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是數字經濟的核心之一。2018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場規模達到240億美元,中國市場占9.2%,達23億美金。近五年來,中國AI市場成就斐然,2018年中國軟件市場占據全球軟件市場規模的3.1%,中國人工智能軟件市場占據全球的15.4%,未來還有更大的增長空間。
圖:中國AI產業五年間發展迅猛
近日,IDC新興技術研究部高級研究經理盧言霞在深圳舉辦的2019年年中國ICT中國市場趨勢論壇上,分享了AI技術最新路線圖,中國AI最新發展情況和全球AI應用落地趨勢。
2019年,市場對人工智能的期望恢復理性,開始進入落地應用階段。核心AI能力不斷擴展,包括推理、強化學習、遷移學習/小數據、數據自動化(例如貼標簽)、終端AI、情感AI、可解釋/透明AI、窄域到寬域、學習+推理等,這也催生了大量的行業AI項目。
IDC預計,到2024年,基于人工智能的IT項目實施以每年至少7%的增長推動新一輪的業務流程重構,這需要具有深厚行業背景的公司提供專業的技術服務。2020年,5G牌照的發放和商用將會使數據的收集和流通變的更加簡單和通暢,AI和5G的結合可以更快的推動如自動駕駛、平安城市的發展。
機器學習和人工智能算法成為發展基石
IDC高級研究經理盧言霞表示,人工智能市場處于緩慢爆發的過程,展望未來,算法是人工智能發展的基石,機器學習會驅動人工智能上層應用的發展,也將成為銜接任務型AI,向活動型AI、流程型AI發展的重要基石,其中認知智能成為關鍵的基礎技術。盧言霞指出,認知智能是實現從任務型AI向更高層次AI的必經之路——自然語言和語義理解。
圖:AI形態的全球演進趨勢
縱觀國際大型科技公司,在人工智能領域都有專門布局和收購。比如擁有海量數據的互聯網巨頭谷歌有專門的TPU芯片,專門的機器學習框架,在機器學習、認知智能和視覺相關領域,都收購了大量的初創公司。谷歌投入4億英鎊收購英國人工智能初創公司DeepMind,這是一家前沿的人工智能企業,其將機器學習和系統神經科學的最先進技術結合起來,建立強大的通用學習算法。擊敗韓國圍棋冠軍李世石的AlphaGo就是DeepMind 開發的程序。
還有亞馬遜公司,它引領消費者智能化風潮,在云端AI優勢驅動企業用戶,,在認知智能和視覺領域,都收購了大量的初創公司。同樣,微軟主要服務商業用戶,在企業進行自動化改造開始,微軟在認知智能和視覺領域的收購非常活躍。
在未來機會中,IDC建議ICT廠商中的有實力企業投資AI中的關鍵基礎技術,大型企業為社會培養人工智能人才,并在全社會推廣培養數據素養,包括提高數據認知和加強數據素養。
六大行業應用推動AI市場增長
政府行業、金融業、互聯網行業在經過近年的應用實踐后將全面擴展AI的應用。而新零售、新制造、醫療領域也將成為AI市場的新增長點。IDC預計未來3年這六大行業應用AI的復合增長率將超過30%。
在過去的兩年中,AI在醫療影像領域進展迅速,機器讀取影像模型數據,AI給出數據模型效果。從目前的醫療影像識別,到未來患者用藥提醒和診療建議,我們稱之為人類領導機器輔助。人工智能將輔助臨床決策診斷。例如電子健康病例診療記錄,最后的決策和診療方案由醫生來執行。在醫療行業中,目前更多的是單點任務的自動化,很難實現活動流程的自動化。
目前,人工智能應用多處于單點任務階段,融合決策模型,實現活動流程的自動化是遠期目標,更需要融合不同模型之間的實時預測。
IDC認為,2019年人工智能在消費終端和商用終端的應用將不斷加強。2019年超過65%智能終端產品引入人工智能應用,包括手機、智能家居產品。更重要的是,2019年超過10%的商用終端產品也開始采用人工智能應用,商用辦公助手成為新亮點。 到2022年將有40%的商用終端產品采用人工智能。
中國AI發展處于單點任務階段,未來向流程型任務轉變
中國AI和全球AI在自動化當中處于什么程度,目前已經開放了人工智能的技術圖譜,五十年之內人工智能的關鍵詞只有幾個:機器學習,監督學習、半監督學習、無監督學習。人工智能技術的類別達到上百項,僅僅是圖像識別技術達到五十項。機器學習和深度學習已經走出主流的算法模型。
圖:目前中國AI的發展階段
目前,單點任務型是支持中國AI向前發展的主要動力,IDC調研,中國任務型AI應用廣泛,超四成是計算機視覺,超四成是語音語義,一成是機器學習。在視覺領域,一批企業崛起,比如商湯、曠視科技、依圖科技、云從科技和云天勵飛,在語音語義識別市場,則有科大訊飛、小i機器人,還有平臺級的公司百度、微軟、阿里、華為,亞馬遜和IBM,在從單點任務向流程型任務的轉變中,這些平臺級的公司越來越起著引領的作用。
圖:中國任務型AI應用的主要類別
數據資源匱乏是AI發展主要障礙
以人工智能發展的50年來看,各個國家之間的差異明顯,動力和阻力并存。第一個五十年,人工智能沒有走出實驗室,走到生產環境,這一波浪潮中,人才是主要限制的瓶頸。
目前,數據資源成為AI發展中的極大瓶頸。從2019年數據來看,新增的數據空間大約33ZB,僅有27%的數據資源在標準標簽后成為有效數據,這其中又僅有44%是打了標簽的數據資源,在這其中能夠進行分析的是21%,注入到AI模型的是15%。全球僅有1%的有效數據被注入人工智能。未來數據空間的挖掘價值非常大。
-
谷歌
+關注
關注
27文章
6196瀏覽量
106020 -
AI
+關注
關注
87文章
31536瀏覽量
270358 -
機器學習
+關注
關注
66文章
8441瀏覽量
133094 -
商湯科技
+關注
關注
8文章
518瀏覽量
36177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Deloitte的六大技術趨勢
![Deloitte的<b class='flag-5'>六大</b>技術趨勢](https://file1.elecfans.com/web3/M00/03/51/wKgZPGdmceaABFCiAABDJu8vNOQ083.png)
EMC整改的六大步驟
![EMC整改的<b class='flag-5'>六大</b>步驟](https://file1.elecfans.com/web3/M00/01/B9/wKgZPGdX26KALBc8AABE4Mu4NNk756.jpg)
AI 助力汽車電子測試:落地應用的六大挑戰
![<b class='flag-5'>AI</b> 助力汽車電子測試:<b class='flag-5'>落地</b>應用的<b class='flag-5'>六大</b>挑戰](https://file.elecfans.com/web2/M00/52/D4/pYYBAGLNkrKAeFJaAAAjXRuImx0496.png)
釘釘重磅升級:六大場景AI助理正式上線
RISC-V,即將進入應用的爆發期
名單公布!【書籍評測活動NO.49】大模型啟示錄:一本AI應用百科全書
河南移動與中興通訊聯合發布5G-A×AI六大創新方案
RISC-V擁有巨大市場潛力的原因
![](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08/29/wKgaombuJ0mASuJsAATdvW459fQ290.jp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