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RS485組網過程中另一個需要主意的問題是終端負載電阻問題,在設備少距離短的情況下不加終端負載電阻整個網絡能很好的工作但隨著距離的增加性能將降低。理論上,在每個接收數據信號的中點進行采樣時,只要反射信號在開始采樣時衰減到足夠低就可以不考慮匹配。但這在實際上難以掌握,美國MAXIM公司有篇文章提到一條經驗性的原則可以用來判斷在什么樣的數據速率和電纜長度時需要進行匹配:當信號的轉換時間(上升或下降時間)超過電信號沿總線單向傳輸所需時間的3倍以上時就可以不加匹配。
一般終端匹配采用終端電阻方法, RS-485應在總線電纜的開始和末端都并接終端電阻。終接電阻在RS-485網絡中取120Ω。相當于電纜特性阻抗的電阻,因為大多數雙絞線電纜特性阻抗大約在100~120Ω。這種匹配方法簡單有效,但有一個缺點,匹配電阻要消耗較大功率,對于功耗限制比較嚴格的系統不太適合。另外一種比較省電的匹配方式是RC匹配。利用一只電容C隔斷直流成分可以節省大部分功率。但電容C的取值是個難點,需要在功耗和匹配質量間進行折衷。 還有一種采用二極管的匹配方法,這種方案雖未實現真正的“匹配”,但它利用二極管的鉗位作用能迅速削弱反射信號,達到改善信號質量的目的,節能效果顯著。
一般情況下不需要增加終端電阻,只有在485通信距離超過300米的情況下,要在485通訊的開始端和結束端增加終端電阻。
終端電阻在通信中的作用

終端電阻在通信中的作用是為了消除在通信電纜中的信號反射。然而在通信過程中,有兩種原因因導致信號反射:阻抗不連續和阻抗不匹配。
1.阻抗不連續:信號在傳輸線末端突然遇到電纜阻抗很小甚至沒有,信號在這個地方就會引 起反射。這種信號反射的原理,與光從一種媒質進入另一種媒質要引起反射是相似的。消除這種反射的方法,就必須在電纜的末端跨接一個與電纜的特性阻抗同樣大 小的終端電阻,使電纜的阻抗連續。由于信號在電纜上的傳輸是雙向的,因此,在通訊電纜的另一端可跨接一個同樣大小的終端電阻。
2.阻抗不匹配:引起信號反射的另個原因是數據收發器與傳輸電纜之間的阻抗不匹配。在高頻電路中,當信號的頻率很高時,則信號的波長就很短,當波長短得跟傳輸線長度可以比擬時,反射信號疊加在原信號上將會改變原信號的形狀。如果傳輸線的特征 阻抗跟負載阻抗不匹配時,在負載端就會產生反射。這種原因引起的反射,主要表現在通訊線路處在空閑方式時,整個網絡數據混亂。
要減弱反射信號對通訊線路的影響,通常采用噪聲抑制和加偏置電阻的方法。在實際應用中,對于比較小的反射信號,為簡單方便,經常采用加偏置電阻的方法。
補充說明:
1)RS-485需要2個終接電阻,接在傳輸總線的兩端,其阻值要求等于傳輸電纜的特性阻抗。在短距離傳輸時不需終接電阻,即一般在100米以下不需終接電阻。
2)為了抑制干擾,RS485總線常在最后一臺設備之后接入一個120歐的電阻。
3)RS-485與RS-422的共模輸出電壓是不同的。RS-485共模輸出電壓在-7V至+12V之間, RS-422在-7V至+7V之間,RS-485接收器最小輸入阻抗為12KΩ;RS-422是4kΩ;RS-485滿足所有RS-422的規范,所以RS-485的驅動器可以用在RS-422網絡中應用。
建議:
1.采用阻抗匹配、低衰減的RS485專用電纜更有利于保證通信。
一般推薦如下:
普通雙絞屏蔽型電纜 STP-120Ω(for RS485 & CAN) one pair 20 AWG ,電纜外徑7.7mm左右。適用于室內、管道及一般工業環境。使用時,屏蔽層一端接地!
普通雙絞屏蔽型電纜 STP-120Ω(for RS485 & CAN) one pair 18 AWG ,電纜外徑8.2mm左右。適用于室內、管道及一般工業環境。使用時,屏蔽層一端接地!
鎧裝雙絞屏蔽型電纜 ASTP-120Ω(for RS485 & CAN) one pair 18AWG ,電纜外徑12.3mm左右。可用于干擾嚴重、鼠害頻繁以及有防雷、防爆要求的場所。使用時,建議鎧裝層兩端接地,最內層屏蔽一端接地!
2.單層屏蔽的電纜屏蔽層應一端接地;雙層絕緣隔離型的電纜屏蔽層其外層(含鎧裝)應兩端接地,內層屏蔽則應一端接地!
3.傳輸距離超過300米應加終端電阻(一般為120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