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在线观看视频-91在线观看视频-91在线观看免费视频-91在线观看免费-欧美第二页-欧美第1页

0
  • 聊天消息
  • 系統消息
  • 評論與回復
登錄后你可以
  • 下載海量資料
  • 學習在線課程
  • 觀看技術視頻
  • 寫文章/發帖/加入社區
會員中心
創作中心

完善資料讓更多小伙伴認識你,還能領取20積分哦,立即完善>

3天內不再提示

中科院 | 共生型心臟起搏器研究取得突破性進展

MEMS ? 來源:YXQ ? 2019-05-16 14:36 ? 次閱讀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維碼

掃碼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師交流群

中國科學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王中林和李舟領導的研究團隊與北京市生物醫學工程高精尖創新中心和海軍軍醫大學的研究者聯合研制了共生型心臟起搏器(SPM, symbiotic cardiac pacemaker),它可以從心臟跳動中獲取能量,為起搏器自身提供電能。SPM的能量收集部分為植入式摩擦電納米發電機(iTENG),其具有出色的柔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優異的穩定性和生物體內高功率輸出性能等特點。在未來,植入式醫療電子設備可以利用人體能量實現自驅動。

圖1 共生型心臟起搏器

植入式醫療電子(IMEs, implantable medical electronics)因其直接而強大的診療能力成為學術界、醫學界和產業界的一個熱門話題。例如,心臟起搏器是治療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等嚴重心臟疾病的最重要IMEs之一。然而,目前大多數IMEs都由鋰電池進行供能,續航能力有限,并且鋰電池占據了IMEs大部分的體積和重量。許多研究人員試圖延長IMEs的使用壽命,同時減少其尺寸和重量,這是一個不小的挑戰。除了研制更高能量密度的電池外,一些其他的方案也相繼被提出,比如納米發電機和自驅動技術。

王中林和李舟領導的研究團隊一直致力于自驅動技術的研究,特別是基于植入式納米發電機的自驅動醫療電子設備的研究和開發。受生物共生現象的啟發(例如根瘤菌與植物間的共生),他們提出了基于植入式摩擦電納米發電機(iTENG, implantable triboelectric nanogenerator)的共生型心臟起搏器(SPM, symbiotic cardiac pacemaker)。SPM可將心跳的能量收集起來驅動起搏電路發出脈沖;這些脈沖同時又刺激心臟,使出現異常的心臟恢復正常。這樣SPM與心臟之間就達到了“相互依存、相互受益”的“共生”狀態。目前SPM已成功在大型動物(豬)體內實現了“全植入”的自驅動運行,并成功進行了心律不齊的治療。

圖2 共生心臟起搏器工作原理

每一個心臟運動周期,SPM可獲得的能量高達0.495 μJ,高于心臟起搏閾值能量(通常為0.377 μJ)。也就是說,SPM可實現“一次心跳,一次起搏”,這對自驅動心臟起搏器邁向臨床和產業化具有重要意義。同時,SPM的實現也為新型自驅動醫療電子設備提供了一條嶄新的演化途徑。這項由北京納米能源所、北京市生物醫學工程高精尖創新中心和海軍軍醫大學的研究者們共同研究的成果已發表在近期的《自然-通訊》上(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9. 10 (1), 1821)。該文章的第一作者為歐陽涵、劉卓、李寧、石波璟,通訊作者為王中林、張浩和李舟。

2006年,王中林首次在美國《科學》雜志(Science)上提出了納米發電機的概念(Science, 2006, 312(5771): 242-246)。“從2006年開始,我還在王中林院士的實驗室讀博士的時候,我們就開始嘗試從生物體的運動中收集機械能,并利用納米發電機轉化為電能。”該項目的主要負責人李舟說,“那時,我們制作了基于單根氧化鋅(ZnO)納米線的壓電納米發電機,并成功收集了大鼠的心跳能量(Advanced Materials, 2010, 22(23): 2534-2537)。但是,該納米發電機的輸出性能很低,電壓和電流只有1 mV和1 pA。如何獲得更高的能量輸出?如何利用這些微小的能量驅動醫療電子器件?一直是我們面對和要解決的問題。”

轉折點出現在2012年摩擦納米發電機(TENG)的提出,這種基于麥克斯韋位移電流原理的納米發電機成功實現了機械能到電能的高效轉化,可以方便地存儲和驅動小型電子設備。TENG不僅具有出色的電學輸出性能,普通環境中可輸出上百伏的電壓,而且易于加工成各種尺寸、形狀和結構,可方便應用于不同的穿戴式和植入式場景(Nano energy, 2012, 1(2): 328-334)。

2014年李舟研究團隊和王中林一起提出了植入式摩擦納米發電機(implantable TENG, iTENG)的原型器件,通過植入動物皮膚下可收集呼吸運動的能量,產生3.43 V的電壓和0.14 μA的電流,并且經過一段時間的電能存儲,可驅動一臺簡易的心臟起搏器原型機,實現對小型實驗動物心臟頻率的調控。該工作發表于國際學術期刊《先進材料》(Advanced Materials)上(Advanced materials, 2014, 26(33): 5851-5856)。英國《自然》(Nature)雜志2015年就對該工作進行了亮點工作報道(Nature News, 2015, 528(7580): 26),使iTENG及其在體內收集生物機械能來驅動IMDs的研究工作引起了眾多關注。

2014年至2019年,李舟研究團隊在王中林的帶領下,在iTENG的結構改進、性能提升、應用研究等方面取得多項進展。研究團隊針對植入式納米發電機的封裝問題,開發了有機/無機復合封裝技術和通用防水接口,為植入式納米發電機實現體內長效穩定工作奠定了基礎(Advanced Materials, 2016, 28, 846–852;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2016, 8(40): 26697-26703)。通過引入新型的記憶合金龍骨設計和優化摩擦層材料等手段提高iTENG的輸出,并成功構建自驅動無線心臟監測系統(ACS Nano, 2016, 10, 6510-6518)和實時多功能心臟傳感器(Nano letters, 2016, 16(10): 6042-6051);研制了生物全可吸收和光熱調控降解的摩擦納米發電機(Science Advances, 2016, 2, e1501478; Advanced Materials, 2018, 30(32): 1801895;Nano Energy, 2018, 54: 390-399)并在神經、心肌和傷口修復等方面取得了進展;將TENG應用于心血管疾病的診斷(Advanced Materials, 2017, 29(40): 1703456)、經導管的超靈敏自驅動心內壓傳感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2019, 29(3): 1807560)、自驅動電刺激成骨(Nano Energy, 2019.59:709-714)、精準控制腫瘤治療藥物遞送(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2019: 1808640)。這些研究工作表明了納米發電機在生物醫療領域的巨大潛力。

“讓心臟起搏器能夠以人體自供電的方式運行是一件極具挑戰同時也非常有意義的事情。”李舟表示,“我們的身體有大量可以利用的機械能,例如心跳、呼吸和肌肉運動。iTENG在體內的輸出性能有明顯優勢,這意味著許多電子設備,特別是植入式醫療電子設備,如心臟起搏器、神經刺激器等,將可以通過iTENG實現“一次植入,終身使用”。

現在,李舟團隊已經成功實現了共生型心臟起搏器的研制與動物試驗,iTENG和自驅動電子醫療器件面向實際應用已邁出了堅實的一步,但是仍有很多問題需要在材料、器件體內穩定性和長期生物安全性方面取得突破,才能真正進入臨床使用。不過,正如王中林指出“在未來,傳感器、物聯網(IoT)、醫療電子器件和便攜式電子設備都可以從周圍環境中提取能量為自己供電。電子設備正進入自驅動能源的新時代”,自驅動電子器件已經逐漸進入人們的生活,并為新時代的智能設備提供強勁動力。

相關研究成果以symbiotic cardiac pacemaker 為題于4月23日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該項工作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以及國家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項目的支持。

國內外多家媒體對該項研究工作進行了報道。《自然》雜志(Nature)通過多個媒體平臺對該研究工作進行報道與推薦,在其亞洲區官網上以Research highlights 的形式做了Biomedical engineering: A self-powered pacemaker in pigs 為題的亮點專題報道:“李舟、王中林團隊開發了一種植入式發電機,可以從心臟運動中獲取足夠的能量,為商用心臟起搏器提供動力。能量采集器件與電源管理單元和起搏器配套使用,具有生物相容性良好和機械耐用性優秀等特點。”英國《每日郵報》報道稱:“大量的研究都在探討無電池電子設備的可能性,王中林教授與李舟研究員團隊開發的這款原型機是迄今為止最有前景的突破。”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中科院
    +關注

    關注

    1

    文章

    64

    瀏覽量

    12098
  • 心臟起搏器
    +關注

    關注

    1

    文章

    24

    瀏覽量

    15316

原文標題:共生型心臟起搏器研究取得進展

文章出處:【微信號:MEMSensor,微信公眾號:MEMS】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維碼

掃碼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師交流群

    評論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

    中科曙光助力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打造溪悟大模型

    近年來,以大規模預訓練模型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術迅猛發展,為科研創新提供了全新范式。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依托正負電子對撞機等大科學裝置,積累了海量高價值實驗數據,如何高效利用數據、加速成果產出,成為研究所面臨的核心課題。
    的頭像 發表于 05-06 15:19 ?324次閱讀

    華為公布AI基礎設施架構突破性進展

    近日,華為公司常務董事、華為云計算CEO張平安在華為云生態大會2025上公布了AI基礎設施架構突破性進展——推出基于新型高速總線架構的CloudMatrix 384超節點集群,并宣布已在蕪湖數據中心規模上線。
    的頭像 發表于 04-12 15:09 ?996次閱讀

    電子設備的 “心臟起搏器” 晶振,一文深度剖析

    的作用。它憑借著穩定的頻率輸出,為各類電子設備提供了精確的時間基準和時鐘信號,確保設備的各個部件能夠有條不紊地協同工作。從消費電子到通信設備,從汽車電子到工業控制,晶振無處不在,它就像是電子設備的 “心臟起搏器”,讓每一個電子設備都能穩定、高效地運行。
    發表于 04-07 10:53

    東軟醫療光子計數CT取得突破性進展

    近日,由東軟集團旗下的創新公司東軟醫療自主研發的國產光子計數CT正式進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查程序。這一突破性進展,標志著這款劃時代的超高端醫學影像設備距離臨床應用僅剩一步之遙,也意味著國產光子計數CT技術邁入國際先進行列!
    的頭像 發表于 03-10 15:55 ?456次閱讀

    愛普生SG-8002CE智能家居中控系統的精準 “心臟起搏器

    。在這一系統中,愛普生SG-8002CE晶振猶如一顆精準的“心臟起搏器”,發揮著無可替代的關鍵作用。智能家居中控系統需要實時處理海量的設備連接請求和頻繁的數據傳輸任務
    的頭像 發表于 02-19 14:01 ?325次閱讀
    愛普生SG-8002CE智能家居中控系統的精準 “<b class='flag-5'>心臟</b><b class='flag-5'>起搏器</b>”

    請問ADS1298起搏器信號檢測功能怎么使用啊?

    ADS1298起搏器信號檢測功能怎么使用啊?是將兩個輸出PACEOUT1和PACEOUT2接到任意兩個GPIO上嗎?
    發表于 02-13 08:13

    中科創達旗下MM Solutions推出突破性視頻降噪算法

    在CES 2025上,中科創達旗下全球領先的移動和工業圖形圖像視覺技術公司MM Solutions重磅推出一款具有突破性的視頻降噪算法——MMS AI Video Denoiser。這款由先進AI
    的頭像 發表于 01-13 11:41 ?1031次閱讀

    中科院基于新型sic復合襯底的低成本MOSFET取得重要進展

    行業芯事行業資訊
    電子發燒友網官方
    發布于 :2025年01月10日 11:40:31

    谷歌宣布量子計算芯片取得突破性進展

    行業芯事行業資訊
    電子發燒友網官方
    發布于 :2024年12月11日 11:43:12

    廣汽本田和廣汽豐田全固態電池技術取得突破性進展

    全固態電池領域均取得突破性進展,為廣汽集團合資品牌的新能源化轉型乃至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注入新動力。
    的頭像 發表于 11-25 09:55 ?823次閱讀

    全新NVIDIA NIM微服務實現突破性進展

    全新 NVIDIA NIM 微服務實現突破性進展,可助力氣象技術公司開發和部署 AI 模型,實現對降雪、結冰和冰雹的預測。
    的頭像 發表于 11-21 10:07 ?661次閱讀

    上海光機所在多路超短脈沖時空同步測量方面取得研究進展

    圖1.超短脈沖時空同步實驗的光路圖 近日,中科院上海光機所高功率激光物理聯合實驗室在多路超短脈沖時間同步與空間疊合度測量方面取得研究進展,相關研究成果以“High-precision
    的頭像 發表于 11-11 06:25 ?506次閱讀
    上海光機所在多路超短脈沖時空同步測量方面<b class='flag-5'>取得</b><b class='flag-5'>研究進展</b>

    上海光機所在基于空芯光纖的超快脈沖壓縮與紫外飛秒激光產生研究取得進展

    圖1. (a) 寬帶紫外色散波輻射機理,(b) 窄帶色散波輻射,(c) 倍頻程寬度的色散波輻射,(d) 不同波長下的光斑輪廓 近日,中科院上海光機所強場激光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與杭州光學精密機械研究
    的頭像 發表于 11-05 06:25 ?640次閱讀
    上海光機所在基于空芯光纖的超快脈沖壓縮與紫外飛秒激光產生<b class='flag-5'>研究</b>中<b class='flag-5'>取得</b><b class='flag-5'>進展</b>

    陳天橋雒芊芊腦科學研究院在人工智能領域取得重大突破

    陳天橋雒芊芊腦科學研究院(TCCI)的人工智能團隊,憑借其在大腦與記憶領域的深厚造詣,于人工智能界取得突破性進展。其自主研發的OMNE多智能體框架,在由Meta AI、Hugging
    的頭像 發表于 11-01 11:11 ?942次閱讀

    哈爾濱工業大學在超分辨顯微成像技術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

    近日,哈爾濱工業大學儀器學院先進光電成像技術研究室(IPIC)李浩宇教授團隊在生物醫學超分辨顯微成像技術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針對目前活體細胞超分辨成像領域中光子效率不足的難題,團隊提出
    的頭像 發表于 09-27 06:33 ?576次閱讀
    哈爾濱工業大學在超分辨顯微成像技術領域<b class='flag-5'>取得</b><b class='flag-5'>突破性</b><b class='flag-5'>進展</b>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手机看片你懂的日韩1024 | 日本最黄|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网站 | 色噜噜噜噜噜在线观看网站 | 四虎影院免费在线 | 在线一区二区观看 | 中文字幕天堂 | 国产tube| 又粗又长又大真舒服好爽漫画 | 永久免费视频网站在线观看 | 大又大又粗又爽女人毛片 | 57pao成人永久免费视频 | 手机看片福利盒子 | 五月激情在线 | 特级无码毛片免费视频尤物 | 天堂资源在线8 | 综合五月激情 | 第四色视频 |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青草 | 亚洲码在线 | 欧美成人 色 图 | 天天操天天干天天拍 | 国产男靠女免费视频网站 | 97综合| 免费的很黄很色的床小视频 | 色婷婷久久免费网站 | 综合色吧| 播色屋 | 日本视频一区在线观看免费 | 天天做人人爱夜夜爽2020毛片 | 国产1区二区 | 成 人 免费 网站 | 黄色大片在线免费观看 | 与子乱刺激对白在线播放 | 亚洲五月婷 | 狼狼狼色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 人人干人人干 | 免费恐怖片 | 国产成人在线播放视频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观 | 国产午夜精品福利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