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一加有些不一樣。
這得從今年這個特殊的日子說起——一加手機五周年。在這之前,一加手機一直保持著一年一款安卓旗艦的進度(如果算上數字T系列,應該是一年兩款)。
為了慶祝一加手機五周年,官方在原本一加7的基礎上推出了一加7 Pro。按照一加的說法,他們希望在一加手機五周年之際推出一款安卓機皇,而不是像往年一樣只滿足于旗艦手機。
所謂機皇,一加并不滿足于“水桶機”的設定,這家公司認為不僅要沒有短板,還得擁有長板。那么在這樣的設定下一加7 Pro究竟如何?是否能成為用戶心中一代“機皇”?我們慢慢尋找答案。
外觀:不那么像一加手機
打開一加7 Pro包裝,我的第一反應是“WoW,曲面屏”,拿起來之后第一感覺是“厚了”。一加7 Pro厚度為8.8毫米,重206克,這種感覺似曾相識,在一加剛出道那幾年“直男機身重量”就曾經是這家公司的標簽之一;厚重感與質感,雖然和輕薄對立,但也是一部分用戶的心頭好。
一加7 Pro曲面屏
為對應曲面屏,手機廠商一般還會把背面做的更圓,謂之對稱美學。一加7 Pro同樣采用了這種思路,但有舍有得。一加手機此前慣以手感著稱,號稱“手感真TM好”,手機背面的弧度、腰線都頗有辨識度。而當機身背面弧度更“圓”時,這些用戶的記憶點就都不見了。
厚度從另一個方面談其實是好事,譬如電池。此前一加旗艦的電量巔峰是一加6T:3700毫安時容量。這次一加7 Pro則放入了一塊4000毫安時容量電池。
前置彈出式鏡頭
機身變厚的另一個關鍵因素是前置彈出式攝像頭。機械結構勢必會占據手機內部空間,所以既使用彈出式鏡頭,又想兼顧自拍質量,手機機身變厚或變長不可避免。這一點之前vivo、OPPO的手機上已有體現。
然而不同的是,一加7 Pro機身變厚并沒能像OPPO Reno 10倍變焦版那樣把后置攝像頭抹平。微微凸起的后置三攝被金屬所包裹,這樣的好處是可以保護鏡頭,不好之處在于手指拂過會有些硌手。此外,一加7 Pro厚度增加的,但是并沒有加入無線充電功能,有點小遺憾。
后置鏡頭鏡頭依然小凸起
一加7 Pro一共有三種配色:星霧藍、曜巖灰和皓月金。這三種配色都比較克制、簡潔,沒有夾雜太多的漸變、反光效果。我們拿到的是星霧藍版本,它采用的AG工藝通過表面納米刻蝕,能讓玻璃表面有一種細膩的磨砂質感。一加運用這套工藝已經相當純熟,這部分可以作為手感的加分項。
機械結構帶來的全面屏
手機正面由于彈出式鏡頭設計,屏幕頂部邊框基本上被推平了,下巴也做得足夠窄。不得不說這一切都是為了那塊屏幕,這部分我們留到下面說。
用我同事的一句話來總結這次的一加7 Pro:“外觀ID全換了”。這里面包含了一加對手機厚度、重量和全面屏、鏡頭拍照的取舍,顯然一加選擇了后者。
總體上看,一加7 Pro的外觀設計已經不那么一加了。為了新技術、新硬件,一加手機這次做出了妥協和取舍。如今在這款手機上想要再找到之前產品的影子,恐怕只有從側面的三段式小開關,背面的一加Logo著眼了。
屏幕:90Hz刷新率2K屏
新機發布之前,一加手機創始人劉作虎在微博上圍繞著一加7 Pro的屏幕,仔仔細細爆料了一番,包括花大價錢和三星定制了一塊6.67英寸90Hz刷新率的Fluid AMOLED屏幕、曲面、2K分辨率、支持HDR 10和HDR 10+視屏格式。
正面屏幕第一感覺舒服
首次點亮一加7 Pro的屏幕,第一感受是舒服。曲面屏減少了正面視覺的邊際感,或者說科技感更足。此前三星旗艦的高辨識和擁有部分死忠粉,原因之一就是曲面視效。曲面之外,則是技術上的加成。
首先是細節調優,一加手機和知名屏幕測試機構DisplayMate在屏幕調教方面進行了深度合作,在色準、亮度等方面接受了后者的建議,力求讓屏幕效果向著頂級手機屏幕看齊。最終該機獲得了專業屏幕測試網站DisplayMate A+的等價評級,這意味著一加7 Pro的屏幕和蘋果iPhone XS Max、三星Galaxy S10的屏幕處于同一水準。
一加7 Pro屏幕獲得A+評價
另一個關鍵詞是90Hz刷新率。在此之前,只有少數手機廠商把屏幕刷新率做到了90Hz,乃至120Hz,但這些產品大多是游戲手機,為了FPS類游戲能有更好的顯示效果。主流手機中,一加在這方面起了個頭,至于90Hz能帶來什么效果,倒是值得說道說道。
這要從“為什么此前只有游戲廠商嘗試做屏幕刷新率”這件事說起。對于游戲來說,尤其是FPS類游戲(第一人稱射擊類游戲),高屏幕刷新率能夠有效解決拖影、眩暈等問題。但這里有個前提:游戲的幀率和屏幕刷新率相匹配。
以60幀的游戲為例,幀率達到60幀意味著這款游戲1秒鐘能生成60幀畫面,如果這時屏幕刷新率只有30Hz,也就是說屏幕1秒鐘能讓你看見30幀畫面,這時畫面會出現丟幀的情況,甚至畫面撕裂、卡頓。相反,如果60幀的游戲跑在90Hz刷新率的屏幕上,屏幕有充分的能力顯示這些畫面,把這60幀給你看的明明白白。
但是,這種效果60Hz刷新率的屏幕也能做到,不巧的是目前市面上的主流手機游戲幾乎沒有超過60幀的(這里指的是全民皆知的王者榮耀和絕地求生。此前努比亞公布神魔大陸、巔峰坦克、虛榮、救贖之地這幾款游戲會支持90Hz刷新率屏幕)。換句話說,90Hz刷新率的屏幕有優勢,但是在手游上暫時不能完全發揮出來。
游戲內容沒適配到位,手機廠商們自然沒必要增加成本嘗試更高刷新率;手機硬件不到位,游戲廠商自然也不需要在幀數上做進一步優化。這似乎進入了一個死循環,所以總有人要邁出第一步。
一加手機深知這一點,故而沒花大力氣解釋高刷新率給游戲帶來的好處(我們也不認為一加現在有這樣高的生態號召力),反而更看重刷微博和朋友圈“超爽”,日常滑動“超爽”。
那么真的有那么爽嗎?
其實,從我這陣子的使用情況來看,90Hz刷新率屏幕在動畫體驗上確實有提升,但這種提升就像1080P屏幕到2K屏幕的升級,我看慣了2K屏幕手機,退回1080P也能習慣。它不像720P到1080P屏幕升級那么明顯,上去之后再用回來就感覺“瞎眼睛”。
一加6T的60Hz會有拖影(左),一加7 Pro則好一些(右)
最后則是HDR 10和HDR 10+視頻格式的支持,在片源上目前就算電視資源依舊是SDR水準,但配合算法與高亮屏,確實能做到細節上補充配合。而HDR內容在部分視頻平臺上(譬如騰訊視頻、Netflix、Amazon等)能夠找到,只不過距離普及還需要一定的時間,換句話講如今還不能隨便打開個視頻就享受到HDR的效果。
所以和其他廠商那些“超級變焦”相比,一加7 Pro屏幕的90Hz刷新率和支持HDR 10視頻格式這兩項核心賣點對于用戶來說,能感知到的部分并不多。
騰訊視頻HDR片源
分辨率的提升是一加7 Pro這次最實在的地方,2K分辨率、516級別PPI會讓現實效果更細膩,而屏幕最高亮度可達800 nit也能提升顯示效果。
一加這代在屏幕上的升級是有歷史原因的,早幾年雖然用上了OELD屏幕,但一直沒做深度優化算得上是一個槽點。如今這一代不光是補齊水準,甚至是一下沖到了業內頂級水準。
一加7 Pro
從使用者角度出發,這種“乍看不明顯,體驗能感知”的升級方向其實是值得提倡的,也是我們一貫認為“企業做產品良心”的標準之一。但從營銷上說,相比較明晃晃的各類數據,這種提升其實不太方便宣傳。
配置:舍得堆料
已經是9102年,而且接近年中,所以旗艦機配上驍龍855擰不奇怪,這顆芯片我們已經在無數旗艦手機上見到,7nm制程、單核頻率2.84GHz、Adreno 640圖形處理器之類的都已經是用戶熟知的參數。我們手里這臺+Pro的版本12+256的高配版本,應該說各方面都是目前安卓機的旗艦水準。
一加7 Pro安兔兔跑分
一加強調了自己“全系標配UFS 3.0閃存”(Universal Flash Storage 一種存儲規范),之前用戶可能只知道驍龍845比835好,DDR4內存比DDR3好,但應該感謝華為,給用戶普及了一下用于存儲的閃存芯片也是有不同規格標準的。
在以前USF對eMMC存儲還算是”下一代標準“
根據一加官方說法UFS 3.0閃存,讀寫速度相較UFS 2.1提升79%,這給手機度掉了另一個瓶頸,當RAM和CPU運算力已經過剩的時候,也能找到另一個宣傳點。
如果實際測試下閃存部分,確實速度不錯, 持續讀取(Sequential Read)的速度甚至有1400MB/s以上,持續寫入也到了390MB/s以上。
一加7 Pro讀寫測試
一加沒有說自己的UFS3.0閃存供應商是誰,但按行業現狀來講,應該是三星——這里只能說他們的運氣不好,本來是自己的長項、本來應該是2月之后量產先用在自家折疊機Galaxy Fold上、沒想到折疊機翻車…… 所以一加7成了“全球首批量產上市UFS 3.0的機型”。
而其他855旗艦大多較早在量產之前,這里只能說來的早不如來得巧。
之前的UFS2.1的寫入速度日常慣用,升級到UFS3.0之后,閃存讀寫變快能讓用戶感知的地方就是安裝App的速度變快了,尤其是安裝“吃雞”這種大型游戲。
總結下來,一加7 Pro的處理器并沒有太多過人之處,但整體性能上,一加重新優化了散熱系統;但更明顯的改進還是在UFS3.0這里。不過它是從90到95%的進化,在安裝大型游戲,讀取大量數據時候能感知到,日常刷微博看新聞可能體會不是太明顯。
拍照:一加式“穩健” 有了長足的進步
從硬件規格上看,今年一加7 Pro的后置鏡頭組合選擇了旗艦機的標配:一顆4800萬像素索尼IMX586傳感器主攝,一顆1600萬像素超廣角鏡頭和一顆800萬像素長焦鏡頭。這套鏡頭組合基本上能覆蓋到廣角、變焦、夜景、人像等多個場景。
發布會上,一加手機公布了一加7 Pro在相機評測機構DxOMark排行榜上的得分:綜合得分111分,位居排行榜第三位。自拍綜合得分86分,排行榜位居第六。
下面我們來具體說說:(注意,所有樣張上傳后均有質量壓縮)
室外樣張
室外逆光樣張
在光線充足的場景下,一加7 Pro樣張的色彩、白平衡、銳度、曝光都有著不錯的表現。室內弱光環境下,樣張亮度足夠,但是畫面上一些細節有所丟失。
室內弱光樣張
樣張放大后對比
夜間拍攝,由于主鏡頭配備1/2英寸的大底傳感器,即便在非常昏暗的條件下也能得到較為明亮的畫面。一加7 Pro的夜景模式相對克制,提升畫面亮度的同時也會對高光部分進行抑制,但在某些情境下使用夜景模式拍攝會增加畫面的噪點。
夜景模式對高亮部分有所抑制,但是天空噪點增多
一加7 Pro對夜景高光控制更好一些,但綠燈出現了偏色
因為超焦鏡頭和超廣角鏡頭的存在,一加7 Pro能實現3倍光學變焦、拍攝117度廣角畫面。變焦方面雖說無法和華為P30 Pro、OPPO Reno 10倍變焦版相比,但3倍以內的變焦足夠覆蓋大多數場景。一加手機這次為鏡頭增加了OIS防抖,在拍照過程中不必為畫面穩定性擔憂。
117度廣角樣張
3倍光變細節更清晰,但“牛”有點過曝
總之,這次一加7 Pro在拍照方面有了十足的進步。它依舊保持著一加手機穩健的風格,雖然沒有潛望式鏡頭、10倍光變、50倍數碼變焦這樣的新技術、新賣點,但卻能在眾多旗艦手機中占據一席之位。
其他一些看不到的細節
這次的一加7 Pro依然沒有耳機接口,還是采用USB—C全合一的設計,唯一的接口承擔了充電+數據+耳機三個功能;另外有一點看不出來的是這個接口采用USB 3.1 GEN1標準(注意USB 3.1標準跟USB—C接口外觀是兩碼事)。
USB版本規范
“USB 3.1 Gen 1”實際就是原來的USB 3.0換了個名字,這個事是USB標準制定機構的鍋
USB 3.1 Gen 1就是原來的USB 3.0,理論傳輸速率可達5Gb/s,一加不是第一個,但做這個的廠商也不多,一是技術問題,很早之前三星用過,會影響信號;而是成本/用途問問題,現在4G網絡普及,而且動不動幾個G流量包月,以往”電腦下歌下電影再拷進手機里“這事已經被QQ音樂和優酷愛奇藝視頻之類的取代,所以廠商做了這事,用戶用到的機會不會很多。
一加7 Pro快充統計
當然,有關這個接口,另一個提升是有用的,這次的一加7 Pro搭載了30W Warp閃充,比上代6T手機的20W(5V/4A)提升了一步,雖然不如iQOO的40W,但已經是一個足夠好的水準,30分鐘能將電池從4%充到60%。另外關于充電的一點小遺憾是一加7 Pro沒有配備無線充電,或許他們認為有線已經足夠了。
續航方面,經實測1小時視頻、40分鐘《和平精英》分別掉電10%、14%,開啟90Hz刷新率后和60Hz刷新率游戲耗電情況基本一致。
卡槽放到了機身底部
因為頂部有彈出式鏡頭,卡槽被安置到了機身底部,跟iPhone XS Max一樣的背靠背SIM設計。發布現場一加沒提防水這事(我們估計彈出鏡頭設計也沒法防水),但在一些細節之處,例如SIM卡槽還是加了圈橡膠。
這款手機是4G手機,支持 LTE Cat.18,4×4 MIMO天線,另外WiFi部分則是2×2 MIMO天線,不過在藍色機身上,底部的黑色天線帶略違和;藍牙標準是比較新的Bluetooth 5.0;NFC有,但一加的的短板還是在系統上,公交卡目前為止僅支持五個省市/地區,模擬門卡依舊沒有。
總結部分
僅就一加7 Pro這款產品來說,一加這次很舍得堆料,除了驍龍855這種旗艦標配,還有畫質很好的2K分辨率的90Hz屏幕,UFS 3.0閃存,以及Haptic振動馬達,索尼IMX586鏡頭組,Warp 30閃充等等一系列配置。
這些能寫得出來的配置,要比“手感真TM好”或“最美腰線”簡單直接得多,它們能在最短時間內讓用戶明白一加7 Pro強在哪;在手機這個競爭激烈的紅海里,一加需要這些給老用戶升級理由,更需要給新用戶拋棄其他廠商轉換到一加陣營一個明確的理由。
但我們同時得說,當一加開始從感性變得理性,有些東西也同時變得不那么一加了。
一加初代吸引用戶的,當然有不錯的配置,但更明確性格的恰好是“手感真TM好”,并且始終保持在一個小而美的恰當體量,以讓自己本色延續。而如今,一加被擠到了拼配置這條車道上。
也許對OV華米來說,他們有足夠耐心和資金在這條車道上反復競賽,一年推出N款產品沖刷市場,但這樣做恰好會暴露一加一年僅推出一兩款手機的短板。
何況,這次一加7 Pro的部分配置并沒落在感知度非常明顯的地方,無論是90Hz的刷新率,還是UFS3.0閃存,他們要么需要指出場景用戶才能知道,要么是非高頻詞使用場景,不像是“望遠鏡夜視儀”這種感知明顯——即便,我們也不認為手機拉倒50倍變焦有很強的實用價值。
-
一加
+關注
關注
1文章
970瀏覽量
28153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ADC084S051輸入到底需要怎么處理,是直連還是需要加緩沖回路?
樣樣超Pro,新十年旗艦大作一加13售價 4499 元起
![樣樣超<b class='flag-5'>Pro</b>,新十年旗艦大作<b class='flag-5'>一</b><b class='flag-5'>加</b>13售價 4499 元起](https://file1.elecfans.com//web1/M00/F4/1A/wKgaoWckQBaAQ1ltAAHqZyzlpeg12.jpeg)
一加性能天團正式發布,一加Ace 3 Pro 售價 3199 元起
![<b class='flag-5'>一</b><b class='flag-5'>加</b>性能天團正式發布,<b class='flag-5'>一</b><b class='flag-5'>加</b>Ace 3 <b class='flag-5'>Pro</b> 售價 3199 元起](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F5/F2/wKgaomZ-QQSAf-dWAAB12MRs--c586.png)
征服“地獄級”重載場景,性能猛獸一加 Ace 3 Pro 兇猛來襲
![征服“地獄級”重載場景,性能猛獸<b class='flag-5'>一</b><b class='flag-5'>加</b> Ace 3 <b class='flag-5'>Pro</b> 兇猛來襲](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F2/4D/wKgZomZ5DAiAGSC7AALXnLqz_x0802.pn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