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就在大家紛紛為國足刷屏朋友圈時,微信卻偷偷上線了一個新功能,微信指數。
微信官方對這項新功能給出的定義是:微信指數是微信最新推出的基于微信大數據的移動端指數。
其使用也延續了微信一直以來的深入口風格,目前共有兩種方式可供用戶查詢:
第一種是直接在微信的搜索框中輸入「XX 微信指數」或者「微信指數 XX」,點擊搜索。
第二種是在是在微信的搜索框中輸入「微信指數」,進入微信指數的首頁之后,再輸入想要的關鍵詞搜索。
其實在數據指數方面,百度指數和微博指數早已聞名已久,而微信之所以能夠在這個節點推出這款產品還受到這么大的關注,主要還是因為微信作為一款月活用戶達 8.89 億的應用,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對于公關營銷和廣告監測來說,缺少了微信的數據肯定是不完整的,甚至于在部分案例中,微信的權重還是最重的,而過去,廣告主只能通過閱讀量和點贊量等單一的標準來評測,而現在,無論是朋友圈熱點話題追蹤還是品牌 PR 檢測,都可以方便的通過微信指數來作為輔助標準。
微信官方也印證了這個想法,根據微信派的說法:微信推出微信指數,是希望能給個人或企業提供更多價值參考。一方面,「微信指數」可以對關鍵詞搜索的熱度趨勢進行展示,另一方面可以深度挖掘輿情信息、市場需求等多方面的數據特征。
公式猜想
微信當然是不會公開指數測算公式的,但至少我們知道微信指數的數據來源主要來自于微信上的搜索和瀏覽兩種行為,具體來講就是微信搜索、公眾號文章以及朋友圈公開轉發文章等三種用戶行為。
其實,在微信指數推出前,業內也曾有類似的清博指數可以用來監測微信傳播,而清博的公式主要還是根據一些公開數據,比如閱讀量和點贊等等。
其計算公式如下:
其中,R 為評估時間段內所有文章(n)的閱讀總數;
Z 為評估時間段內所有文章(n)的點贊總數;
d 為評估時間段所含天數(一般周取 7 天,月度取 30 天,年度取 365 天,其他自定義時間段以真實天數計算);
n 為評估時間段內賬號所發文章數;
Rmax 和 Zmax 為評估時間段內賬號所發文章的最高閱讀數和最高點贊數。
而現在,微信指數在這樣的計算基準上又增加了用戶行為數據,指數精準度肯定會更高。
仍然不太完善的地方……
當然,作為一個出生到現在還不足 24 小時的新生兒,微信指數也還存在很多不足。
首當其沖的就是收錄詞條的有限,目前微信指數僅有部分中文常用詞匯和少量的英文詞匯是可用的。而且,也不是所有的公眾號都會出現在詞條里,比如當我試著搜索極客之選時,就沒有出現任何結果。
其次是數據歸一化模糊,導致在搜索的過程我不知道里面有多少數據是無效數據,得到的結果也是比較粗糙的。
最后就是實用性的缺乏,雖然微信目前也提供了一定的參考指標,但它并沒有提供相應的搜索圖譜,甚至連百度指數的地域分布情況和具體的時間節點也沒有。單憑一個單薄的數字,對于真正對數據有需求的人來說,用處還是不大。
但是據微信派的說法,目前微信指數也只是處于試水階段而已,接下來,微信指數還會繼續豐富產品形態并擴充關鍵詞匯,以期為用戶提供更優質的產品體驗和更專業的指數分析能力。
我們認為還是可以期待一下的。
-
微信
+關注
關注
6文章
512瀏覽量
26839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微信搜一搜灰度測試接入DeepSeek
潤和軟件入選MSCI中國指數
微信有遠程控制電腦的功能嗎?引發網友熱議
JetBrains IDE上架開發微信小程序的官方插件

國科微榮獲“信創十佳企業”
東風汽車專利創新指數領跑中國車企
Linux微信4.0.0版發布,功能再升級
iPhone16不支持微信?蘋果最新回應
海信視像暫時終止分拆子公司信芯微上市
軟通動力入選深證50指數樣本 “軟硬一體”戰略驅動核心價值提升
實錘!騰訊終于擁抱鴻蒙生態,微信鴻蒙原生版本即將上線
微信Linux原生版在龍架構平臺終端成功啟動運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