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了都快30年的C2000系列芯片,現在竟然還能在時下最火熱的電動汽車上見到它,而且還是在OBC、DC/DC、逆變器這種必不可缺的零部件上。
甚至有人曾在知乎上靈魂發問,明明ST的MCU芯片價格便宜,功能還類似,C2000系列怎么還能有市場?
C2000系列發展至今已經迭代了三代,有將近200種型號,從性能上劃分也有入門級、中級和高級,這其中有部分料號在去年出現過價格暴漲幾十倍甚至接近百倍的情況,也有料號一直徘徊在常態價附近。
哪怕去年開始行情走下坡路,市面上大部分芯片遇冷,價格大跳水,市場上也會不時出現高價的C2000芯片。
如此經久不衰,為什么?
01
行情下行
C2000價格堅挺
TI憑借大約8萬種產品的覆蓋范圍,在這兩年缺芯潮中一直風光無量。從2021年一季度開始,TI芯片全面漲價,漲個幾倍屬于正常操作,幾十倍屬于家常便飯,幾百倍也并不稀奇。
到去年下半年開始,隨著消費電子需求疲軟,芯片業遭受下游應用砍單,行情下行也讓TI芯片開始出現大跳水,很多通用芯片價格逐漸回歸常態價。到今年,TI除了個別緊缺的芯片外,哪怕是汽車芯片,網紅的個數也明顯減少。
C2000系列與一眾通用和專用芯片一樣,也經歷過一陣暴漲的美好日子,但現在芯片行情普遍遇冷,C2000系列部分型號價格仍舊堅挺,表明市場對其的需求還在。
我們收集了過去一年市場上詢價比較多的C2000系列的型號,結合TI官方給出的參考設計中推薦的芯片及部分已知用在汽車上的,從中篩選出了8個料號,大致覆蓋了C2000系列如下圖:
根據拆解資料,這8個料號中,TMS320F28377DPTPQ是特斯拉電驅總成逆變器中的主控芯片,TMS320F280049PZSR是頭部OBC廠商欣銳、富特用的主控芯片,TMS320F28335是小鵬P7 OBC用的主控芯片,TMS320F28035是北汽CDU及小鵬P7 DC/DC用的主控芯片,其余芯片都是TI官方在OBC參考設計中推薦的芯片。
為了更直觀地了解行情變化,我們將篩選出的料號的原廠價、最高市場價、最近的價格進行對比。
可以看到,這8顆料號中,大部分型號價格已經回落至常態價附近,甚至F28035、F28335、F28027出現了市場價低于原廠價的倒掛現象。不過有個別型號價格依舊堅挺,F28377DPTPQ、F28069和F28377SPTPT仍有著5-6倍的漲幅。
TI C2000系列至今發展到第三代,但第二代產品在市場上依舊很活躍。去年市場上一些比較熱門的料號如F28034、F28027、F28062等都是第二代產品。TI整個C2000系列不論新舊,不論性能,在行情下行時候,還能有一些料號保持著堅挺的價格,但話說回來,堅挺的價格也未必有人會買單,實際行情有待觀察。
圖為TI產品列表,來源知乎
02
電驅和電控
C2000的汽車主戰場
DSP(數字信號處理器)本身在工控、通信、光伏、消費電子等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特別是現在電動汽車的發展,對其需求也不斷增長,據統計,DSP在汽車中的用量以每年25%的速度增長。作為最早研發DSP芯片企業之一,TI的C2000系列在汽車中有著廣泛的應用。
20世紀60年代,計算機信息技術發展迅猛,在此期間,數字信號只能依靠MCU處理,但很快發覺MCU性能無法滿足現代技術的發展,所以DSP可看作是高性能版MCU。
TI DSP系列有三兄弟:C2000、C5000和C6000。三兄弟各司其職,C2000主要偏重于工控領域,C5000主要用于低功耗通信領域,C6000主要面向高性能、多功能的復雜應用領域。
C2000自身集成了豐富的I/O口,A/D采樣接口及PWM輸出接口,馬達和電源是主要的應用場景。它的主業分為數字電源控制如光伏、通信和服務器電源,電機控制如家電、工業類伺服驅動。迭代到第三代,C2000系列還符合AEC-Q100,系統功能符合ASIL-D和SIL 3等級,硬件完整性高達ASIL B級,所以在電動汽車上也有著廣泛的應用場景。
C2000在電動汽車上主要應用在車載充電機OBC、車載DC/DC變換器、電驅逆變器、交/直流充電樁、無線充電模塊、電機控制、中/短距離雷達等。
本文主要討論的是OBC、DC/DC和逆變器。
OBC和DC/DC都是電控的核心零部件,起到電能轉換及傳輸的作用。一般電動汽車充電分為直流充電與交流充電兩種,直流充電不需要通過OBC,直接給動力電池充電,而且一般電壓很高,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快充。交流充電需要將外部充電樁的交流電通過OBC轉換成直流電來給動力電池充電,這是我們常說的慢充。
DC/DC的作用就是將來自動力電池的高壓電轉換成低壓給蓄電池充電,這塊蓄電池的電壓通常是12V/24V,它的作用是在車輛啟動時給車上其他設備進行供電,比如車燈、車窗、座椅、雨刮器等低壓裝置。
所以OBC和DC/DC一個對外,一個對內,整車供電的使命就交給他們了。
根據目前匯集的一些汽車OBC及DC/DC的拆解,我們發現在不少車企和頭部TIER1的芯片清單中,都有C2000的身影。
以下是小鵬P7 OBC拆解,主控芯片:TMS320F28335
以下是小鵬P7 DC/DC的拆解,主控芯片:TMS320F28035
來源:芯小二的下午茶
以下是北汽三合一(CDU,即OBC、DC/DC、PDU集成)主要芯片清單,主控芯片:TMS320F28035
以下是富特提供給廣汽的DC/DC變換器,主控芯片:TMS320F280049
來源:驅動視界
在電動傳動系統中,主逆變器負責控制電動機,堪稱電動汽車心臟。它是汽車中的一個關鍵元器件,因為它決定了駕駛行為和車輛的能源效率。此外,主逆變器還用于捕獲再生制動釋放的能量并將此能量回饋給電池。
來源:驅動視界
因此,電驅逆變器對主控芯片的要求也比其他部件要高,特斯拉Model 3和Model Y的電驅總成逆變器的主控芯片用的就是第三代C2000系列高性能的F28377。
03
發展早、難替換、易上手
C2000的不老秘訣
從最初的馬達控制,到工控、光伏,再到現在的電動汽車,C2000一路走來從來不缺“消費者”,而做MCU的,做DSP的可不止TI這一家,甚至單論MCU,TI都排不進前五。發展至今,要論性能上的差異,各家可能拉不開多少差距,有些甚至來得比TI更有性價比,那為什么C2000還能有市場?
我們認為有以下幾點原因:
1.? 發展早,有龐大的用戶基礎
2.? 自研內核架構,依賴度高,難替換
3.? 擁有豐富的周邊生態及開發資源,極易上手
搶先機
20世紀70年代,AMI和Intel先后發布了DSP芯片,但沒有現代DSP所必須的乘法器。1980年,NEC推出的MPD7720是第一個具有硬件乘法器的商用DSP芯片。兩年后,TI發布了第一代DSP芯片TMS32010及其系列產品,運算速度比微處理器快了幾十倍。
TI的C2000產品線在1997年問世,它的前身是用于硬盤的馬達控制,此后廣泛應用于實時控制應用。2005年,TI升級到32位DSP內核,隨后電機驅動、數字電源等許多應用開始采用TI的產品。2013年開始,C2000產品進入第三代,順應新能源汽車、直流無刷電機與寬禁帶半導體的發展。
除了在商業上先發制人,TI也從“娃娃”抓起。TI投資了數百個大學實驗室和項目,隨便一搜,零幾年的教材就有關于C2000的,很多大學上課的開發板就是TI的。作為對比,STM32F4在2013年投入量產,并發布開發生態系統。
難替換
與STM32F4系列采用的ARM架構不同,C2000是TI自己的架構。非通用架構帶來的是硬件優勢,C2000的運算、執行速度普遍比同級別的ARM內核MCU要快很多,雖然主頻及內存要小一點,但實時控制應用場景并不對主頻有很高的要求。
除了計算速度外,C2000的ADC的采樣精度和轉換速度也更有優勢。這些優點共同提升工程師開發的效率,因此在根本上,習慣用C2000開發的工程師,一時半會適應不了改用ARM內核的MCU。
此外,微控制器相比一些驅動或者功率芯片,不容易被pin to pin替換,所以一旦在前期項目上得以應用,后期除非出現嚴重的質量問題或供應問題,一般是不會輕易替換的。特別是汽車應用上,對芯片的安全性和長期穩定供貨能力要求高,并且一款芯片從研發到上車要經歷好幾年的時間,車企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是不會大動干戈去更換一塊芯片,而且還是塊主控芯片。所以TI至今能夠保持較大的出貨量。
易上手
一款產品要迅速地在市場鋪開,并且能夠吸引開發者的目光。性能強悍之外,還要極容易上手。
TI的開發資源和周邊生態是相當豐富的,這是它幾十年發展過程中,手握的老本。
隨便在TI官網搜索某一C2000系列型號,基本都可以查找到datasheet、參考設計、代碼、配置文件、原理圖等,TI還為開發者提供了非常強大的controlSUITE軟件套件,里面包含幾乎所有關于C2000的參考資料、各種案例和設計。
基于TI龐大的開發者數量,TI的官方論壇成為了很多人學習交流的地方,也定期有原廠的客戶經理解答問題。
我們在論壇發現有人尋求能替代瑞薩緊缺料的TI芯片,底下有不少專業人士提供意見。
04
結語
C2000的“穩”與缺芯這兩年被國產替換掉的芯片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可能它不如L9369或者TPS92662那般出名,但幾十年如一日的穩定出貨,也造就了自身獨特的優勢。芯片也很卷,容不容易被替,能不能被替,或許也是實力的一種象征。
編輯:黃飛
?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