是一家跨國企業。總部在德國奧格斯堡,智能自動化解決方案的供應商。
KUKA輕型機器人LBR Med是全球首款通過認證可集成到醫療產品中的機器人組件。在醫療機器人中有著自己獨有的優勢。
它很精確
LBR Med無需附加裝置即可進行校準并實現高精度作業。并且集成了零點標定傳感器,它完全可以自主校準,并可以達到極高的重復精度:0.1mm±1.5mm。
植發手術是個細致活兒。從毛囊中提取出來的移植物很微小,它僅僅是幾毫米的長度,并且還有著很精細的結構。剛開始你可能還能夠盡可能地精準和細致地提取出一個移植物并將它注入,但你才僅僅注入了千分之一的提取物,你還需要重復幾千次,這樣還能保證它的精準嗎?
很難,這個時候機器人的優勢就出來了,它能夠在長達1到2個小時的手術中保持著它的準確度和一致性。所以說,醫療機器人在未來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它將會是個很好的搭檔。
它很靈活
LBR Med是一款萬能的應用機器人,出場時隨附了大量所需的接口,可以通過常用的編程語言JAVA和簡單易懂的KUKA機器人數據庫將它集成到各種應用程序中,可以直接做為醫療技術領域的產品研發。
LBR Med機器人適合很多不同用途的多功能工具。
(從左往右依次是矯正外科、超聲診斷、微創手術)
當然,當它搭載了ARTAS iX系統后就呈現了這款在美容醫學上將大放異彩的機器人。目前,除了美國,Restoration Robotics僅僅在日本東京的Luce ClinicGinza安裝了ARTAS iX系統,但其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RyanRhodes表示他們期待在亞太地區推動這一突破性技術的進一步采用。
-
機器人
+關注
關注
211文章
28695瀏覽量
208658 -
KUKA
+關注
關注
3文章
217瀏覽量
16620
原文標題:你的脫發有救了!KUKA機器人將成為你的植發醫生!
文章出處:【微信號:robotplaces,微信公眾號:機器人創新生態】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