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印彪董事長在公司三屆三次職代會上提出的“推動全業務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擴大電力無線專網試點及業務應用”的工作要求。
按照國網公司統一部署,2016-2017年,江蘇公司統籌開展無線專網試點建設,在南京、蘇州、常州共建設基站59座,累計接入22種生產與管理業務、各類終端5000余臺,取得了合法的頻率資源,驗證了無線專網技術可行性、經濟性及性能可滿足業務需求。
電力無線專網具有接入便捷靈活,安全性高,自主可控的特點,是充分利用公司全面覆蓋的光纖通信網絡以及變電站等物業資源,自己建設無線通信基站,打造的一個以服務精準負荷控制、配電自動化等控制業務為核心的無線通信網絡。
總體而言電力無線專網可以分為業務承載網、核心網、回傳網、基站(鐵塔)及終端五部分。
業務承載網是電力各類業務系統與無線專網間的“橋梁”。
核心網是電力無線專網的“大腦”,負責資源控制、數據轉發、用戶管理等工作。
回傳網是利用公司豐富光纖通信傳輸通道資源,建設的基站與大腦間的“信息回傳通道”。
基站就是無線“信號塔”,覆蓋一定的地理空間,為終端提供無線接入通道。
通信終端與業務終端互聯,是業務數據進入電力無線專網的“入口”,滿足各類電力業務的接入需求。
專網建設市場預期
我國的電力專網通信經過幾十年發展,已經初具規模,通過衛星、微波、載波、光纜等多種通信手段構建而成了一個以北京為中心覆蓋全國30個省(市、區)的立體交叉通信網。整個中國電力通信的發展,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簡單技術到當今先進技術,從較為單一的通信電纜和電力線載波通信手段到包含光纖、數字微波、衛星等多種通信手段并用,從局部點線通信方式到覆蓋全國的干線通信網和以程控交換為主的全國電話網、移動電話網、數字數據網,無不展現出電力通信發展的輝煌成就。隨著通信行業在社會發展中作用的提高,以電力通信網為基礎的業務不再僅僅是最初的程控語音聯網、調度時時控制信息傳輸等窄帶業務,逐漸發展到同時承載客戶服務中心、營銷系統、地理信息系統(GIS)、人力資源管理系統、辦公自動化系統(OA)、視頻會議、IP電話等多種數據業務。
電力通信在協調電力系統發、送、變、配、用電等組成部分的聯合運轉及保證電網安全、經濟、穩定、可靠的運行方面發揮了應有的作用,并有利的保障了電力生產、基建、行政、防汛、電力調度、水庫調度、燃料調度、繼電保護、安全自動裝置、遠動、計算機通信、電網調度自動化等通信需要。電力通信所產生并隱含在電力生產及管理中的經濟效益是巨大的,同時電力通信利用其獨特的發展優勢越來越被社會所重視:(1) 近67萬km的35kV及以上輸電線路是架設電力特殊光纜的極好資源,經濟、快速、安全、可靠;(2) 遍布全國各大城市的電纜管道和電桿是建設光纖接入網的極好資源;(3) 電力線通信(PLC)技術的日益成熟,為用戶接入提供了首選手段;(4) 其它具有電力特色的技術,如無源光纖接入、無線寬帶、多點擴頻系統等,使電力資源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和發揮。
電力通信在協調電力系統發、送、變、配、用電等組成部分的聯合運轉及保證電網安全、經濟、穩定、可靠的運行方面發揮了應有的作用,并有利的保障了電力生產、基建、行政、防汛、電力調度、水庫調度、燃料調度、繼電保護、安全自動裝置、遠動、計算機通信、電網調度自動化等通信需要。雖然電力通信的自身經濟效益目前不能得以直接體現出來,但它所產生并隱含在電力生產及管理中的經濟效益是巨大的。同時,電力通信利用其獨特的發展優勢越來越被社會所重視。
根據2010年3月,國家電網發布的《國家電網智能化規劃總報告》指出,2009~2020年國家電網總投資3.45萬億元,其中智能化投資3,841億元,占電網總投資的11.1%。第一階段2009~2010年的電網總投資為5,510億元,智能化投資為341億元,占電網總投資的6.2%;第二階段2011-2015年電網總投資為15,000億元,智能化投資為1,750億元,占總投資的11.7%;第三階段2016-2020年電網總投資為14 ,000億元,智能化投資為1,750億元,占總投資的12.5%。
圖表:中國電網總投資和智能化投資
數據來源:中研普華數據庫
專網建設發展情況
近年來,國家大力發展電力行業,特別是國家智能電網發展戰略的提出,要求在發電、輸電、變電、配電、用電和調度的各個環節都實現智能化、數字化。這就需要對原有的電網調度通信設備進行改造升級,使其實現自動化數據傳輸,遠程視頻監控和維護,靈活調控,建立安全可控的電力信息網,對專網通信信息技術服務商將會是一個良好發展的機遇。
電力信息化是指各類電力企業在電力生產和經營、管理和決策、研究和開發、市場和營銷等各方面應用信息技術,建設應用系統和網絡,通過對信息和知識資源的有效開發和利用,調整和重構企業組織結構和業務模式,服務企業發展目標,提高企業競爭力的過程。公網的信息傳輸已經不能滿足電力行業的需求了,電力無線專網的發展趨勢是毋庸置疑的。統一的電力無線專網標準,能讓整個產業的發展形成一股強大合力,利于電力無線專網的產業鏈共用度。綜上,電力無線專網及其標準統一化是電力信息化技術發展的未來趨勢;但是關于標準的統一,仍然還在探索當中,目前市場動向更多偏向于LTE230。
隨著時代的發展,電力行業對電力無線專網的需求日益增加,電力行業呈現出業務需求爆發增長、公網安全性有待增加、光纜建設成本高、各專業分散建設的特點。電力行業信息數據傳輸不能滿足需求:一方面,有線傳輸費用高,BPLC干擾大;另一方面,公網對精控要求高的領域而言安全性低,能夠滿足電力業務需求的就剩下專網。
電力無線專網是終端通信接入網一種重要的通信方式。從2009年開始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就已經開始著手探索電力無線專網,2018年8月,工信部印發《關于調整223—235MHz頻段無線數據傳輸系統頻率使用規劃的通知》,通過引入載波聚合和動態頻譜共享等新技術,同時鼓勵采用共網的建設模式,以提高頻譜使用效益。從國家無線電管理部門調整230MHz頻率規劃不難看出,工信部在不斷加大對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和工業互聯網發展的支持,這也給電力無線專網產業帶來了極大的信心。
在2018電力無線專網產業發展論壇上,LTE230技術方案得到業界一致認可,成為國家電網電力無線專網采用的新型通信系統。
據統計,LTE電力無線專網自2009年開始研發,11個省市公司已經建設一定規模的LTE電力無線專網,包括北京、天津、冀北、江蘇、浙江、福建、湖南、江西、重慶、遼寧、蒙東公司。從應用效果來看,已經接入22類業務,業務支撐效果良好,供電可靠性有效提升,優質服務水平顯著增強,電網運維效率大幅提高??芍С种悄茈姳砑芍芷趶脑瓉淼囊惶炜s短至15分鐘。
電力無線專網實現數據、語音、圖像、視頻等業務的泛在接入和可靠承載,滿足電力系統發輸配變用環節的業務通信需求。
電力無線專網建設領域標準不統一
電力無線專網建設領域出現了兩種可供選擇的技術。除了230MHz,目前還有1.4G及1.8G頻段可用于行業無線接入使用,分別以中興、華為為代表的通信廠商,也都致力于1.4G在政務領域,1.8G用于行業的產品技術支持。普天和中興基于230MHz的LTE230技術,而華為則基于NB-IOT技術推出IOT230技術。
據悉,目前國家電網的企業標準同時支持兩種技術路線,包括已經發布的LTE230標準和尚在制定中的IOT230標準。雖然這兩套系統均采用無線蜂窩網架構、基于成熟4G技術和先進5G技術,但兩套標準的存在會帶來一系列風險,建設期成本高、不利于行業規范化發展、企業惡性競爭。
-
電力
+關注
關注
7文章
2159瀏覽量
50394 -
物聯網
+關注
關注
2914文章
44939瀏覽量
377081 -
無線通信
+關注
關注
58文章
4606瀏覽量
143892
原文標題: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的有力支撐——電力無線專網建設情況及市場情況
文章出處:【微信號:bjx-zndw,微信公眾號:北極星智能電網在線】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淺談泛在電力物聯網的發展前景
![淺談<b class='flag-5'>泛</b><b class='flag-5'>在</b><b class='flag-5'>電力</b><b class='flag-5'>物</b><b class='flag-5'>聯網</b>的發展前景](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09/AA/wKgZomcQtP6AZKgQAALyLFSqXCI013.pn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