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物聯網技術、信息數位技術的迅速進步,智慧制造大范圍推廣成為可能。但如何順應第四次工業革命的發展趨勢,構建以智慧制造為重點的新型制造體系,亦成了各大制造業者所關注的問題。
11月1日,研華科技于蘇州國際博覽中心舉辦首屆研華物聯網共創峰會,并在智慧制造與設備串聯解決方案分論壇中,邀請到了研華工業物聯網事業群總經理蔡奇男、走向智慧制造研究院執行院長趙敏、研華制造中心副總經理林東杰、浪潮云工業互聯網總經理趙文慧等海內外知名智慧制造領域業者,共同探討智慧制造商機。
蔡奇男:共創洞見未來 智造尋找轉型
研華工業物聯網事業群總經理蔡奇男發表了攜手共創伙伴,邁向智慧制造新時代的主題演講。蔡奇男表示,未來三年最關鍵的是落地,而其中要訣是攜手共創伙伴,快速發展,邁向智慧制造新時代。
在介紹研華智慧工廠與智慧戰情中心之后,蔡奇男表示,智慧制造講究的不是量產能力,而是能否根據客戶不同需求實現定制,從客戶需求出發,實現智慧制造。
而工業物聯網的本質是資料,因此,工業物聯網很重要的是通過智慧設備來采集關鍵資料,提供優化分析建議,最終提升產能、質量與銷量。過去的信息化著重在往上拋資料,現在則更關注如何運用資料向下優化。
蔡奇男強調,其中的關鍵是應用資料。如何應用資料,很重要的是產業應用經驗,結合產業應用分析、提煉生產和設備的資料,構建以資料為核心的智慧制造云端指揮部,并融合經營者多年的經驗來提供更好的服務,促進企業邁向卓越。
在蔡奇男看來,驅動企業邁向智慧制造的三大推力是洞察、決心、傳承。各產業皆可思考如何利用這一波物聯網浪潮強化自身產業,為企業加值。此外,還需思考客戶的需求為何,透過客制化,將資料、信息全面整合,作為轉型基礎。
圖說:走向智慧制造研究院執行院長 趙敏
趙敏:探索工業物聯網與智慧制造的底層密碼
走向智慧制造研究院執行院長趙敏,這位國內著名的智慧制造領域專家則認為,工業物聯網是智慧制造的基礎,而兩者的基石是軟件。
如何理解智慧制造?趙敏歸結為人腦轉化為計算機的機器制造。
他表示,軟件的基本邏輯是把人的隱性知識(思想、算法、推論)顯性化,沉淀為顯性知識;把知識嵌入軟件,軟件嵌入芯片,芯片嵌入硬件,硬件嵌入物件(物理設備)。按照這樣一個基本架構來進行建構,從過去解放人的勞力,發展到解放人的腦力,跨越并實現計算、網絡和物理實體的閉環賦能體系——賽博物理系統(CPS)。
趙敏進一步說明,結果確定性是工業界的追求,而制造的本質是降低復雜系統的不確定性。而基于CPS與軟件定義技術構建狀態感知、實時分析、自主決策、精準執行、學習提升的資料閉環,以軟件形成的資料自動流動,來消除復雜系統的不確定性,在給定的時間、目標場景下,優化配置資源的一種制造流程,即為真正的智慧制造。
趙敏認為,業者需要先做好自己,再去考慮上下游產業鏈,最后才去考慮整個產業鏈環境。其中還需要政府與各行企業相互協作,整個過程并非一蹴可機。
圖說:研華制造中心副總經理 林東杰
林東杰:工廠的智慧升級之路
資料驅動管理,正是研華位于昆山的制造基地,向智慧工廠升級的核心所在。生產制造各個層面都應被看見。林東杰在分享智慧制造的經驗時表示,在智慧工廠系統導入之前,每周或每月結束時,才能從生產線上陸續得到生產相關結果,也就是事后管理。然而,傳統人工作業和管理已經沒有辦法滿足日益復雜的市場變化,不管是生產人員還是管理者,都需要及時獲取設備、生產車間相關的資料。
林東杰表示,工人的工作不像過去繁瑣、重復性高,只要按照各種傳感器和機器視覺等技術實現智慧監控、決策,這些視覺化內容帶來的效益是清晰可見的。根據研華官方資料,2017年導入自動化生產線效益為:廠區的總員工數下降2.2%,但人均產值上升了16.9%,總產值上升了16.3%,能耗/產出比下降7%。
可以預料的是,隨著消費者的消費習慣開始改變且加快,過去千篇一律的流水線產品已經越來越少,與之相比,需要客制化、有特色的產品逐漸增多。因此,工廠的智慧轉型也愈發迫在眉睫,但這需耗時幾年時間。
林東杰表示,單純透過整廠的自動化轉型方案雖然相對容易,但無法達到高質量。如果要實現效率高,要考慮人機協同,找到適合工廠自身的轉型模式。此外,還需要結合企業文化思維變革,讓所有人能夠理解以資料驅動決策和行動的重要性。
圖說:浪潮云工業互聯網總經理 趙文慧
趙文慧分享浪潮云的融合生態
云端運算加上大數據正替代計算機加上高樓成為方興未艾的新經濟主角,物聯網正開啟新一輪產業升級。而浪潮也經歷著從最早的源于云,走到超越云,從1.0的云戰略到2.0的云端運算+大數據,再到如今3.0的云端運算+數據+智慧。
其中演變邏輯不難理解,在浪潮云看來,工業大數據的采集和處理是工業物聯網的核心能力。因此,工業物聯網平臺營運商應具備三種能力:云服務平臺支撐能力、企業信息化服務能力、先進制造業的模式經驗。
而在工業物聯網云時代競爭之際,不同于阿里云和騰訊云,浪潮云選擇的路似乎更象是在融合。工業物聯網其實是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工業系統深度融合形成的產業和應用生態。趙文慧表示,浪潮云工業互聯網平臺將云端運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技術與工業系統的全方位深度融合,以整合創新為主要方式,以應用創新為主要目的,幫助企業構建以雙模IT架構為驅動的基于云的企業創新中樞系統,實現重新整合內部產品,增加新型服務能力,推動企業數字化轉型。
此外,浪潮云的工業物聯網還強調硬件重構與軟件定義的深度融合。趙文慧表示,成功的關鍵有三,一是基礎架構和生態的開放,二是融合,包括云端運算市場,公有云、私有云、托管云和社區云等的融合,三是安全,安全是影響云端運算發展進程的關鍵要素。
-
物聯網
+關注
關注
2914文章
44982瀏覽量
377518 -
智能制造
+關注
關注
48文章
5621瀏覽量
76621
原文標題:【工業4.0】智慧制造與設備串聯解決方案論壇解密轉型之路
文章出處:【微信號:DIGITIMES,微信公眾號:DIGITIMES】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潤和軟件簽約數智電網科創園產業鏈首批生態合作企業
華為汽車產業鏈的技術解析與未來展望
![華為汽車<b class='flag-5'>產業鏈</b>的技術解析與未來展望](https://file1.elecfans.com/web3/M00/01/25/wKgZPGdRK9yAXKqoAAiDl4qRn7g054.png)
中國建成最大的新能源產業鏈
梯云物聯網賦能電梯行業,打造智慧出行新體驗
“北斗三號”如何賦能工業物聯網
![“北斗三號”如何<b class='flag-5'>賦</b><b class='flag-5'>能</b>工業<b class='flag-5'>物</b><b class='flag-5'>聯網</b>](https://file.elecfans.com/web2/M00/71/FD/poYBAGNSUL-APscqAAA_BlmZEgw119.png)
喜訊!華秋電子宣布完成新一輪3.1億元融資
什么是物聯網技術?
新質生產力之工業互聯網產業鏈
工業物聯網賦能企業升級轉型
會員風采!華秋電子——致力于“為電子產業增效降本”的數字化智造平臺
以芯驅動,創芯共生|2024世界芯片產業鏈峰會向世界發聲!!
![以芯驅動,創芯共生|2024世界芯片<b class='flag-5'>產業鏈</b>峰會向世界發聲!!](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C7/8B/wKgaomYLg_6ADb4BAAFeLKvRW3874.jpe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