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制冷又稱電子制冷,或者溫差電制冷,是從50年代發展起來的一門介于制冷技術和半導體技術邊緣的學科,它利用特種半導體材料構成的P-N結,形成熱電偶對,產生珀爾帖效應,即通過直流電制冷的一種新型制冷方法,與壓縮式制冷和吸收式制冷并稱為世界三大制冷方式。
半導體制冷片制冷原理
半導體制冷片(TE)也叫熱電制冷片,是一種熱泵,它的優點是沒有滑動部件,應用在一些空間受到限制,可靠性要求高,無制冷劑污染的場合。
原理圖
半導體制冷片的工作運轉是用直流電流,它既可制冷又可加熱,通過改變直流電流的極性來決定在同一制冷片上實現制冷或加熱,這個效果的產生就是通過熱電的原理,上圖就是一個單片的制冷片,它由兩片陶瓷片組成,其中間有N型和P型的半導體材料(碲化鉍),這個半導體元件在電路上是用串聯形式連接組成。半導體制冷片的工作原理是:當一塊N型半導體材料和一塊P型半導體材料連結成電偶對時,在這個電路中接通直流電流后,就能產生能量的轉移,電流由N型元件流向P型元件的接頭吸收熱量,成為冷端由P型元件流向N型元件的接頭釋放熱量,成為熱端。吸熱和放熱的大小是通過電流的大小以及半導體材料N、P的元件對數來決定。制冷片內部是由上百對電偶聯成的熱電堆,以達到增強制冷(制熱)的效果。以下三點是熱電制冷的溫差電效應。
半導體制冷技術的應用
半導體制冷片作為特種冷源,在技術應用上具有以下的優點和特點:
1、不需要任何制冷劑,可連續工作,沒有污染源沒有旋轉部件,不會產生回轉效應,沒有滑動部件是一種固體片件,工作時沒有震動、噪音、壽命長,安裝容易。
2、半導體制冷片具有兩種功能,既能制冷,又能加熱,制冷效率一般不高,但制熱效率很高,永遠大于1。因此使用一個片件就可以代替分立的加熱系統和制冷系統。
3、半導體制冷片是電流換能型片件,通過輸入電流的控制,可實現高精度的溫度控制,再加上溫度檢測和控制手段,很容易實現遙控、程控、計算機控制,便于組成自動控制系統。
4、半導體制冷片熱慣性非常小,制冷制熱時間很快,在熱端散熱良好冷端空載的情況下,通電不到一分鐘,制冷片就能達到最大溫差。
5、半導體制冷片的反向使用就是溫差發電,半導體制冷片一般適用于中低溫區發電。
6、半導體制冷片的單個制冷元件對的功率很小,但組合成電堆,用同類型的電堆串、并聯的方法組合成制冷系統的話,功率就可以做的很大,因此制冷功率可以做到幾毫瓦到上萬瓦的范圍。
7、半導體制冷片的溫差范圍,從正溫90℃到負溫度130℃都可以實現。
通過以上分析,半導體溫差電片件應用范圍有:制冷、加熱、發電,制冷和加熱應用比較普遍,有以下幾個方面:
1、軍事方面:導彈、雷達、潛艇等方面的紅外線探測、導航系統。
2、醫療方面;冷力、冷合、白內障摘除片、血液分析儀等。
3、實驗室裝置方面:冷阱、冷箱、冷槽、電子低溫測試裝置、各種恒溫、高低溫實驗儀片。
4、專用裝置方面:石油產品低溫測試儀、生化產品低溫測試儀、細菌培養箱、恒溫顯影槽、電腦等。
5、日常生活方面:空調、冷熱兩用箱、飲水機、電子信箱、電腦以及其他電器等。
半導體制冷技術發展趨勢
20世紀50年代以后,半導體材料在各個技術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熱電性能較好的半導體材料使熱電效應的效率大大提高,從而使熱電制冷進入工程實踐領域并得到迅速的發展。早期出現的半導體制冷器大多是各種小型低溫和恒溫器件,如電子醫療器械、電子器件冷卻、小型冰箱等方面。后來又在核潛艇上研制了各種半導體制冷空調和冷藏裝置。半導體制冷空調器因其能效比、價格遠不能與機械壓縮式、吸收式空調相比,故還不能為百姓接受,但因其所具有抗震、無泄漏、無噪音、易維修、高可靠性,目前在各個領域都有了廣泛的應用,如潛艇、船舶、電子通訊車、列車空調等場合已有成功的應用。
半導體制冷技術正在飛速的發展,目前國內對半導體制冷技術也有進展,已經研制出雙內循環儲冷式半導體交換器,它與半導體能源組件、散熱系統構成一個能量轉換系統。這種交換器可以方便應用于冰箱、空調器等制冷產品中,是取代機械壓縮泵和氟里昂制冷劑的綠色環保產品。此項技術在大功率半導體制冷復合技術方面在國內應屬領先水平。而在半導體制熱效率應用方面則率先開辟了新的領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