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的AI公司是假AI?
位于倫敦的風投公司MMC Ventures與英國銀行Barclays,近期發布了一份140多頁的《The State Of AI 2019》報告,得出了上述結論。
報告顯示了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 在對歐洲的2830家被歸類為AI初創公司的企業進行研究后發現,其中有1300家公司,無論從研發、產品、材料、網站,到PRD,找不出一點兒跟“AI”沾邊的東西。
也就是說,僅在歐洲,就有40%的“AI創業公司”跟“AI”毫無關系。這樣的結果,側面反映出現在AI已經成為企業拉投資的敲門磚,大量的企業存在著利用AI作為噱頭,來吸引投資人的情況。
而更加有趣的是,根據MMC的統計,歐洲AI創業公司的實際數量很可能只有1600家。
那為什么會出現統計的這么多AI創業公司呢?
打上AI標簽,投資能多拿一半MMC的研究負責人David Kelnar站出來解釋說,很多所謂的“AI企業”,并沒有官方宣稱自己是AI企業,而是依靠第三方分析機構“幫”他們劃分到AI企業行列中的。
Kelnar認為,基本上這些企業都很清楚,在第三方分析平臺上他們被歸類到了“人工智能”一欄。而且他們并沒有任何動力,去跟平臺交涉改正這樣的錯誤。
畢竟,除了能夠獲得更多的投資機會以外,AI初創企業還能獲得更多的資金。根據報告顯示,標記為人工智能的初創公司,相比其他類型的科技公司,能夠多拿到15%至50%的投資。
Kelnar拒絕透露1300家企業、以及第三方分析網站的名單。這樣做的結果,一方面可能會向風險投資公司的潛在投資發出錯誤信息;另一方面,因為涉及到這些公司的利益,也會為MMC招惹很多麻煩。
即使Kelnar不提,大家可能也心知肚明。像Pitchbook、Crunchbase和CB Insights,這些我們熟知的第三方分析平臺,已經成為大多數投資者追蹤潛在投資機會的主要渠道之一。
而之所以AI創業公司能夠融到更高的資金,不僅因為和其他科技行業相比,AI企業擁有更優質的投資回報機會;同時也因為企業需要向AI工程師,支付高出業內水平一大截的工資。
造成這一現象的最重要原因,在于AI行業人才市場供求關系的極度不平衡。
崗位需求大,人才少,然而大家還是害怕失業企業領導人對普及AI的重視,使得AI可能會成為科技史上,滲透速度最快的技術。僅僅3年時間,AI的滲透率就從1/25,提升到1/3,增速超過700%。
兩年時間內,企業對AI人才的需求增加了一倍。與企業旺盛的需求相對的是,AI人才持續的短缺。
北美崗位缺人榜
各行業崗位人才缺失比率
成為AI人才的門檻較高,可能需要同時具備數學、統計學、編程等方面的能力,導致這一群體普遍集中在高學歷人群中,尤其是博士學位。
開發崗位學歷要求對比:AI vs 其他行業
不過大家普遍還是對AI引發的失業風險,表示了深深的擔憂。
從業者對AI的態度
10%的企業用超過10種技術,AI應用最多的是聊天機器人人工智能已經被廣泛的應用于多個行業。10%的企業使用10種或更多的AI技術。
這些AI技術中,應用最廣的是聊天機器人,流程自動化解決方案和反欺詐分析。
AI技術落地應用榜
而人工智能技術的進步,正在創造新的可能性:
-
定制芯片正在推出新一代AI硬件
-
新興的軟件技術,包括強化學習和轉移學習,正在多領域取得突破,使系統設計從人類經驗的限制中解放出來
-
新的,生成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將重塑媒體和社會
-
AI
+關注
關注
88文章
35096瀏覽量
279538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806文章
49008瀏覽量
249317
原文標題:英國最新報告:40% AI公司其實沒用任何AI技術
文章出處:【微信號:AI_era,微信公眾號:新智元】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大家都在用什么AI軟件?有沒有好用的免費的AI軟件推薦一下?
Nordic收購 Neuton.AI 關于產品技術的分析

看點:黃仁勛:全球一半AI人才都是中國人 富士康將在印度投資15億美元
【「零基礎開發AI Agent」閱讀體驗】+ 入門篇學習


首創開源架構,天璣AI開發套件讓端側AI模型接入得心應手


Banana Pi 發布 BPI-AI2N & BPI-AI2N Carrier,助力 AI 計算與嵌入式開發
《AI Agent 應用與項目實戰》----- 學習如何開發視頻應用
AI賦能邊緣網關:開啟智能時代的新藍海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驅動科學創新》第二章AI for Science的技術支撐學習心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