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獲悉,農業大數據服務公司「數溪科技」已完成數千萬元天使輪融資,本輪由洪泰基金領投。融資將用于加大研發和市場投入,加快農業產業鏈上下游的數據資源整合,同時開展與其他服務機構的合作。
數溪科技成立于 2018 年 3 月,目前主要為生產種植型企業、農業投入品企業、農業金融服務企業等核心客戶,提供數字化轉型以及智能分析決策解決方案的大數據服務。數溪科技 CEO 向海濤博士表示,其產品同樣適用于個體農業生產經營者和政府相關部門。
其中,數溪科技的底層邏輯是農業是一個需要由大數據、模型及算法來驅動的系統,其中影響投入產出的因素有三個:作物品種、種植環境、農事管理,為了實現農業生產精準化、標準化、智能化,需要量化三個關鍵因素,并在大數據的框架下進行“點、線、面”全息處理、訓練與分析,最終生成因地制宜的決策方案。
與從同類IT技術切入的農業項目相比,數溪科技不是單純做種植規劃與管理的 ERP 系統(往往面臨數據獲取和錄入難題),或項目制的定制產品,而是通用型產品的邏輯,除了基礎的種植管理與規劃,側重點落在提供”數據+分析+決策“服務。
根據這一產品邏輯,數溪科技自主研發了“慧種田”數字農業服務平臺,融合了全國范圍多種來源(政府、科研機構、企業和農民)的作物品種、土壤、氣象、地形、衛星遙感、產量、農業生產活動等農業相關數據,并提供了針對無人機、農機設備的數據接口,從而實現田間農事操作的自動監測。
據向海濤稱,“慧種田”的數據已經囊括所有已上市的作物品種數據,并已經介入中科院土壤研究所全國范圍的土壤數據,數據以田塊為基本單元,通過 AI 算法深度挖掘 “作物-環境-耕作”之間的耦合關系,提供實時、精準、優化的農業生產管理方案,幫助用戶節本增效、降低風險。
具體來說,慧種田的核心模塊覆蓋產前中后期,包括田塊級氣象服務、土壤數據服務、作物長勢監控、產量分析、種植計劃制定、植保方案、水肥管理等十多項農業服務模塊。
用戶可通過 PC、手機等終端對田塊級信息進行瀏覽、管理和交互,并可獲得品種選擇建議、種植管理建議、病蟲害的預警預報等數據增值服務,及對接周邊農事服務提供商。
談及數溪科技的優勢,向海濤博士認為,主要分為技術和資源兩點:
一是“慧種田”通過將AI 、3S技術、移動互聯網等科技與農學等基礎學科的融合,實現對多源,多維度,多分辨率關鍵性農業數據的獲取、處理、分析,并實現田塊級別數據的智能管理和可視化。利用深度學習算法計算水、肥、藥、種的投入量和投入時機,使作物達到最佳生長量,提高作物的生產潛力,并可減少化學物質的使用。
二是數溪科技依托中國科學院國家級科研平臺,擁有雄厚的技術和數據支撐,能夠在鄉村振興和數字中國等國家戰略的背景下,與政府合作、攜手行業龍頭企業共同打造中國農業數字化精準管理服務體系和解決方案。
關于團隊,數溪科技的創始團隊具有豐富的農業領域工作及創業經歷。
CEO 向海濤為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農業遙感博士,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引進海外杰出人才”, 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員及博士生導師。擁有近20年數字農業領域研發經驗。曾任國際種業龍頭企業孟山都公司高級研究員;全球數字農業領頭羊企業The Climate Corporation 技術總監、數字農業戰略決策顧問;原美國農業無人機信息服務公司 Ag-sensus 聯合創始人、首席科學家。
COO 鄧田宇,復旦大學經濟學學士,美國德州農工大學農業商學碩士,先后服務于三家世界500強農業企業:孟山都、嘉吉、邦吉, 具有10多年的農業全產業鏈管理和運營經驗。
關于投資邏輯,數溪科技投資人、洪泰基金執行董事賴蘊琦表示:
農業是中國這種人口型國家的戰略級產業,2017年國內生產總值第一產業為6.21萬億元,占比7.6%。隨著我國農業供給側調整的進行,農業正處于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關鍵時期。未來農業行業的競爭將更多集中于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等軟硬件技術結合進行突破性創新,從而真正實現農業產業鏈的提質增效。向博士是少有的農學和大數據能力兼具的科學家,在國際上是智慧農業領域的知名學者,同時又具有多年硅谷相關行業經驗。我們將把洪泰布局的人工智能相關公司賦能于數溪科技,快速提升數溪科技在算力、深度學習、自然語言理解、機器人和傳感器等各方面能力,探索農業人工智能領域的縱深機會。
目前,數溪科技已服務于 200 萬畝土地,正在加速開拓國內農業數據分析市場,希望尋求長期、戰略合作伙伴。
-
無人機
+關注
關注
231文章
10825瀏覽量
186619 -
產業鏈
+關注
關注
3文章
1355瀏覽量
26385 -
大數據
+關注
關注
64文章
8959瀏覽量
140100
原文標題:「數溪科技」完成數千萬元天使輪,中科院海歸科學家帶你“慧種田”
文章出處:【微信號:youuav,微信公眾號:無人機網】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