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taPhone 這個名字你不一定熟悉,但說起曾經的高光一時的“國禮手機”,你一定不陌生。
作為戰斗民族手機產業的驕傲,2014 年,它的第二代產品 YotaPhone 2 曾被作為禮物,由普京贈予了 APEC 峰會上的多國領導人,一舉打響了它在國際上的知名度。
然而,短暫的巔峰過后,這款手機就在消費者視線內銷聲匿跡了,直到上周五,它的名字出現在開曼群島最高法院的一項裁決中,制造商 Yota Devices 宣告正式破產,此前它已根據當地法律要求進行了清算。
這意味著,Yota 這個名噪一時,以“雙面屏鼻祖”自居的手機品牌,正式泯滅于手機行業的洗牌浪潮。
這并不意外,定位上的先天缺陷,營銷上后天不足,再加上外界一次次揠苗助長式的“提攜”,YotaPhone 能活過 8 年或許已經算幸運了。
01
“國禮”榮耀的背后,YotaPhone積弊深重
YotaPhone 之所以能被選為“國禮”,和它國字號的背景有很大關系。
2011 年,一支團隊從俄羅斯 4G 運營商 Yota 集團中獨立出來,成立了 Yota Devices 公司,開始專注于硬件研發,在很長時間內,俄羅斯國家技術集團公司都是 YotaPhone 的重要股東。
一開始,YotaPhone 團隊的思路很明確,他們要解決的,是當時智能手機的三個普遍問題:需要激活屏幕的繁瑣操作、長時間觀看彩色屏幕產生的視疲勞,以及背光燈帶來的高能耗。
三條痛點共同指向了一個方案——將手機做成雙面屏,在背面額外增加一個電子墨水屏,用來顯示地圖、郵件等信息,主屏用來操作,副屏用來閱讀。利用 E-ink 低功耗的特性,保證手機常亮而不費電,同時也更加護眼。
換言之,第一代 YotaPhone 并不是我們后來認識的“閱讀器”,它的初衷仍是一臺手機,一臺可以增加續航、降低使用疲勞,更匹配商務人士需求的手機。
但怎奈理想很美好,YotaPhone 硬件的現實卻很殘酷,商務人士對于手機續航、穩定性的需求,YotaPhone 一個都不滿足。
沉浸在墨水屏省電的美好幻想中,團隊只給手機配了 2000mAh 的電池,根本無法支撐起正面的 IPS 屏;驍龍 400 處理器、2GB + 32GB 內存組合,也只能算勉強跟上了主流配置。
但在 600 美元的”天價”下,這部手機顯得一點誠意都沒有,要知道同年上市的 iPhone 5s 也不過 649 美元起。據俄羅斯網站統計,這部手機上市一年后,全俄羅斯的土豪們也只貢獻了 5000 部銷量,絲毫無法動搖當時三星在俄羅斯市場的統治地位。
不過,第一代 YotaPhone 的平庸表現,并沒能讓團隊及時反思 YotaPhone 的定位問題,他們似乎將全部癥結歸結到了硬件的不給力上。于是,在第一代產品發布僅一年后,YotaPhone 2 就匆匆上市了,也就是那臺被普京到處發的手機。
對于二代 YotaPhone 研發團隊的思路很粗暴:堆砌更好的硬件,同時繼續保留墨水屏。
在 YotaPhone 2 上,屏幕從 4.3 寸提升到了 5 寸,但電池只增加了 500 mAh,處理器、攝像頭、內存配置也做了符合主流方案的升級。同時,價格也從 600 美元躍升到了 699 歐元。
墨水屏利用不高、電池續航不夠、售價偏高,第一代手機中暴露的這些問題,被原封不動搬到了 YotaPhone 2 上,這依舊是臺在俄羅斯國內也賣不出去的手機。
可以說,截止到 YotaPhone 2 發布,它在俄羅斯國內的試水都是失敗的,但連創始人都沒想到的是,這部手機卻頗得普京賞識。
一場 APEC 峰會后,YotaPhone 直接被推上了巔峰,其他品牌用十幾年積累起的知名度,它只用了幾分鐘,隨之而來的就是飆升的銷量,和洶涌而來的資本。但誰都看得出來,瞬間繁榮的背后,YotaPhone 存在著諸多致命傷。
02
發力中國市場,定位持續跑偏
2014 年,YotaPhone “國禮”熱度在中國發酵,作為這個全球最大的手機市場,中國迅速吸引了 YotaPhone 團隊的目光,他們開始將注意力轉向自己的鄰居。
但事實時,此時中國智能機市場已有退潮之勢,小米、OV 也紛紛移師印度展開新一輪廝殺,中國智能機市場很難再容下一個新興國外品牌,況且還是一個缺乏核心競爭力的品牌。
為了爭下中國市場這塊蛋糕,Yota 將 25% 的股份出售給了一家名叫寶力科技的中國公司,并宣布聯合酷派進行研發,由中興代工生產。YotaPhone 幾乎割斷了與俄羅斯的所有聯系,變成了一家徹頭徹尾的中國公司,也指望著能用“本土化”在中國拼出一塊市場。
那塊墨水屏一直是 YotaPhone 最大的槽點,一方面,它對用戶體驗的提升猶如雞肋,但作為最重要的記憶點,它明顯是不能被丟棄的。
怎么處理這塊屏幕呢?很不幸,在這個最重要的問題上,YotaPhone 的路子越跑越偏。
2017 年 9 月,在籌備了近 3 年后,第三代 YotaPhone 3 才姍姍來遲。驍龍 625 處理器,4GB + 64GB 內存,1200 萬 + 1300 萬攝像頭配置,Yota 用 3699 元的價格堆出了一臺國產千元機的配置。
顯然,依舊是墨水屏承擔了這部分溢價,YotaPhone 自知在硬實力上拼不過主流手機廠商,于是決定另辟蹊徑,喊出“一面閱讀一面讀書”的口號,開辟主打閱讀的細分手機市場,并嘗試邀請著名作家聯名背書。
同時為了強化“閱讀”這個賣點,YotaPhone 不惜砍掉了此前還算驚艷的“雙屏聯動”功能,主屏內容無法再投射到背部墨水屏,兩塊屏幕被徹底剝離,成了毫不相干的“手機屏幕 + 閱讀屏幕”。
如果說之前的 YotaPhone 尚且是部“獨特的手機”,那么,從第三代開始,Yota 則成為了一臺“無比平庸的手機 + 沒卵用的 Kindle”。
今天是世界讀書日,根據統計,中國人均年讀書量僅 4 本。電子閱讀器在中國一向銷量慘淡,作為主流的 Kindle 都被逼出了官方泡面蓋營銷,YotaPhone 還想再從其中分割到一部分市場,明顯是在走投無路之下的無效掙扎。
作為唯一的官方銷售渠道,在 Yota 3 預售開始不久,京東的銷售頁面就變成了灰色,同時出現了推遲發貨的提示。結合后期的評論數量來看,7 天僅 20 條評論,不是產能嚴重不足就是銷量極其慘淡。
03
手機市場萎縮,Yota沒有活下去的理由
前不久,同樣主打小眾市場的美圖手機宣布虧損 5 個億,將在年中關閉手機業務,將美圖手機品牌授權給小米。
美圖手機的失敗證明,在智能機競爭日益激烈的當下,廠商需要投入的研發成本正在成倍增加,而只依靠一個細分群體,很難再支撐起一個品牌的運營支出。隨著主流廠商建立起生態閉環,消費者在選購手機時也更加傾向于大眾化。
但與其說是 YotaPhone 主動選擇了小眾化路線,不如說它只是單純的跟不上潮流發展,而被迫尋求差異化發展。
而更為致命的則是品牌底蘊。作為一個新崛起的品牌,Yota 很難讓消費者依靠“情懷”產生持續付費的能力,盡管已經成為 80% 意義上的中國品牌,但在 Yota 的營銷中,卻很難看到針對中國市場的獨特策略,只能靠功能機時代流行的“蹭熱點”方式,堪堪拼出幾千臺銷量,無法獲得中國消費者的認同感,更無法打動主力的年輕群體。
同樣,資本也沒有耐心花時間去積淀核心用戶,打磨核心賣點,隨著國內市場的逐年萎縮,國產手機行業已經開始一輪洗牌。
的確,曾經有技術的酷派、有錢的金立,和有情懷的錘子都難逃出局的命運,這些都沒有 YotaPhone,又有什么活下去的道理呢?
-
俄羅斯
+關注
關注
1文章
57瀏覽量
13379 -
YotaPhone
+關注
關注
0文章
3瀏覽量
7511
原文標題:從”國禮“到雞肋, Yota手機涼在了中國
文章出處:【微信號:zealertech,微信公眾號:ZEALER】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各位大佬,想問一下為什么這個程序一步一步運行就可以讀出正確的讀數,正常運行卻讀不出正確讀數
解鎖樹莓派集群:一步步打造你的超級計算陣列!

CoT 數據集如何讓大模型學會一步一步思考?

ST EDGE AI云服務最后一步無法下載工程是怎么回事?
dlp3010固件離線制作報錯Flash Builder returned with error code 12的原因?怎么解決?
ADS1115在配置和轉換時的具體操作步驟,每一步的寄存器配置是怎樣的?
D2000國產主板,強大的配置促進生活科技化
如果需要將DDC112U設置為非連續模式工作,應該如何一步一步正確地設置芯片?
沙子變芯片,一步步帶你走進高科技的微觀世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