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設備處理器行業在發展速度上大舉超越PC的同時,也從后者身上早早學到了“性能對壘此起彼伏”以至于最終性能過剩的弊病;當然在前有ARM不斷革新新架構、中間有TSMC/Intel/GF半導體工藝不斷提升、后有像中國廠商如此熱衷核戰爭的三者推動下,位處上游的處理器廠商誰也不甘落后。
于是在剛剛過去的MWC2014上,我們仍然見到了像去年一樣為數眾多的新品處理器平臺,可以說它們幾乎就是2014年新機的全部依靠,在MWC2014落幕之際,再讓我們來回顧一下本次展會亮相的硬件新品。
扎堆兒八核64位 MWC2014處理器新品回顧
見蘋果的風使舵的行業
智能機誕生這么多年,可以說行業幾乎就是以蘋果為導向的,就連坐擁龐大硬件產業鏈的某廠商都只能赤裸裸的跟風,而在蘋果靈魂人物離世之后一度失去方向;于是在iPhone 5s首次采用了64位處理器之后,今年一大波“64bit”便如潮水般襲來。
首款64位 蘋果A7
64位本源—ARM Cortex-A50
提到64位,就不得不說ARM在兩三年前推出的Cortex-A50微架構,這一采用64位ARMv8指令集的系列目前擁有Cortex-A53和Cortex-A57兩種微架構,其中Cortex-A53相當于現有Cortex-A7架構的64位擴展版,Cortex-A57相當現有Cortex-A15架構的64位指令擴展版。Cortex-A57執行32位指令的性能相比Cortex-A15會有20-30%的提升,如果執行64位指令性能還會進一步提高。
Cortex-A50系列(圖片來自ARM)
兩種微架構可以以big.LITTLE的形式組合,前者執行簡單任務而后者可以承擔更高負載;在某些廠商(比如三星)的64位自有架構誕生之前,目前我們所見的64位處理器都是基于ARM Cortex-A50來實現。
Cortex-A50系列(圖片來自ARM)
當然雖然Cortex-A50在數字上聽起來比A7、A9、A15大很多,但它們的性能并沒有大到恐怖,前面已經提到它們也只是各自相比A7、A15的性能稍高罷了。
高通首款64位八核驍龍615
在去年確立了200/400/600/800這樣的系列之后,高通今年并沒有再推出類似“驍龍1000”這樣的功能,之前的驍龍805、410兩款新品也還是相應系列上的升級;于是高通也在MWC2014再次帶來了驍龍600系列處理器的兩款擴展新品——驍龍610和615芯片組。
驍龍今年仍為四個系列(圖片來自高通)
兩款芯片組都并未采用高通自己的Krait內核,而是基于ARM原生的Cortex-A53.驍龍615芯片組是首款集成LTE和64位功能的8核心Cortex-A53解決方案,而驍龍610芯片組則采用四核處理技術支持LTE和64位功能;兩款SoC采用最新的ARMv8指令集。高通驍龍610和615芯片組還配備了Adreno 405 GPU,將驍龍800系列處理器的Adreno 400系列GPU首次應用到驍龍600高端系列。
高通發布首款64位8核支持5模LTE芯片組
Adreno 405 GPU還支持最新的移動圖形API(DirectX 11.2和Open GL ES3.0),同時支持硬件加速幾何著色和硬件曲面細分,帶來更加細致、真實的移動游戲和炫麗的用戶界面。Adreno 405還支持Full Profile OpenCL,實現卓越的GPGPU計算、視頻和圖像處理功能。顯示引擎支持最高QHD(分辨率為2560x1600)的顯示屏。
驍龍615/610參數及對比410(圖片來自AnandTech)
作為高通一貫的優勢兩款SoC都集成第三代LTE調制解調器,支持Cat4的150Mbps下行數據速率;除此之外,這兩款芯片組還集成了包括HSPA +(速度最高可達42Mbps)、CDMA和TD-SCDMA在內的3G技術。驍龍610和615處理器預計將在2014年第三季度開始出樣,首款商用終端預計將在2014年第四季度面市。
驍龍800高頻升級版驍龍801
除了64位八核處理器驍龍615之外,高通也在本屆MWC上面推出了最新的32位處理器——驍龍800的升級版本驍龍801,也就是我們所謂的8974AC;驍龍801仍然采用四核Krait 400內核CPU,配備Adreno 330 GPU。
高通發布驍龍801(8974AC)(圖片來自AnandTech)
與驍龍800相比,驍龍801將CPU頻率提升至2.5GHz,GPU工作頻率也從550MHz提升至578MHz,使得峰值內存帶寬提升16%;ISP工作頻率與驍龍800 8974AB保持在相同的465MHz;同時驍龍801同樣支持LPDDR3 1866內存,搭載9X25 Moddem,支持Cat4標準150Mbps下行速率的LTE網絡。
驍龍801還特別針對中國市場提供了雙卡雙通的功能支持。此外驍龍801中還加入了對eMMC 5.0存儲器的支持,并且能夠支持1080p H.265視頻編碼。
高通發布驍龍801(8974AC)(圖片來自AnandTech)
高通通過獨特、有效地集成定制化的處理引擎,包括利用異構計算架構,繼續實現卓越的處理性能。通過針對特定任務使用最合適的處理引擎或組合,仍然能給驍龍801帶來突破性的低功耗移動用戶體驗。根據高通官網消息,搭載驍龍801處理器的商用終端預計將在本季度問世。
Intel 22納米64位Z34XX與Z35XX
雖然在移動市場一直少有人關注和認可,但是Intel也在利用先天的工藝優勢,不斷更新自己針對移動市場的Atom系列SoC。
基于在晶圓方面的先天優勢,英特爾公司是目前在移動芯片領域當中唯一一家能夠率先進入22納米工藝制程的方案提供商。在今年上半年,研發代號為Merrifield的雙核產品Z34XX將率先交付使用,而在2014年下半年,四核旗艦產品Z35XX將會與廣大消費者見面,在此前英特爾的Roadmap當中,它的研發代號為Moorefiled。
Merrifield/Moorefiled(圖片來自AnandTech)
由于采用了支持亂序執行的全新Silvermont架構,因此Z34XX以及Z35XX都能夠原生支持64位操作系統,這意味著采用英特爾CPU的智能手機將能夠支持更大的內存空間以及更高效的數據吞吐管理。由于新架構帶來了更高性能的提升,因此Z34XX/Z35XX舍棄了上一代產品的超線程技術,并向下兼容32位操作系統。
Z34XX與Z35XX參數對比(圖片來自AnandTech)
Z34XX/Z35XX架構圖(圖片來自AnandTech)
不過略微讓人感到有些遺憾的是,新一代Z34XX和Z35XX產品并沒有像之前傳言的那樣,采用英特爾自家的HD系列GPU,而是繼續選擇了Imagination公司的Power VR 6系列圖形處理器。Z34XX集成的顯卡型號為G6400,核心工作頻率533MHz,而Z35XX則采用的是G6430解決方案,工作頻率可以達到800MHz。兩款不同的圖像管理芯片所能夠支持的顯存空間也略微有所不同,但是都包含有四集群的3D圖形引擎。
64位性能對比32位(圖片來自AnandTech)
除此以外,Z34XX與Z35XX也都集成了一個類似蘋果iPhone 5S當中M7角色的低功耗傳感器,在不增加功耗的前提下能夠利用動作和手勢傳感、音頻傳感、位置傳感和情境分析向應用程序提供環境信息。
多模多頻XMM 7160-LTE發布
與此同時,英特爾公司本次還發布了全新的多通信解決方案XMM 7160-LTE。除了能夠支持更多模多頻的3G、4G網絡之外,XMM 7160-LTE所采用的封裝至PCI Express模塊中的方式還能夠為終端廠商帶來更加自由、更加方便的研發方案,為超級本、平板電腦、智能手機帶來進一步瘦身和降低成本的可能。
XMM7260(圖片來自AnandTech)
2014年英特爾公司也將進入所有主要的LTE市場,并把目標鎖定為全球第二大LTE廠商,預計收發器出貨量將超過20億,而SOC也能夠達到10億以上的級別。在今年第二季度,支持LTE-A技術的XMM 7260 LTE-Advanced將正式上市。
三星Exynos八核&六核
早在蘋果發布A7之后不久,三星就公布了64位處理器的計劃;之前曝光三星分析師會議當中,三星也透漏了未來的規劃,64位處理器部分分為兩步走。
三星兩種64位處理器策略(圖片來自三星)
但我們并未在MWC2014上見到三星的64位處理器產品,取而代之的是兩款基于big.LITTLE架構的產品——八核處理器三星Exynos 5422和六核處理器三星Exynos 5 Hexa。由于對HMP的支持已經完成,兩款處理器的所有核心都可以同時開啟。
在去年三星GALAXY Note 3發布的同時,三星Exynos 5420處理器也一并發布。這次曝光的三星Exynos 5422同樣配備了八個核心(四個2.1GHz主頻的Cortex A15核心+四核1.5GHz主頻的Cortex A7核心),在架構方面,三星Exynos 5422與三星Exynos 5420一致,不過主頻要更高一些。
三星八核Exynos 5422曝光(圖片來自gadgets)
三星Exynos 5422最高支持WQHD(2560*1440)和WQXGA(2560*1600)的屏幕分辨率,最高支持4K分辨率視頻拍攝。據稱其很可能會應用于Exynos版三星GALAXY S5上,不過三星目前還沒有給出回應。
三星Exynos 5系列產品對比(圖片來自AnandTech)
另一款處理器是三星Exynos 5 Hexa,其在三星GALAXY Note 3 Neo中應用過,搭載了6個核心(2個1.7GHz主頻的Cortex A15核心+4個1.3GHz主頻的Cortex A7核心)。依據三星方面的表述,三星Exynos 5 Hexa最高支持2560*1600分辨率的屏幕及60幀每秒1080p視頻播放。這兩款處理器將于2014年第一季度投入商用。
192核GPU PowerVR GX6650
MWC2014一開幕就經歷了多長發布會的輪番轟炸,而硬件廠商也同樣不甘寂寞的在MWC2014中各種發新品。不僅有高通發布64位8核5模LTE芯片組,以PowerVR聞名的Imagination Technologies也對外發布了最新產品——名為PowerVR GX6650的192核GPU,據稱能夠在移動手機和平板領域提供最強大的圖形處理能力。
Imagination發PowerVR GX6650(圖片引自androidauthority)
192核心的PowerVR GX6650屬于SGX6XT系列,目標直指NVIDIA Tegra K1平臺。PowerVR GX6650包含6個unified shading cluster,192個核心,每個時鐘周期處理12個像素點,Imagination官方稱其為競爭對手3倍。
Imagination發PowerVR GX6650(圖片引自androidauthority)
主要GPU平臺計算能力對比(圖片來自AnandTech)
除高性能外,PowerVR GX6650還將保持相對較低的功耗,GPU電源效率管理由PowerGearing G6XT進行。蘋果iPad Air/iPad mini with Retina以及iPhone 5s都采用了PowerVR G6430 GPU,如果蘋果想在它的下一代iPad Air中對GPU進行升級換代,那么最新發布的PowerVR GX6650無疑是最有可能的。
聯發科64位A53八核MT6752
在去年推出了八核產品MT6592之后,聯發科的腳步也未曾懈怠過;此次在MWC 2014期間,聯發科再發兩款芯片——MT6732和MT6752,這兩款芯片全部支持64位計算,并且也都支持LTE網絡。
Cortex-A53核心(圖片引自cnbeta)
根據聯發科MT6732和MT6752這兩個芯片的型號來看,MT67XX應該就是聯發科支持64位陣營的產品了,其中MT6732采用了4個主頻為1.5GHz的Cortex-A53核心,而MT6752則采用了8個主頻達到2GHz的Cortex-A53核心。這兩顆芯片都集成了Mali-T760圖形處理器,支持Open GL ES 3.0,Open CL 1.2 APIs,并且支持H.265影片的播放。
Cortex-A53核心(圖片引自cnbeta)
在網絡方面,兩款處理器都采用了4G LTE解決方案,支持FDD-LTE/TD- LTE/DC-HSPA+(WCDMA)/TD-SCDMA/GSM多種網絡,并且調制解調器支持Cat4技術,最大下行速率可達160Mbps。綜合來看,這兩顆芯片的性能以及網絡表現都比較強大,在定位上MT6753應該高于MT6732,連想到2GHz主頻的MT6592跑分可以達到3萬分,想必MT6752的分數會更高。
當然目前聯發科只是正式發布了這兩顆芯片,兩顆芯片預計在2014年第三季度送樣,第四季度實現完整的參考設計平臺以及量產。
五模雙4G Marvell四核A53
另外一直不太為人所熟知的Marvell也在MWC2014上發布了多款新品,當中也有屬于自己的首款64位處理器“ARMADA Mobile PXA1928”,擁有四個Cortex-A53 CPU核心,主頻最高1.5GHz,GPU采用Vivante GC5000。
五模雙4G Marvell四核A53
此外PXA1928還集成了成熟的五模基帶,支持TD/FDD-LTE、HSPA+、TD-HSPA+、EDGE/GSM等網絡制式,最高速率支持LTE Cat.4 150Mbps,還支持針對LTE網絡的雙連接、CSFB、VoLTE語音。
該處理器可搭配Marvell Avastar 88W8887無線芯片,支持802.11ac Wi-Fi、藍牙4.0、FM射頻、NFC近場通信,以及全球導航定位芯片88L2000、多模多頻段LTE RF收發器、集成電源管理單元、音頻編碼器、eMMC存儲主控、Kinoma軟件,構成一個完整的移動平臺。據悉PXA1928的樣品將于3月份提供給客戶。
總結:
算上1月份的CES,開年的兩個月內差不多誕生了引領移動平臺一年流行趨勢;風光一時的Cortex-A15如今鮮有平臺采用,只有NVIDIA Tegra K1以及三星兩款新品在繼續采用,大多數廠商受64位的影響轉而對Cortex-A50系列的兩種微架構倍加關注;當然“四核”還是沒有能夠滿足大家的胃口,更多的八核如期而至,當然事實證明出于功耗的考慮、目前的八核全部采用的都是A7以及A7的64位改良版A53這樣的微架構,因此性能相比目前的旗艦平臺不見得有多少提升。
GPU方面今年也陷入了ARM Mali-T6XX/T7XX、Adreno 400系列、PowerVR 6XT以及NVIDIA Kepler的競爭,Intel HD系列尚未問世;對于OpenGL ES 3.0、超高清視頻、QuadHD分辨率屏幕的支持也將成為今年的焦點。
另外隨著中國這一龐大4G LTE市場逐漸打開大門,各家的新平臺想要在中國立足、新品對LTE的支持是毋庸置疑的;從去年開始支持Cat4標準開始,今年的新平臺已經開始升級至Cat4以致300Mbps的Cat6,模式與頻段的支持也更加完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