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7日,有消息傳出,美團也開始進行裁員。在社交平臺脈脈上,有用戶稱,美團內容運營團隊將進行裁員。在微信朋友圈也有人爆料,美團此次被裁員工并沒有年終獎,所有被裁員工將在圣誕節前離職。一名經過認證的美團HR在脈脈上表示,關于美團內容運營團隊裁員300多人、不給離職證明等消息嚴重不實。此次屬于美團APP運營團隊的正常業務調整,涉及團隊人員32人。
近期,國內知識問答網站知乎被曝開啟了大裁員動作,認證員工在某職場社交平臺稱“裁員比例或達20%”,涉及人數達300人。同日,近來深陷資金危機的錘子科技也被曝出在裁員。
不過,覺得2018年的冬天格外寒冷不止是知乎、美圖員工。事實上,從6月份起,這波裁員大潮隨著P2P的“雷潮”滾滾而至,互金領域的人員失業后,輪到財報表現不佳的美圖公司以及CEO離職的拉勾傳出大規模裁員的消息,彼時的我們或許還認為這是企業經營不善,戰略規劃出現偏差,公司內部出現問題所致。
至于ofo和錘子兩家,更是長期與裁員、倒閉、被收購等消息捆綁在一起,早已見怪不怪了。
直到網易、聯想和微軟都出現裁員傳聞中,阿里巴巴和華為也被傳縮招,人們終于意識到情況不妙。當然,上述大部分企業都不會正面承認裁員存在,當下“優化”“組織架構重組”在新的環境下成了裁員的代名詞。
據不完全統計,2018年先后至少有16家公司被曝出裁員、縮減招聘規模,其中至少有8家互聯網公司,6家房企。
這一切究竟是怎么發生的?
變相裁員的暗潮正在互聯網行業中涌動。電商、手機、知識付費、社交平臺都有裁員的苗頭。除了BAT這些老牌巨頭,互聯網行業二三線的后來者,在主商業模式沒能帶來充足利潤支撐運營和擴張之時,需要給投資者交出一份亮眼報表時,在融資極難的情況下,裁員或許是降低成本、優化架構,引導公司朝良性方向發展的必要措施。但這只是表面能給出的標準答案,互聯網風口漸失卻是所有人都要面對的嚴酷現實。
進入2018年,貨幣環境趨緊,金融監管日益嚴格,加上貿易戰的影響,“錢荒”出現,資本開始變得謹慎,習慣燒錢經營的互聯網公司,在融資困難的情況下,不得不勒緊褲腰帶自力更生。ofo的經歷告訴我們,沒有可靠的盈利模式,即使熬成行業“老大”也還是賺不了錢。即使有著大量的用戶,下半年剛剛完成2.7億元融資的知乎,也依舊在尋找變現的途徑。
目前,互聯網細分行業的整合洗牌也進入中后期,如大宗電商、網絡直播、短視頻、網絡文學、互聯網金融、在線旅游、生活服務、互聯網醫療等,馬太效應凸顯并加速行業洗牌,二三線陣營的“獨角獸”舉步維艱,難有重大突破。另外,很多一線陣營的互聯網巨頭也在紛紛關閉非核心業務,如網易關閉直播平臺薄荷。
互聯網人口紅利和流量紅利漸漸消失則可能是背后隱藏的主要因素。2017年中國網民總數僅增加了4%,已經穩定在10億以上,接近飽和,新增用戶的成本與5年前相比高得難以招架……
令人驚恐的全球跨國巨頭裁員潮
當然,裁員的不只是中國企業。在這場裁員潮中,無論是國外老牌公司福特,還是全球最大私企,都未能幸免。如果說中小企業關閉、歇業和裁員帶來的只是局部震蕩、小范圍震蕩,不會產生太大的社會影響的話,跨國巨頭紛紛裁員帶來的影響,可能就不僅僅局限于企業范圍,而極有可能引發全球對未來經濟的擔憂,甚至產生恐慌。
據不完全統計,2018年先后有11家國外企業被曝裁員,其中英國最大汽車制造商捷豹路虎將在2019年1月份宣布25億英鎊開支縮減計劃的一些舉措,其中包括裁員5000人;毫無疑問,12月11日,全球最大私營企業之一、丹麥擁有117年歷史的清潔巨頭ISS集團預計將裁員10萬人,約占其全球員工總數的1/5。這是個令人驚悚的消息,顯然不只是ISS一家。宜家因“業務轉型”需要,擬擬撤銷7500個崗位,被稱作公司史上最大規模重組。
跨國巨頭的紛紛裁員,明顯不是經濟火熱之后的主動“降溫”,而是面對新一輪寒潮到來之后的被動“驅寒”,這種“驅寒”,很有可能是越驅越寒。
目前全球經濟還籠罩在金融危機陰影之中,當下的全球經濟在各種政策沖擊下,毫無能力改變現狀,導致全球企業和投資者都處于極度恐慌之中,這種情況的直接后果就是需求動力不強,消費信心不足,需求與供給不成正比,因此帶來全球產能過剩矛盾日益尖銳,企業效益紛紛下滑,造成企業盈利能力不足,讓全球企業都有種人人自危的感覺,因此被迫做出裁員計劃。
滾滾而來裁員潮,還有機會實現彎道超車?
今年互聯網公司扎堆在美股和港股上市,普遍被拿來與2000年左右互聯網泡沫破滅前夕的狂熱對比,大批互聯網企業不惜估值大打折扣也要流血上市,被業界解讀為趕在資本寒冬前上岸。然而,在去杠桿的在背景下,市場的熱錢變少了,大部分企業面臨融資難。
回到2000年,在經歷了10年的繁榮后,全球經濟開始逐步陷入低迷,尤其是911之后。過度投資讓許多行業出現了泡沫,與當今的全景經濟形勢恰有相似之處。但與2000年相比,今天的互聯網企業顯然有了一些進步。盡管多數企業仍在虧損,但至少上市或擬上市的獨角獸們幾乎無一例外都有了一定的用戶基礎和實際收入,造血能力大大提高。
此外,本輪互聯網圈的恐慌還因為形勢與上一次有一個共性,上一個互聯網浪潮已經過去,而下一個還沒來。
2002年下半年,中國互聯網產業逐漸走出低谷,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出現了一個意外的金礦——短信增值業務。它讓一直免費的互聯網企業第一次收到了來自用戶的收入。
那么明天,怎樣的商業模式將會橫空出世,拯救已經無錢可燒的互聯網大軍呢?
在很多創業者看來,這可以被視為一個風向標。
很多互聯網公司,早些年在資本的瘋狂注資后,開始了擴張,但實際上公司并沒有盈利,這種情況下,如果不能從一級市場拿到錢,那么必然要縮減人力成本,最直接的辦法就是裁員。
滾滾而來的裁員潮,帶來的卻是市場的人才池會變豐富。對于新興互聯網企業既是危機也是機會,流入市場的人才多了后,因為需求關系改變,人才的“價格”回歸理性,風口上的企業,有了不斷去試錯的可能,摸索更合適自身的商業模式。
-
互聯網
+關注
關注
54文章
11187瀏覽量
103873 -
錘子科技
+關注
關注
2文章
147瀏覽量
11906
原文標題:【觀察】滾滾裁員潮背后裁掉的究竟是什么?
文章出處:【微信號:pcbinfonet,微信公眾號:pcbinfonet】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Cruise裁員50%,Robotaxi巨頭掉頭走向L2
博世中國回應全球裁員 博世中國:此次全球裁員不涉及中國區
AMD爆雷!全球大裁員!
國產半導體新希望:Chiplet技術助力“彎道超車”!
![國產半導體新希望:Chiplet技術助力“<b class='flag-5'>彎道</b><b class='flag-5'>超車</b>”!](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04/6A/wKgZombOko-AJph9AACF4ny13n4709.pn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