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以來,由于受美國及其盟國的打壓,以及近期的美國“禁令”的影響,華為5G業務在海外市場的拓展確實受到了不小的影響。這也使得華為的競爭對手直接受益。6月3日,諾基亞就宣布其已拿下42份5G訂單,超過了華為。不過,近日,隨著中國5G牌照的正式發放,國內5G網絡建設加速,華為5G訂單量再度成功超越諾基亞,重回第一。
諾基亞的42份5G訂單的背后
自去年下半年以來,隨著美國對于華為5G的持續打壓,華為在海外的5G業務的拓展也確實受到了不小的影響。美國不僅在其本土禁用了華為的網絡設備,還在不斷的渲染華為5G設備“不安全”,要求其盟國也“禁用”華為的5G設備。雖然只有較少國家積極跟隨美國,但是依然有不少國家迫于美國的壓力,對于華為5G業務的開展進行了一些限制。比如英國就同意將華為排除在了5G核心網之外,華為只能參與諸如5G天線等其他“非核心”基礎設施的5G網絡建設。
而隨著華為在海外的5G業務的拓展受阻,這也使得華為的競爭對手——愛立信、諾基亞和三星從中直接受益。
去年7月-9月,諾基亞和愛立信先后與美國第三大運營商T-Mobile分別簽署了價值35億美元、為期數年的5G相關設備采購協議。這在也應該目前訂單金額最大的單筆合同。而這還僅僅是美國第三大運營商的采購訂單,顯然,美國第一大和第二大運營商的采購金額可能會更高。而去年9月美國第二大運營商AT&T就已經選定諾基亞、愛立信、三星為其5G部署項目的主要供應商。
特別是諾基亞,得益于其在中國的合資公司——上海諾基亞貝爾股份有限公司(諾基亞中國業務和上海貝爾股份有限公司合并后的公司,諾基亞在合資公司持有50%+1股權,國資委持有50%-1股權),在中國市場,相對于愛立信和三星來說,諾基亞拿到了更多的來自中國的訂單。
去年11月7日,諾基亞就宣布與中國三大運營商分別簽署了價值約200億元的框架協議,諾基亞負責提供技術和服務,加速運營商向5G發展。
根據諾基亞官網于當地時間6月3日發布的新聞稿顯示,諾基亞宣布目前已與全球運營商簽訂了42項商業5G合同,超過了華為此前公布的5G訂單數(此前華為拿到了約40份5G訂單),而且包括這些合同在內,諾基亞還與100個客戶達成了5G商用、試驗和演示合作。
諾基亞總裁兼首席執行官Rajeev Suri還非常自豪的表示:“我們正在為運營商帶來顯著的性能提升,并且諾基亞的端到端產品組合的力量正在被認可。事實上,在部署諾基亞產品的每個網絡中,我們都是性能領先者。此時此刻,在最激進的技術轉型之一的開始,4G已經讓位于5G,這是諾基亞的閃耀時刻。“
然而,僅僅過了3天,諾基亞就慘遭華為實力打臉。
中國5G牌照發放,華為5G訂單再度反超
2019年6月6日上午,工信部正式向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廣電發放了5G商用牌照。這也意味著中國5G正式進入商用元年。
而就在工信部發放5G牌照同一天,華為官方就正式宣布,已在全球30個國家獲得了46個5G商用合同,5G基站發貨量超過10萬個,居全球首位。
華為還表示,為迎接中國5G商用已做好了充分準備。在工信部IMT-2020(5G)預商用系統組網驗證中,華為率先完成5G獨立組網(SA)與非獨立組網(NSA)的全部測試項目,覆蓋了5G商用的所有主流頻段,單用戶下行測試峰值超過1.8Gbps。2018年2月世界移動通信大會期間,華為就已完成全球首個5G通話,并推出了全球首個5G終端。
而隨著國內5G牌照的發放,國內運營商的5G設備的大規模集采也正式拉開了帷幕。
中國移動公布首批5G核心網絡設備采購結果:華為拿下52%份額
6月6日,就在工信部5G牌照頒發的當天,中國移動發布了《2019年核心網支持5G NSA功能升級改造設備集中采購單一來源采購信息公告》,在總的1131套設備(450套MME設備和681套SAE-GW設備)的采購中,華為獲得了588套,達到了52%份額。此外,愛立信獲得了34%的份額,諾基亞獲得了10%的份額,中興獲得了4%的份額。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中國移動公布的5G采購,都是屬于小規模的5G設備采購。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月,中國移動就進行了5G試驗網的采購,采購500站基站,其中,華為占比50%,愛立信占比22%,中興占16%,諾基亞和大唐占比相同為6%。
華為將成國內5G建設最大受益者?
根據中國移動官方公布的最新數據表示,2019年5G一期無線工程設計及可行性研究服務預估工程費1(設計費計價基數)為192.578億元(不含稅);預估工程費2(可研計價基數)為192.578億元(不含稅);預估勘察費(無折扣)為2.005億元(不含稅)。上述相關服務,總計387.161億元。這個金額大大超出了之前外界的預期。
根據此前計劃,中國移動將在9月底前實現40個城市的5G覆蓋。在今年年內將建成3-5萬站5G基站,5G投資將達172億元。
野村證券分析師指出,預計華為和中興通訊將贏得中國移動5G基站設備大部分合同。而相對于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來說,中國移動的是5G訂單量將更為巨大。數據顯示,中國移動目前已擁有接近10億用戶。
中國聯通日前也公布了首批5G城市名單,其名單與中國移動重合。
(圖片來源:騰訊新聞×數可視)
根據此前中國聯通的規劃,2019年的資本開支為580億元人民幣,其中60到80億元用于5G投資,大概會建2萬座基站。未來兩年的總投資約為210億。
而在今年4月,聯通也公布了5G基站采購合同,愛立信的報價為209.6億,華為的報價281.4億,中興的報價267.5億,諾基亞的報價是346.8億。隨后,網上眾多媒體紛紛報道稱,“中國聯通拋棄華為,選擇愛立信簽200億大單”。不過,根據后續的信息顯示,中國聯通最終的采購合同排名是華為第一,中興第二,愛立信第三,諾基亞第四。華為的全部份額高達50%。中國聯通最終的選擇并不是單單以報價低就由愛立信獨占。
另外,雖然中國電信并未并未公布其首批5G城市的名單,不過其已在北京、上海、重慶等17座城市進行了5G規模測試和應用示范,并將在此基礎上迅速擴大到40座城市。今年整體的5G投資規模大概在90億元,5G基站大概會建2萬站。對于未來幾年的5G投資,中國電信并未詳細公布,不過根據今年4月,中國電信公布的一組數據顯示,其將在2022年內累計在粵港澳大灣區建成3.4萬個5G基站。顯然,屆時其整體的5G投資規模將會達到數百億。
而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數據預測顯示,在2020年至2025年間,中國無線網絡運營商5G網絡建設支出將高達2230億美元。
中泰證券的預測也顯示,中國5G前三年的投資總規模將有望達到 4500億元。中國前五年5G總建站數為 280萬臺左右,而屆時全球總基站數約為 400萬臺左右,也就是說中國的5G網絡基站數量占據了全球的近3/4。屆時中國將建成全球最大的5G網絡。
而隨著中國運營商5G網絡的加速建設,作為目前在5G技術上處于絕對領先地位的中國本土5G設備供應商,華為或將成為最大受益者。
-
華為
+關注
關注
216文章
34537瀏覽量
253025 -
中國移動
+關注
關注
22文章
5556瀏覽量
71802
原文標題:拿下46個5G合同,中標中移動5G大單!華為將成中國5G建設最大受益者!
文章出處:【微信號:icsmart,微信公眾號:芯智訊】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