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美國總統特朗普本月簽署的一份行政令,“美國人工智能倡議”啟動,倡議文本中提出確保其他國家向美國人工智能企業開放市場,同時要保證美國的技術優勢,并保護關鍵的人工智能技術不被戰略對手獲得,這與美國商務部工業安全局去年11月發布的一份擬制定的出口管制框架清單的目標相近。
值得注意的是,出口管制清單在征求美國企業和公眾意見時,反應最為激烈的正來自人工智能領域,而這些意見與美國要保持領導力的目標看似矛盾。
美國智庫數據創新中心在意見提交網站上說,絕大多數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技術是民用的,出口管制將極大程度限制美國技術公司的商業機會,減少公司收益。
美國信息技術與創新基金會(ITIF)提交意見認為,限制出口會讓美國公司更難保持其全球創新優勢,因為出口可以增加銷量,從而讓美國公司得以對下一代技術進行再投資。
這兩種不同的態度體現出對人工智能技術發展的兩種看法。算法、芯片和數據是人工智能的三大支柱,美國在算法和芯片方面保持優勢,但在可供訓練的數據方面并不占優。中國創新工場董事長李開復去年11月在華盛頓分析中美人工智能發展態勢時說,美國是“科研驅動型”,中國是“數據驅動型”,各有所長,合作領域寬廣。
新倡議提出的解決方案則是開發美國現有的數據,要求聯邦機構幫助人工智能專家和私營企業部門更容易獲得數據和計算資源,其中包括國防部、商務部、衛生部、能源部掌握的計算資源。
美國曾在政府引領科技發展方面有著成功的經驗,最典型的是1958年成立的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其資助的研究衍生出互聯網、自動駕駛汽車、語音助手Siri的早期版本等。
去年9月,該機構宣布未來5年計劃投資20億美元開發下一代人工智能技術,構建系統的“情景推理能力”,從而推動實現機器學習的“第三次浪潮”。
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局長史蒂芬·沃克說,今天的機器還不具有“情景推理能力”,它們的訓練必須枚舉到所有可能事件,這不僅成本高昂,最終也難以實現。希望機器獲得和人類一樣的交流和推理能力,有能力識別新的場景和環境并加以適應。
美國智庫“新美國安全中心”7月發布一份報告顯示,當前人工智能系統還無法超出場景或語境理解行為,在下棋或游戲等有固定規則的范圍內不會暴露出這一弱點,但場景發生變化或超出一定范圍,立刻就無法“思考”。
該機構目前正在推動“人工智能下一代”項目,包括20多個子項目,旨在讓第二代機器學習獲得“情景推理能力”。
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去年7月還啟動了“人工智能探索”項目,計劃用18個月完成人工智能新概念的可行性研究,并精簡了簽約和融資機制,保證從提出建議到項目啟動在3個月內完成。
另外,美國人工智能技術還體現出與基礎科學緊密結合的特點,機器學習算法的應用更加廣泛,在研究新物理、發現新材料、解碼DNA、篩查藥物分子等領域都有所應用,并在類腦研究等前沿領域不斷探索,希望能引領一場新的技術革命。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804文章
48503瀏覽量
245267
原文標題:“美國人工智能倡議”到底是什么?
文章出處:【微信號:mantianIC,微信公眾號:滿天芯】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特朗普聲稱對中國芯片進行國家安全調查:背后意圖與影響剖析
今日看點丨特朗普宣布關稅政策:所有國家加征10%,中國34%;高通推出第四代驍龍 8s 移動平臺
特朗普關稅計劃曝光,芯片行業面臨變局
特朗普宣布5000億美元人工智能投資計劃
特朗普力推AI投資 5000億美元!特朗普宣布重磅AI項目
華為推動中國人工智能框架生態高速發展
嵌入式和人工智能究竟是什么關系?
特朗普當選下的科技風云,2025CES Asia 消費電子展備受矚目
AUS GLOBAL 出席唐納德?J?特朗普舉辦的晚會 — 探討全球金融科技化發展趨勢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驅動科學創新》第一章人工智能驅動的科學創新學習心得
OpenAI等簽署歐盟《人工智能公約》
美國人工智能受政府監管,OpenAI與甲骨文簽署協議
零基礎小白看過來!人工智能到底是學習什么?算法是什么?難不難學?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