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馬云、馬化騰都是各自領域響當當的人物,基本上隨便講幾句話(當然馬化騰不大愛演講),就有無數人花式頂禮膜拜,360度無死角解讀。三位牛人的粉絲口下留情,勿噴,他們三人都是優秀的企業家,但在張忠謀面前,還算不得頂尖人物。
2017年臺積電的營業收入為2087億元人民幣,大約只有華為的34.6%(華為當年營收為6036億元),只比阿里多504.27億元人民幣(阿里當年營收為1582.73億元),落后騰訊290.6億人民幣(騰訊當年營收為2377.6億元),看起來不大起眼是不是?
但在最關鍵的經營指標凈利潤方面,四家企業高下立現。2017年,華為凈利潤475億元,凈利潤率7.9%;阿里當年凈利潤578.71億元,凈利潤率36.6%;騰訊凈利潤715.1億元,凈利潤率30.1%。
在大家眼里,阿里、騰訊和華為是這樣的,很強大是不是?
在芯片行業,臺積電是這樣的……
嗯,看起來三家企業要包攬一二三等獎。不過,在臺積電面前,這三家企業需要自動后退一名。2017年臺積電的凈利潤近800億元人民幣,凈利潤率38.3%。阿里和騰訊是中國互聯網行業的兩條印鈔線,但在臺積電面前,印鈔的效率還是差了一點。
我們都知道,制造業在互聯網企業面前歷來是羞于曬利潤的,因為實在沒啥好曬的,窮嘛!將制造業和互聯網企業排在一起比本來就不科學,但臺積電在很不科學的對比中還是輕松勝出,說明了什么?
在臺積電面前,阿里和騰訊的印鈔效率還是差了一點
說明了壟斷才是真正的賺錢大法。臺積電壟斷的多厲害?全球60%的芯片代工都由臺積電完成。三星的芯片代工能力也不弱,但只能拿個銀牌,和第三名的份額加在一起,也不到臺積電的1/3。
和行政壟斷不同,臺積電的壟斷是市場壟斷,靠技術進步建起壟斷城墻。城墻的設計者就是張忠謀,其早年的傳奇經歷,這里不展開,大家可自行網絡搜索。
張仲謀在芯片行業的地位堪比美國汽車大王福特。福特發明了現代生產流水線,可以大批量、標準化生產汽車,使汽車真正成為大眾商品,而不是富人的玩具,發燒友的掌中玩物。
張忠謀相當于芯片業的福特。在他之前,大家玩芯片是一條龍玩法,設計、生產、測試、封裝全包干。在摩爾定律的魔棒下,芯片18個月性能翻倍。但定律的殘酷之處在于,翻倍快的賺翻,翻倍慢的只能吃土。英特爾屬于翻倍快的,壟斷CPU市場,AMD等屬于翻倍慢的,只好吃土,直到張忠謀出現。
張忠謀怎么玩呢?他將芯片的設計和生產分開,AMD等小公司不用燒錢建廠,集約資源搞設計,芯片制造交由臺積電代工。AMD一下子拉近了和英特爾的差距。
即使到現在,臺積電的制程工藝也領先英特爾。英特爾10nm制程一再跳票,臺積電的10nm制程已應用到蘋果A11處理器、華為麒麟970處理器上。
阿里、騰訊和華為是各自領域的佼佼者,但主營業務在國外都有對應的標的,淘寶對應eBay,QQ對應OICQ,華為誕生之前,電信設備市場已有思科和諾基亞。三家公司是拿來式創新,而張忠謀帶領的臺積電則是顛覆式創新,重新定義了芯片產業,使得蘋果、高通、聯發科、華為能夠繞過英特爾通過半導體工藝制程構筑的技術壁壘。
可以肯定地說,張忠謀重塑了全球半導體產業版圖,“半導體教父”可謂實至名歸。每當寶島有地震等天災,全球財經媒體的第一個電話往往是打給臺積電。
臺積電如果發公告說,訂單增長,蘋果、高通的股價立馬會上漲,如果說訂單下降或預期悲觀,蘋果、高通的股價馬上下跌,一點不含糊。
張忠謀:先打個招呼,我要退休了,大家思想要有準備哈
張忠謀退休的事一直是行業大事,醞釀多年,先放出風聲,再平穩過渡多年,最后正式宣布退休,給足外界消化時間,避免行業震動。這種模式是不是很眼熟?嗯,和美聯儲一樣一樣的,每次加息或減息,美聯儲總要360度花式放風,給市場充足的消化時間,避免股市、債市大起大落。
說了這么多,最后我只想說一句,如果大陸也能出一位張忠謀式的企業家,每年還用進口2000多億美元的芯片?***?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9文章
51965瀏覽量
434040 -
半導體
+關注
關注
335文章
28386瀏覽量
230460 -
臺積電
+關注
關注
44文章
5732瀏覽量
168599 -
張忠謀
+關注
關注
2文章
59瀏覽量
21386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