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來源于逍遙設計自動化,作者逍遙科技
引言
隨著摩爾定律接近物理極限,半導體產業正在向2.5D和3D集成電路等新型技術方向發展。在2.5D集成技術中,多個Chiplet通過微凸點、硅通孔和重布線層放置在中介層上。這種架構在異構集成方面具有優勢,但同時在Chiplet布局優化和溫度管理方面帶來了挑戰[1]。
圖1:2.5D集成電路的分層架構和各種互連組件。
1布局優化框架
該框架分為兩個主要階段:第一階段使用基于序列對的樹結構(SP-Tree)進行布線長度優化布局;第二階段進行考慮溫度效應的后布局優化。系統首先處理輸入約束條件,包括中介層尺寸的固定輪廓要求和Chiplet之間的必要間距。這些約束條件構成了后續優化決策的基礎。
圖2:從輸入約束到最終解決方案的完整處理流程。
2基于SP-Tree的布局方法
SP-Tree方法相比之前的CSP-Tree方法有顯著改進。其主要優勢在于能夠高效表示和處理布局方案,同時消除冗余或無效配置。該方法確保生成的所有布局方案都能在物理上實現。
布局過程采用復雜的并行分支定界(B&B)方法。從樹的根節點開始,通過深度優先搜索系統地探索潛在解決方案。在此過程中,算法分配旋轉節點指定方向(北、南、東、西),并確定Chiplet排列的部分或完整序列對。
圖3:比較SP-Tree和CSP-Tree結構,展示SP-Tree方法更高效的組織方式。
3考慮空白區域的分析優化
空白區域優化過程包含四個步驟:
1. 首先,系統處理虛擬Chiplet移動,允許在不考慮物理約束的情況下進行初步位置優化。
2. 其次是單個Chiplet優化,調整各個組件以獲得最佳位置。
3. 第三步引入了固定和自由Chiplet移動策略,某些Chiplet保持靜止而其他可以重新定位。
4. 最后,系統執行多Chiplet組優化,同時考慮多個組件的集體移動。這種分層方法確保了解空間的充分探索。
圖4:順序優化步驟展示不同的Chiplet移動和空白區域利用方法。
4后布局溫度效應考慮
溫度優化階段采用精密的溫度管理方法。系統使用64×64×5網格進行熱仿真,提供整個設計的精確溫度分布建模。溫度計算使用SuperLU 5.3.0矩陣求解器,確保高效和準確的熱分析。
優化過程實施兩種不同的移動策略:第一種策略專注于在計算的允許區域內進行單個Chiplet移動,第二種策略考慮整個Chiplet組的協調移動。這些互補方法能夠解決局部熱點和整體溫度分布模式。
圖5:展示單個Chiplet和整體布局組移動策略的熱優化方法。
5實驗結果
使用C/C++在配備Intel Xeon處理器的Linux工作站上進行實現測試。結果顯示在性能指標和處理效率方面都有顯著提升。在布線長度優化方面,系統相比現有方法實現了高達1.035%的總布線長度改進,同時處理速度提高了156倍。
溫度性能結果同樣顯著,在保持合理布線長度指標的同時,實現了高達8.214°C的溫度降低。在大多數測試案例中,系統成功滿足了85°C的溫度約束,僅需要5.376%的平均布線長度增加即可實現溫度合規。
圖6:溫度分布圖展示不同布局配置下的溫度改進情況。
6結論
基于SP-Tree的布局方法結合溫度考慮,代表了2.5D集成電路設計方法的重要進展。該框架成功結合了高效的組合搜索技術和實用的溫度管理策略,形成了理論完善且實用的解決方案。
該系統在處理約十個或更少Chiplet的設計時表現特別出色,這與當前工業需求高度吻合。通過有效平衡布線長度優化和溫度約束,該框架為現代2.5D集成電路實現提供了全面的解決方案
關于我們:
深圳逍遙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于半導體芯片設計自動化(EDA)的高科技軟件公司。我們自主開發特色工藝芯片設計和仿真軟件,提供成熟的設計解決方案如PIC Studio、MEMS Studio和Meta Studio,分別針對光電芯片、微機電系統、超透鏡的設計與仿真。我們提供特色工藝的半導體芯片集成電路版圖、IP和PDK工程服務,廣泛服務于光通訊、光計算、光量子通信和微納光子器件領域的頭部客戶。逍遙科技與國內外晶圓代工廠及硅光/MEMS中試線合作,推動特色工藝半導體產業鏈發展,致力于為客戶提供前沿技術與服務。
-
集成電路
+關注
關注
5395文章
11639瀏覽量
363497 -
半導體
+關注
關注
335文章
27806瀏覽量
223314 -
chiplet
+關注
關注
6文章
436瀏覽量
12634
原文標題:2.5D集成電路中考慮溫度效應的Chiplet布局設計
文章出處:【微信號:深圳市賽姆烯金科技有限公司,微信公眾號:深圳市賽姆烯金科技有限公司】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北極雄芯開發的首款基于Chiplet異構集成的智能處理芯片“啟明930”
分享一下小芯片集成的2.5D/3D IC封裝技術
日本計劃量產2nm芯片,著眼于2.5D、3D封裝異構技術
2.5D封裝應力翹曲設計過程
![<b class='flag-5'>2.5D</b>封裝應力翹曲設計過程](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A1/FA/wKgZomT5UImAFjFBAAA52TANy9M464.png)
Chiplet主流封裝技術都有哪些?
奇異摩爾與智原科技聯合發布 2.5D/3DIC整體解決方案
2.5D和3D封裝的差異和應用
![<b class='flag-5'>2.5D</b>和3<b class='flag-5'>D</b>封裝的差異和應用](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BB/48/wKgZomWaAZOAdm09AADuBPiciXk472.png)
探秘2.5D與3D封裝技術:未來電子系統的新篇章!
![探秘<b class='flag-5'>2.5D</b>與3<b class='flag-5'>D</b>封裝技術:未來電子系統的新篇章!](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A9/76/wKgaomUx0L2ACi3hAAB8d40EaRY786.png)
2.5D/3D封裝技術升級,拉高AI芯片性能天花板
技術資訊 | 2.5D 與 3D 封裝
![技術資訊 | <b class='flag-5'>2.5D</b> 與 3<b class='flag-5'>D</b> 封裝](https://file.elecfans.com/web2/M00/27/37/poYBAGHBmA2AD7e7AAAahjWuYP4250.jp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