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特區成立40周年之際,首屆慕尼黑華南電子展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舉辦。期間芯師爺專訪了全球電子產業鏈的近20家領先企業、潛力企業的領袖及高管,特別推出“慕名而來·圳好”專題報道,與眾多業內人士共同探討全球電子產業趨勢、中國半導體發展和技術創新等熱點焦點話題。
近年來,國產MCU產業突飛猛進。比亞迪半導體作為國內領先的半導體企業,主要從事功率半導體,智能控制IC,智能傳感器,光電半導體,制造及服務,應用領域覆蓋了對光,電,磁等信號的感應、處理及控制,產品廣泛用于汽車、能源、工業、通訊和消費電子等領域,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早在2007年,比亞迪半導體已進入工業MCU領域,累計出貨超20億支。2018年,其成功推出第一代8位車規級MCU芯片,現裝車量超500萬支,實現國產化零突破。那么,國內MCU市場現狀如何?怎樣打破國外廠商壟斷的格局?芯師爺有幸采訪到比亞迪半導體有限公司產品總監楊云,一起探討國內車規級MCU當前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比亞迪半導體有限公司產品總監 楊云:
15年以上半導體行業從業經驗,統籌負責比亞迪半導體嵌入式產品中心研發、銷售、管理等工作。帶領團隊成功量產8位和32位車身控制MCU,累計出貨突破20億顆,打破國外廠商壟斷局面,填補了國產集成電路行業的空白區域,成為第一家穩定量產供貨的國產廠商;所負責的工業級MCU產品連續6年在品牌家電客戶出貨量第一;指紋識別產品在門鎖等嵌入式應用領域市場占有率第一,打破了外國廠商在核心技術領域和市場的壟斷局面。
采訪 · 實錄
芯師爺 1:
您對本屆慕尼黑華南電子展的初印象是什么?
比亞迪半導體有限公司產品總監 楊云:
這次參加慕尼黑華南電子展,我印象特別深刻。首先,今年半導體行業的企業特別多,達到40%左右。第二,各廠商所推出的產品面向高端領域居多,比如車規級產品、5G、AI等,這是一個特別好的現象,代表了我們中國的芯片的設計行業在向高端探索。第三點,觀展者特別多,在現有經濟環境以及疫情防控的情況之下,十分難得。參觀者興致高昂,尤其關注車規產品、工業產品、5G產品等。這意味著,我國科技產業沒有被上半年疫情所沖擊,而經過多年沉淀,我國科技行業在不斷向高端攀爬。
芯師爺 2:
此次展會,比亞迪半導體帶來了哪些最新產品和技術?這些產品或技術有什么競爭優勢?
比亞迪半導體有限公司產品總監 楊云:
比亞迪半導體定位于高效、智能、集成。高效方面,包括IGBT、SiC(碳化硅)等功率器件;智能則指MCU,包括車規級MCU、工業級MCU等;集成則是比亞迪半導體未來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我們將做集成化路線,以家電為例,將帶來“PFC+IPM+MCU+HV”的集成化解決方案。
具體來說,在電控系統上,我們帶來了先進的IGBT芯片模組,例如今年特別暢銷的比亞迪·漢車型上的碳化硅模塊、車規級MCU等。因此,比亞迪正在打造成為集成方案供應商,我們相信,將給市場帶來更加完善的解決方案。
芯師爺 3:
比亞迪半導體早在2007年已進入工業MCU領域,經過10余年的發展,已成為行業領導廠商,特別是在車規級MCU方面頗有成就,本次一舉拿下“2020年度硬核中國芯·最佳國產MCU產品獎”。
貴公司是如何在MCU產品上實現突破的?
比亞迪半導體有限公司產品總監 楊云:
實際上,比亞迪半導體從2007年到2020年,歷經13年不斷打磨MCU產品。在起初做MCU產品線時,定位相對比較高,我們定位于車規級和工業級的產品。比亞迪MCU團隊通過13年的共同努力,堅持為客戶提供好的產品,我倍感榮幸。
芯師爺 4:
近幾十年來,國內MCU多集中在消費類領域,汽車和工業用MCU的市場份額仍然較低。車規級MCU技術都掌握在國際巨頭的手中,為國外廠商壟斷。在新貿易形勢下,國內汽車廠商積極尋求MCU國產替代方案,MCU國產替代需求較大。
您如何看待目前國內MCU以及整個芯片市場現狀?
比亞迪半導體有限公司產品總監 楊云:
我了解到一組數據,2020年國內MCU銷售額將會超過650億元,預計到2025年,市場規模將達1000億。從市場的分布格局來看,2025年車規MCU將占35%的市場,雖然它市場份額并不是最大,但是它的金額較高且要求較高。工業級MCU(性能和可靠性等維度衡量)市場份額約占40%。所以,車規級和工業級MCU共達到70~75%的市場占有率。
然而,國內目前大概有100余家從事MCU的廠商。令人遺憾的是,約100個MCU團隊僅僅完成了大約30億左右銷售額,只占約5%的市場規模。
比亞迪半導體立志于從長遠出發,堅持著手技術難度較高的車規級和工業級的產品。我們希望,國內MCU廠商能夠共同向更高的目標而努力。
芯師爺 5:
隨著比亞迪半導體的入局和突破,逐步打開了國產工控和車規級MCU的大門。而車規級MCU門檻較高,產業周期長且需要大規模的資金和技術投入。
在您看來,國產車規MCU需要如何實現突破,打破國外廠商壟斷的格局?
比亞迪半導體有限公司產品總監 楊云:
現階段,總體宏觀政策利好半導體產業,國家出臺了眾多支持半導體產業發展的政策。其次,資本方面對半導體行業的支持比較大。第三方面,以比亞迪為代表的汽車整車廠商均在積極推動和使用國產車規級芯片。
就微觀角度而言,作為企業要沉下心來,腳踏實地做好每一款產品。比亞迪半導體用了十多年的時間,加之大量的技術研發、人才吸納等資金投入,逐步積累沉淀。
芯師爺 6:
作為汽車電子系統內部運算和處理的核心,MCU是實現汽車智能化的關鍵。據iSuppli報告顯示,一輛汽車中所使用的半導體器件數量中,MCU芯片約占30%。這意味著每輛車至少需要使用70顆以上的MCU芯片。隨著汽車不斷向智能化演進,MCU的需求增長也將越來越快。
那么,車用MCU有哪些技術難點?比亞迪半導體如何應對挑戰?
比亞迪半導體有限公司產品總監 楊云:
車規級產品有兩大標準,第一是可靠性標準,比如AEC-Q100 Grade 1/ Grade 0;第二個功能安全標準。圍繞這兩個要求,比亞迪半導體有預見性的地成立了強大的研發團隊、品控團隊、設計團隊、功能安全團隊等。建立一系列品控制度在短期內可以解決,而長期來看需要樹立高標準的思維。特別是對于研發人員的設計理念,我們一定會強調車規級產品標準要求之高,我們用多年時間引導、加強團隊的高標準設計理念,并且持續提升要求。
另外,我們持續加大研發費用,并且注重與國內上下游產業鏈配合。從晶圓、封裝、到測試等每一個環節,我們都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體系。
芯師爺 7:
目前,比亞迪半導體有幾條車規MCU產線?
比亞迪半導體有限公司產品總監 楊云:
比亞迪半導體目前完成一條車規級MCU產線,未來我們計劃每年擴建一條產線。截至目前,比亞迪半導體車規級MCU已經裝車突破500萬顆,多用于比亞迪漢、比亞迪唐等旗艦車型;明年預計將突破1000萬顆的目標。此外,MCU產品也開放給國內的整車廠商。
芯師爺 8:
今年上半年,比亞迪半導體完成了A輪和A+輪融資。在您看來,本輪融資反映出怎樣的市場環境?這筆融資公司將應用在哪些方面?
比亞迪半導體有限公司產品總監 楊云:
芯片行業現在熱度高漲,我們借這陣東風,完成了A輪及A+輪融資。首輪由紅杉資本、中金資本以及國投創新領銜投資,Himalaya Capital等多家國內外知名投資機構參與認購。第二輪戰略投資者,包括韓國SK集團、小米集團、聯想集團、ARM中國等眾多A+輪戰投入股或通過基金入股。此舉將加速比亞迪半導體以及中國車規級半導體的發展。
這筆融資將加強我們現有的產品,我們將把現有的產品線拉寬拉深。同時,我們仍然投向于核心車規產品,例如IGBT、SiC產業、車規級和工業級MCU等。
芯師爺 9:
比亞迪半導體是否會繼續參加2021年的展會?您對明年展會有什么期望?
比亞迪半導體有限公司產品總監 楊云:
慕尼黑電子展是一個很好的交流平臺,也是一個展示自我的機會。很多人還不了解比亞迪半導體,從2002年成立芯片研發小組,到如今人員規模近4000人。我們需要一個展現窗口,讓更多的客戶相信國產芯片行業。
芯師爺 10:
比亞迪半導體對未來中國電子行業的發展有何期待?借由慕展平臺,貴司想向電子行業傳遞什么積極信號?
比亞迪半導體有限公司產品總監 楊云:
我個人從2001年開始從事芯片行業,近20年歷程讓我深感做芯片并非易事。近兩年,產業環境越來越好。我們期望,終端客戶可以大膽信任并使用國產芯片。產業鏈上下游齊力把中國半導體產業做大、做好。
這也是我們國家實現產業轉型的好機會,因為芯片涉及到國家的經濟、安全等方方面面。現在,我們上下游已經形成了一個有效互動和正向循環。我相信,未來芯片行業會越來越強,發展速度會越來越快。
? ? ? ? 責任編輯:tzh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