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納米科學中心鄭文富團隊、蔣興宇團隊和蘭州大學張浩力教授團隊合作報道了一種在微流體芯片上構建模擬突觸前膜的,可緩釋多巴胺的金表面結構的策略,用于模擬體內的神經信號傳導。
實驗采用對金表面的,甲基保護的多巴胺自組裝單分子膜(DA SAMs)進行電化學脫保護構建了DA SAMs。通過在金表面施加非水解的負電位可以實現DA SAMs的電化學可控釋放。這種構建DA SAM的方法可以避免由于DA分子的聚合和質子化導致的DA SAM的形成失敗。實驗通過結合微流體技術,利用電化學方法實現了DA在金表面的可控釋放。研究通過在DA SAMs上培養神經元證明了DA SAMs與神經元之間的界面可以作為突觸前膜,隨后釋放的DA則可以精確地調節神經元的活性。
這一研究成果在今后的神經生物學研究和藥物篩選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原文標題:利用芯片電化學模擬突觸前膜構建可釋放多巴胺的金表面結構
文章出處:【微信號:Micro-Fluidics,微信公眾號:微流控】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推薦
文章首先介紹了電化學傳感器的構成,對傳統的信號調理電路進行了簡要分析,指出經典電路在設計實現時存在的一些局限性以及在傳感器電極故障狀態檢測中遇到的困難。隨后介紹了電化學傳感器模擬前端
發表于 02-11 08:02
電化學微通道反應器概述 電化學微通道反應器是一種結合了電化學技術和微通道反應器優點的先進
發表于 01-22 14:34
?328次閱讀
電化學傳感技術與遠程 醫療 監控提供更好的 患者護理質量 在當今先進的技術時代,電化學傳感器的普及和重要性正在迅速增長,量化化學物質可提高醫學和環境科學、工業材料和食品加工等不同領域的
發表于 12-10 19:21
?707次閱讀
非偏壓款:即是傳感器的兩級參考電壓是一樣 ,VRE1=VRE2=200mV;
常見的電化學不帶偏壓傳感器有:硫化氫H2S、氨氣NH3、硫化氨(CH3)3N等等。
偏壓ETO款:即是傳感器的兩級
發表于 11-16 11:26
掃描速率(Scan Rate)是電化學測試中一個重要的參數,它影響著電化學反應的動力學特性和電極過程的控制步驟。在電化學實驗中,掃描速率決定了電位變化的速度,進而影響電極表面的電荷轉移
發表于 10-14 14:51
?3047次閱讀
伴隨當今世界發展,不僅電化學理論和電化學方法不斷創新,而且在應用領域也占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新能源汽車工業以及生物電化學這些領域所取得的突出成績都是比較典型的例子,因此強調并且重視電化學
發表于 07-03 10:13
?2275次閱讀
作者提出了一種微流體電化學集成傳感器(MEIS)來有效地分離和檢測白色念珠菌。分別制備了三維大孔PDMS支架和金納米管包覆PDMS電極(Au-NT電極),并將其組裝在單通道微芯片中,分
發表于 06-17 17:29
?1024次閱讀
在能源儲存領域,電化學儲能與電池儲能是兩個緊密相關的概念。它們都與電能的存儲和釋放有關,并在多個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本文旨在深入探討電化學儲能與電池儲能之間的關系,以便更好地理解它們各自的角色和優勢。
發表于 05-20 16:38
?1238次閱讀
在能源存儲領域,電化學儲能和物理儲能是兩種重要的儲能方式。它們各自具有獨特的原理和優勢,并在不同的應用場景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本文將對電化學儲能和物理儲能進行詳細的對比,旨在揭示它們之間的主要差異和各自的優勢。
發表于 05-20 16:27
?1972次閱讀
隨著可再生能源的快速發展和能源結構的轉型,儲能技術成為了解決能源供需不平衡、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關鍵技術之一。在眾多的儲能技術中,電化學儲能和氫儲能以其各自獨特的優勢備受關注。本文將對電化學
發表于 05-20 16:24
?1543次閱讀
電化學儲能系統作為現代能源體系中的關鍵組成部分,以其高效、靈活和環保的特點,在電力系統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將詳細介紹電化學儲能系統的組成、作用以及其在電力系統中的具體應用。
發表于 05-20 16:17
?1904次閱讀
隨著全球能源危機的加劇和環境保護意識的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和能源儲存技術成為了研究的熱點。電化學儲能技術作為其中的一種重要方式,以其高效、環保、靈活等特性,受到了廣泛關注。本文將詳細介紹電化學儲能的基本原理,以及其在能源領域的
發表于 05-20 16:11
?3494次閱讀
電化學儲能電池和燃料電池是兩種不同的電化學能源系統,它們在工作原理、結構組成、應用場景以及能源存儲和轉換方式上存在顯著差異。
發表于 05-16 17:40
?1570次閱讀
儲能技術性能進一步提升,系統成本降低30%以上。到2030年,新型儲能全面市場化發展。
《方案》的印發,無疑為新型儲能行業的快速發展注入了更多動力。而特別提到的電化學儲能發展目標,也釋放出了電化學儲能
發表于 05-16 17:08
突觸可塑性是指突觸調節傳遞信號強度的能力,該過程受到突觸前和突觸后結構共同調控,其中短時程可塑性
發表于 05-16 11:34
?877次閱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