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森今天宣布計劃將制造電動汽車,這是英國最大的也是知名度最高的吸塵器和風扇公司。這個消息由創始人兼工程師詹姆斯·戴森(James Dyson)發給員工的一封內部信中提到——將在 2020 年推出的一輛電動汽車。
據創始人戴森說,他們已經有了相當多的團隊和預算投入到這個新事業中。
一家可以說是家電制造企業要轉型做電動汽車?聽上去好像不靠譜,但這不經意間讓我們想到了中國的格力電器也要進軍造車,而縱觀歷史,許多的汽車創業公司也不見得一上來就有非常好的汽車基因,也有從網站轉型坐汽車的,但這都是通過挖人,燒錢等一系列手段來完成自己汽車方面的能力補充。
所以戴森突然宣布這個消息,讓我們有了一些疑問:也許現在這個時間節點才宣布造車是不是晚了一步?其次以「無扇葉」這種設計出名的戴森究竟要打造一輛什么樣的汽車?戴森究竟能成功嗎?
戴森與汽車的淵源
據戴森介紹,這實際上并不是公司的第一個面向汽車領域的工作。
早在 20 世紀 90 年代,戴森就有一個團隊從事柴油機尾氣捕集系統,承諾從卡車和其他車輛收集煙塵排放。雖然這項工作很有意義,但公司發現沒有汽車制造商有興趣將這種技術真正落地到汽車產品中。
但這卻推動了戴森探索自己在汽車行業的潛力,也希望能夠不再依賴其他公司。「幾年前,我觀察到汽車公司沒有改變他們的地位,很少有轉型,」他向員工解釋說,「我承諾公司開發新的電池技術。我相信電動車輛會解決車輛污染問題。」
確實,戴森早已經做到了這一點,在之前的這篇文章中,提到押注下一代「電池技術」的時候,名單里有戴森的名字。
「全固態鋰電池」在眾多未來電池技術中脫穎而出,正是因為去年英國富豪的一筆投資——戴森公司的創始人詹姆斯·戴森(James Dyson)曾花 9000 萬美金收購固態電池企業 Sakti3,同時去年 8 月宣布,他宣布將投資 14 億美元建立一座電池廠,推進固態鋰電池技術的發展。
布局已久,可見戴森的這個野心并不是一時興起。
而從另一個方面看,戴森反而比很多其他領域轉型到汽車行業的創業公司來說,具有非常多的優勢。因為戴森一直在打造的「無扇葉」風扇、無線洗塵器這樣的裝置,一直是在和電池、電機甚至是流體力學「打交道」,也算是有一定技術積累。
「最新的數字電機和能量存儲系統為戴森超音速吹風機和無繩真空管線供電,」戴森也在內部信中提到,「我們不斷創新流體動力學和暖通空調系統,以建立我們的風扇,加熱器和凈化器。」
而其實早在去年,根據政府文件的披露,戴森已經在開發電動汽車了。「政府正在資助戴森在威爾特郡的 Hullavington 的總部開發新的電池電動汽車。這個將在該地區投資 1.74 億美元,創造了 500 多個就業崗位,主要是工程業務。」早在一份公布的「國家基礎設施交付計劃」就曾這么爆料到,所以其實戴森早已為今天的這個「公開宣戰」打下了基礎。
戴森究竟能成功嗎?
68 歲的戴森其實有悠久的發明歷史。他設計了 Rotork Sea Truck,這是 1970 年的一艘快速貨船,已被軍方使用,今天仍然銷售。在 1974 年,他設計了一個手推車,防止被困在建筑工地上的泥土中。
而說到最近,圈粉無數的就是「無扇葉」風扇,和最近火爆一時的單品——黑科技吹風機 Supersonic。詳情點擊
但這讓我相信甚至是期待戴森設計的「電動汽車」究竟是什么樣?如何把科技完美的融入到汽車的設計中,戴森也表示,他的公司的汽車會看起來「激進和不同」,所以對于設計來說戴森是具有非常大的優勢的。
同時,戴森最近聘請了阿斯頓馬丁和特斯拉的高管,公司也已有 400 多人參與項目工作,其中包括戴森自己的工程師和「汽車行業的人才」,戴森還計劃進一步招聘。更值得注意的是他們有一個驚人的預算,20 億英鎊(27 億美元)用于汽車的發展。
「在這一刻,我們終于有機會把我們所有的技術整合成一個單一的產品,」戴森這么說道,「而不是過濾排氣管的排放設計,今天我們有能力在源頭上解決它。所以我想讓你直接從我這里聽到:戴森已經開始在電池電動汽車上工作,因為到 2020 年才能推出。」
當然,戴森清楚地看到了機會。戴森表示亞洲也將成為未來汽車的大市場。「我們看到電動汽車在遠東的市場很大。」
但不可否認的是,隨著未來幾年內許多新電動汽車陸續量產并推向市場,戴森面臨的壓力還是非常大的,當初蘋果和 Google 也都曾一度考慮制造電動汽車,隨后都放棄了,所以對于戴森接下來的轉型,并不會是一帆風順的,但我們倒是期望戴森能以優秀的設計為電動汽車行業帶來一些全新的靈感和產品。
-
電動汽車
+關注
關注
156文章
12429瀏覽量
234657 -
戴森
+關注
關注
0文章
137瀏覽量
13950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東芝半導體無繩吸塵器解決方案

新品推薦 | MOS管在吸塵器產品上的應用

吸塵器“心臟”革命!仁懋TOLL技術重塑吸塵器動力

羅森伯格非屏蔽連接器在電動汽車中的應用
汽車制造商呼吁重啟聯邦電動汽車充電計劃
CASAIM與汽車制造商Perodua正式達成合作
英國超越德國,成2024年歐洲最大純電動汽車市場
Cadence助力本田加速電動汽車和飛行汽車開發
中國電動汽車浪潮:物聯網如何推動中國電動汽車制造商的全球擴張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