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宣布獲25份5G合同,基站出貨近萬個,營收或將突破1000億美元
日前,據路透社報道,華為輪值董事長胡厚崑透露道:截止目前,華為已獲得25份第五代移動通訊(5G)商業合同,這一規模排名全球首位。同時,在5G基站出貨量上,華為已出貨近萬個,2018年的總營收將突破1000億美元。
此次論壇上,胡厚崑談到,華為在5G技術上研發了10年。得益于不斷的技術創新,華為已在全球各個獲得25份5G商業合同。此外,華為也向全球客戶提供了近萬套5G基站,幫助歐洲、中東、中國等國家和地區的運營商批量部署5G商用網絡。
同時,胡厚崑也表示,華為知道部署新網絡并不容易,必須在技術、資源、法規等方面面對多重挑戰,但華為的目標是讓客戶盡可能簡單得用上5G。對此,華為將繼續推動技術創新以使5G化繁為簡。
資料顯示,華為從2009年開始啟動5G研究與創新;2012年推出關鍵技術驗證樣機;2013年投資6億美元用于5G研發;2015年推出系統測試原型機;2015年-2017年參與3GPP R15標準的制定;2018年投入50億元用于5G產品化。
Epic公布與數字王國合作開發的實時寫實數字面部捕捉技術
近日,Epic公司發布了一段與數字王國合作開發的實時寫實數字面部捕捉技術解析。視頻中采訪了數字王國開發小組的總監Darren Hendler和軟件R&D總監Doug Roble。
總監Darren Hendler表示:“在過去的10年里。我們一直致力于面部動畫的制作,主要是為電影創造真實的面部動畫。而在最近幾年我發現這其中有了巨大的轉變,隨著AI深度學習的發展以及我們積極參與到其中的一些研究中,我們嘗試拿面部形狀區域,將其作為一種綁定,然后給綁定做成動畫,用于了解我們到底能用它來做什么?而就在這其中我們發現,我們可以通過這項科技去捕捉他表情和他們臉的移動方式,而這實際是從單一相機重建臉部到AI系統學習識別理解重新創造人臉的過程。在這個過程我們不需要進行任何分解或者壓縮,或者丟失具有強表現力的特征。這是非常不可思議的事情。”
“如今我們做到了,這不像以前需要花費幾個星期或幾個月的時間去進行渲染,現在我們能夠立即實現,而且足夠快,我們開始做實時且的非常逼真的面部表情,這是非常不可思議的事情。”
軟件R&D總監Doug Roble:“這些操作在UE4中進行是非常簡單的事情。我們嘗試過各種各樣的架構,比如UE4、Unity、Crytek等。在我們嘗試中,我們發現UE4有著更好的著色模型,有著更好的性能表現。UE4有著一個承載的平臺層,所以不需要擔心把它移植到其他的東西上。我們正在與Epic不斷溝通,他們也在幫助我們處理大量的皮膚著色模型。比如處理頭發,這些細小的細節。”
總監Darren Hendler:“我們相信很快,我們就能在未來的電影中實時達到同樣的品質,我想如果我和這個角色互動,我能就能判斷這個角色是否在說謊。如果能從角色的眼鏡和任務的臉上察覺,那么我們就贏了。現階段我們仍然需要去捕捉更多的微妙的表情,所以我們最感興趣的領域之一就是這個全新的虛擬制作。我們只是剛剛開始做一些這樣的設置,能夠以一種更離線的方式(AI的離線學習)給出角色會是什么樣的表演案例,這對他們來說是一個非常強大的工具。因為他們可以真正看到性能會是什么樣子以及它將如何轉換。這一切是即將到來的,重要的是讓人們理解一些新技術很快就會成為可能。”
虛擬主播(Vtuber)的角色數量超過6000名
根據株式會社user local發布的user local youtuber ranking數據,截止到12月19日,Vtuber(虛擬主播)的角色超過6000。
去年年底,虛擬偶像四天王——愛醬、輝夜月、MIRAI AKARI&SHIRO以及蘿莉狐娘成功引爆了虛擬偶像的熱潮;其中人氣最高的愛醬,在Youtube頻道中的粉絲將近300萬,單平臺總播放量過億,單個視頻播放量從幾十萬到數百萬不等。
從去年年底到今年年中的半年之間,日本的虛擬偶像數量驟增至4000人以上。根據Cyber-Agent的數據,日本國內的虛擬偶像市場規模在2017年為219億日元(12.7億元人民幣),相較于2016年增長2.2倍。2017年12月虛擬偶像Top50頻道登陸人數為162萬人,而在18年6月這一數字翻了5倍達到825萬人,全部的虛擬偶像頻道關注人數合計已經達到1089萬人。且仍處在快速增長的趨勢。
與頻道關注數推移的趨勢一樣,從2017年12月到2018年6月虛擬偶像的視頻播放量激增,從去年12月2億4900萬次,到2018年6月達到了6億4000萬次。全體虛擬偶像總播放量為6億9000萬次。從一開始的愛醬,到現在日本國內的大小企業積極推出虛擬偶像的形象,2018年也被一些媒體稱為日本虛擬偶像的“元年”。
以下為今年虛擬主播的增長情況:
2018年 3月19日,1000
2018年 4月27日,2000
2018年 5月28日,3000
2018年 7月10日,4000
2018年 9月12日,5000
3GPP宣布5G標準將延期三個月,強調將不會影響首批5G部署
近日在意大利舉行的TSG RAN(TSG Radio Access Network)全體會議上,3GPP主席Balazs Bertenyi表示,5G網絡的R15標準的第三階段和后續階段將推遲到2019年的3月,而該標準原本計劃在本月底完成。
據了解,此次凍結推遲的R15 Late Drop,對應5G核心網+5G基站為主+4G基站為輔、5G核心網+4G基站為主+5G基站為輔的網絡部署方式,業內人士表示,這種架構需求并不明朗、使用并不急迫,“因此并不需要3GPP加班加點趕制完,不如把時間用來完善主流架構。”
不少業內人士表示,Late Drop并非運營商5G組網的主流架構,因此標準凍結推遲不會對5G商用部署產生實質影響。3GPP主席Balazs Bertenyi也強調,推遲凍結期限“不會以任何方式影響首批5G部署,用于第一次部署的設備和網絡的兼容性不受影響。”
對于5G標準延期,運營商已經開始安裝基于R15標準的網絡設備,對他們的影響并不大,分步驟的5G標準也是為了方便運營商做前期的針對性部署,AT&T和三星都表示后續可以通過軟件更新升級。
目前,在5G Polar碼公布專利數量上,華為位列第一名,遠遠領先于高通,愛立信位居第二,美國Inter Digital公司位列第三,高通則排第四位。另外,有網絡公開數據顯示,華為擁有的5G核心專利占比約為26%,專利占比高居各廠商榜首。
高通:即使蘋果升級軟件,也違反了中國法院禁令
據路透社報道,芯片制造商高通公司表示,盡管蘋果周一推出了一項軟件更新,但它認為蘋果公司仍然違反了中國法院關于停止銷售iPhone的禁令。
高通12月10日表示,它在中國贏得了一項初步的法院判決,即禁止蘋果在中國銷售一些老款iPhone,法院認為這些產品侵犯了高通的兩項軟件專利。12月10日當天,蘋果表示其所有手機仍在中國銷售。
但蘋果在12月14日表示,將于本周對iPhone進行軟件升級。這家總部位于加州庫比蒂諾的美國公司表示,它認為自己遵守了法院的判決,它將更新自己的軟件,“以解決人們對我們遵守判決的任何可能擔憂”。
蘋果向路透社證實,這一軟件更新是在周一推出的。
當地時間周一,高通公司首席法律顧問唐·羅森伯格(Don Rosenberg)在一份聲明中對路透社表示,“盡管蘋果試圖淡化這一判決的重要性,并聲稱它將以各種方式解決這一侵權行為,但蘋果顯然繼續無視法律制度,違反了判決禁令。”
就其iPhone在中國銷售為何或如何符合法院的禁令一事,蘋果上周從未公開發表過評論。法院的該禁令,涉及在智能手機上切換應用程序和調整照片大小的軟件功能專利。
包括CNBC在內的多家媒體報道稱,蘋果認為法院的禁令只適用于運行較舊版iOS操作系統的iPhone。但據高通向路透社提供的法庭禁止令復印件顯示,禁止令沒有提及操作系統,只關注軟件功能。
高通公司首席法律顧問唐·羅森伯格當地時間周一在一份聲明中表示,“蘋果在法院作出初步禁止令后發表的聲明,是有意進行混淆和誤導。”
高通認為,蘋果仍在違反法院的禁止令,因為蘋果繼續在出售被禁止出售的手機,蘋果并沒有收到中國法院允許其這樣做的明確命令。
“他們在法律上有義務立即停止銷售、供應和進口法院禁令范圍內確認的設備,并且要證明遵守了法院的規定,”唐·羅森伯格在12月14日的一份聲明中對路透表示。
在被路透社問及高通的上述指控時,蘋果重申了早先的聲明,表示自己遵守了法院的禁止令。
三大運營商5G組網策略已基本確定,明年投資將達百億級
在今年8月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以及中國電信三大運營商發布的半年報中,運營商用了“精準投資”、“穩妥掌控節奏”、“高度重視投資回報”等詞匯來談未來的5G規劃,一方面是因為5G時代前將遇到的不確定性,另一方面彼時運營商對5G的態度仍然較為謹慎。
進入12月,行業主管部門先是向三大運營商頒發了5G試驗頻譜,而后運營商也給予了積極回應。獲得試驗頻譜是運營商啟動網絡建設的先決條件,與8月份較為保守的態度相比,運營商在發展5G上的態度也更為積極。例如,中國移動(港股00941)明確表示要打造5G先發優勢。
三大運營商決定5G組網策略需要考慮短期與長期的資金投入,也要考慮收益成本比。但就目前情況來看,運營商的進度可以滿足2019年預商用、2020年正式商用5G的目標。不過,也有業內人士表示,“當前的5G推進進度可能有點快了,畢竟現在芯片和終端等都不太成熟,太早建網或許對5G整體發展并不利。”
目前,三大運營商的5G組網策略已基本確定,運營商在5G元年(2019年)的5G投資支出將達到百億級。
就部署成本而言,據業內人士預計,5G試商用階段的單站價格約為50萬~60萬元,5G部署成熟期的單站價格會降至30萬~40萬元;另外,5G網絡的部署還包括傳輸網、核心網,傳輸網折合到單個基站上的成本約為5萬~10萬元,5G核心網在部署初期的單城市造價約為1000萬~3000萬元。
由于三家運營商在NSA與SA建網方式上的選擇有所不同,在暫不考慮核心網投資支出的情況下,以上述數據最低區間和最高區間分別計算,單個運營商2019年采購的5G基站數量大致為1萬個~2.5萬個,涉及的5G投資支出范圍約在55億元~175億元之間。
中信建投在最近的策略報告中預計,三大運營商的資本支出將從2019年起迎來5年左右的增長周期;但由于目前5G尚處于技術逐步成熟,運營商開始建網規劃階段,且中國5G頻譜剛剛獲得批復,預計運營商初期公布的2019年資本支出不會為5G做太多預算,存在2019年中追加的可能。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7文章
51299瀏覽量
427902 -
華為
+關注
關注
216文章
34551瀏覽量
253182 -
5G技術
+關注
關注
8文章
532瀏覽量
18531
原文標題:華為宣布獲25份5G合同,5G基站已出貨近萬個;Epic與數字王國合作開發的實時數字面部捕捉技術公布
文章出處:【微信號:vrtuoluo,微信公眾號:VR陀螺】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