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和IBM分別公布了其新研究,即利用AI幫助人們進行神經科學領域的研究,進一步幫助人們加速對人類大腦的理解。
據悉,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正在訓練機器學習模型,研究從單個分割的大腦掃描圖像和未標記的掃描圖像中,分割大腦解剖結構,從而使用AI實現神經科學圖像分割的自動化。IBM的研究人員則創建了一個基于云端的神經科學模型,用于研究神經退行性疾病(由大腦和脊髓的神經元或髓鞘的喪失所致,并隨著時間推移而惡化,導致出現功能障礙),并使用模擬生物進化的算法來解決復雜問題。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AI
+關注
關注
88文章
35008瀏覽量
278763 -
MIT
+關注
關注
3文章
254瀏覽量
24388 -
機器學習
+關注
關注
66文章
8500瀏覽量
134506 -
IMB
+關注
關注
0文章
3瀏覽量
6402
原文標題:MIT和IBM研究人員利用AI探索神經科學
文章出處:【微信號:robotmagazine,微信公眾號:機器人技術與應用】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
IBM探索AI驅動的降本增效新路徑
AI 驅動已成為企業降本增效的戰略級引擎,其價值實現不在于技術本身,而在于與業務場景的深度融合。IBM 咨詢提出的"戰略規劃+運營管理"雙軌并行模式,突破傳統單點優化的局限,構建
研究人員開發出基于NVIDIA技術的AI模型用于檢測瘧疾
瘧疾曾一度在委內瑞拉銷聲匿跡,但如今正卷土重來。研究人員已經訓練出一個模型來幫助檢測這種傳染病。
NVIDIA 宣布推出 DGX Spark 個人 AI 計算機
臺式超級計算機由 NVIDIA Grace Blackwell 驅動,為開發者、研究人員和數據科學家提供加速 AI 功能;系統由頭部計算機制造商(包括華碩、Dell Technologies、HP
發表于 03-19 09:59
?316次閱讀

DeepSeek最新AI模型現已登陸IBM watsonx.ai平臺
,工程和科學計算提供裨益。 利用已部署的模型(如 IBM Granite,Llama,DeepSeek等)和以下解決方案能力,開發者可以在 IBM watsonx.
IBM光學技術新進展:光電共封裝提升AI模型效率
光學連接,在數據中心內部實現了光速數據傳輸,為現有的短距離光纜系統提供了完美的補充。 通過光電共封裝技術,IBM的研究人員展示了如何在芯片、電路板和服務器之間實現高帶寬數據傳輸的新標準。這一技術不僅極大地減少了GPU的停機時間,還顯著加快
研究人員利用激光束開創量子計算新局面
演示設備 威特沃特斯蘭德大學(Wits)的物理學家利用激光束和日常顯示技術開發出了一種創新的計算系統,標志著在尋求更強大的量子計算解決方案方面取得了重大飛躍。 該大學結構光實驗室的研究人員取得的這一

西湖大學:科學家+AI,科研新范式的樣本
,創新科研新范式。這一點在西湖大學的科研項目中已得到體現。 成立于2018年的西湖大學是由施一公院士領銜創辦的、聚焦前沿科學研究的研究型大學,該校鼓勵科學家們探索

IBM 發布光學技術關鍵突破,生成式AI迎來"光速時代"
方面的突破性研究成果,有望顯著提高數據中心訓練和運行生成式 AI 模型的效率。IBM研究人員開發的新一代光電共封裝?(co-packaged optics,CPO) 工藝,通過光學技術
基于光學衍射神經網絡的軌道角動量復用全息技術的設計與實驗研究
隨著神經網絡的發展,光學神經網絡(ONN)的研究受到廣泛關注。研究人員從衍射光學、散射光、光干涉以及光學傅里葉變換等基礎理論出發,利用各種光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驅動科學創新》第6章人AI與能源科學讀后感
幸得一好書,特此來分享。感謝平臺,感謝作者。受益匪淺。
在閱讀《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驅動科學創新》的第6章后,我深刻感受到人工智能在能源科學領域中的巨大潛力和廣泛應用。這一章詳細
發表于 10-14 09:27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驅動科學創新》第4章-AI與生命科學讀后感
領域的研究人員的工作模式相融合,也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然而,這些挑戰也孕育著新的機遇。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應用場景的拓展,AI在生命科學領域的應用將更加廣泛和深入,為科學家們提供更多
發表于 10-14 09:21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驅動科學創新》第二章AI for Science的技術支撐學習心得
偏見、倫理道德等問題。此外,如何更好地將AI與科學研究人員的傳統工作模式相融合,也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未來,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應用場景的拓展,AI for Science有望在更多領域發揮關鍵作用
發表于 10-14 09:16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驅動科學創新》第一章人工智能驅動的科學創新學習心得
,無疑為讀者鋪設了一條探索人工智能(AI)如何深刻影響并推動科學創新的道路。在閱讀這一章后,我深刻感受到了人工智能技術在科學領域的廣泛應用潛力以及其帶來的革命性變化,以下是我個人的學習
發表于 10-14 09:12
名單公布!【書籍評測活動NO.44】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驅動科學創新
、生命科學、電子科學、能源科學、環境科學等領域的政府工作人員、科研人員、創業者、投資者等參考。
發表于 09-09 13:54
人工智能神經元的基本結構
人工智能神經元的基本結構是一個復雜而深入的話題,涉及到計算機科學、數學、神經科學等多個領域的知識。 引言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簡稱AI)是計算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