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Lead讀
這是自2015年版國家職業分類大典頒布以來發布的首批新職業,主要集中在高新技術領域,比如人工智能、云計算、物聯網、工業機器人、無人機等
2019年4月1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市場監管總局、統計局正式向社會發布了13項新職業,包括:人工智能工程技術人員、物聯網工程技術人員、大數據工程技術人員、云計算工程技術人員、數字化管理師、建筑信息模型技術員、電子競技運營師、電子競技員、無人機駕駛員、農業經理人、物聯網安裝調試員、工業機器人系統操作員、工業機器人系統運維員。
此前,央視報道的人社部擬發布新職業是15個,正式發布后變更為13個,少了城市軌道交通線路工、城市軌道交通列車檢修工這兩個新職業。
據悉,這是自2015年版國家職業分類大典頒布以來發布的首批新職業,主要集中在高新技術領域,比如人工智能、云計算、物聯網、工業機器人、無人機等;也有長期就已經存在現在被官方正式認定的職業,比如電子競技員、電子競技運營師。更有在國內眾多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關鍵時期,催生了一種新的職業:數字化管理師。
可以看出,這些既是當下較火新興產業和技術,人才也稀缺。首批新職業的發布,也說明了國家對新興技術和產業的引導和支持。具體表現為以下三大特點:
一是產業結構的升級催生高端專業技術類新職業。
當前,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這對勞動者的科學文化素質和能力水平提出新的要求。近幾年,隨著我國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和云計算的廣泛運用,與此相關的高新技術產業成為我國經濟新的增長點。對從業人員的需求大幅增長,形成相對穩定的從業人群。人工智能工程技術人員、物聯網工程技術人員、大數據工程技術人員和云計算工程技術人員等4個專業技術類新職業應運而生。這些新職業屬高新技術產業,以較高的專業技術知識和能力為支撐,從業人員普遍具有較高學歷。
二是科技提升引發傳統職業變遷。
隨著新興技術的采用,傳統的第一、第二產業越來越智能化。工業機器人替代生產流水線上簡單勞動力的做法在部分地區得到推廣,與機器人相關的生產、服務和培訓企業蓬勃發展。工業機器人的大量使用,對工業機器人系統操作員和系統運維員的需求劇增,使其成為現代工業生產一線的新興職業。隨著無人機技術的成熟,利用無人機完成一些人類難以完成的高難險和有毒有害工作成為可能,通過無人機可以進行植保、測繪、攝影、高壓線纜和農林巡視,無人機在物流等領域也擁有廣闊的應用空間。大量無人機的使用,使無人機駕駛員成為名副其實的新興職業。
三是信息化的廣泛應用衍生新職業。
信息化如同催化劑,使傳統職業的職業活動內容發生變革,從而衍生出新職業,如:數字化管理師、建筑信息模型技術員。隨著物聯網在辦公、住宅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信息化與現代制造業深度結合,物聯網安裝調試從業人員需求量激增。近幾年,在國際賽事的推動下,基于計算機的競技項目發展迅猛,電子競技已成為巨大的新興產業,電子競技運營師和電子競技員職業化勢在必行。在農業領域,農民專業合作社等農業經濟合作組織發展迅猛,從事農業生產組織、設備作業、技術支持、產品加工與銷售等管理服務的人員需求旺盛,農業經理人應運而生。
-
云計算
+關注
關注
39文章
7849瀏覽量
137892 -
物聯網
+關注
關注
2914文章
44945瀏覽量
377150 -
工業機器人
+關注
關注
91文章
3374瀏覽量
92895
原文標題:人社部發布13項新職業,工業機器人系統操作員、運維員等在內
文章出處:【微信號:gkongnews,微信公眾號:工控頭條】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