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目前國內WCDMA終端的入網測試情況來看,其測試范圍并不能完全滿足WCDMA運營商對終端的使用需求。WCDMA運營商還必須根據自身 WCDMA業務的發展需求,具體規定對WCDMA終端的技術要求和定制需求,通過制定合理的測試規范和實施具體的測試,來檢驗設備制造商提供的WCDMA 終端是否能夠滿足運營商的要求。
本文從分析目前WCDMA終端入網測試現狀及其局限性入手,分析說明如何通過WCDMA終端的一致性測試和運營商補充測試來進一步健全WCDMA終端測試體系,以更好地服務于運營商開展WCDMA業務的要求。
WCDMA終端入網測試情況及其局限性
目前,WCDMA終端入網測試要求涉及到如下幾個方面。
1.電磁兼容性(EMC):主要為了證實被測設備對其它設備的電磁干擾的程度(騷擾限值)和抵抗其它設備對自身的電磁干擾的能力(抗擾度)。測試內容遵循標準YD/T1595.1-2007《2GHzWCDMA數字蜂窩移動通信系統電磁兼容性要求和測量方法》。
2.比吸收率(SAR):SAR一般指終端產品中電磁波所產生的熱能,它是對人體產生影響的衡量數據。測試內容遵循標準YD/T1644.1《手持和身體佩戴使用的無線通信設備對人體的電磁照射—人體模型、儀器和規程》。
3.設備安全性:主要為了驗證被檢產品的設計不會引起電擊危險、能量危險、機械危險、著火危險、化學危險、激光或X射線輻射危險,確保產品使用者(包括維修人員)的人身和財產安全。測試內容遵循標準GB4943《信息技術設備的安全》。
4.入網測試:測試內容遵循標準YD/T1548《2GHzWCDMA數字蜂窩移動通信網終端設備測試方法》,涉及到方面有系統接入、位置區更新、小區選擇與更新、切換、基本業務、補充業務、增值業務和并發業務等,但偏重于終端基本性能和功能的測試。
WCDMA終端入網測試的主要目的是要達到WCDMA終端對人身、設備、頻譜進行保護性的要求,同時也要滿足政府的強制性認證要求。
WCDMA終端入網測試局限性如下。
1.缺乏人機界面功能測試,不能體現用戶直接使用體驗。
2.對終端的功能驗證、并發要求、臨界情況和極限情況的考察不夠。
3.缺乏實際的網絡和業務平臺IOT測試,不能體現實際網絡情況。
4.缺乏終端一致性測試,不能滿足終端網絡互聯和漫游的要求。
5.缺乏終端數據業務的具體支持能力性能指標的測試。
6.不能滿足新業務的測試需求。
7.入網認證制度不易隨功能增加而增加測試要求,時效性較弱等等。
8.滿足運營商要求WCDMA終端測評體系。
為更加充分地滿足運營商開展3G業務對終端測試的技術要求,一個完整的WCDMA終端測評體系(參見圖1)應具備如下特點。
1.滿足人身安全、設備安全、頻譜安全、政府強制入網認證等最基本的要求。
2.滿足用戶最直觀的使用體驗的要求。
3.滿足網絡的實際情況,增強對實際現網業務的測試。
4.滿足與國際接軌,保證終端的漫游性能。
5.隨運營商的新業務的增加,靈活增加相應的測試要求。
圖1WCDMA終端測試體系要求
第一層面,國家的終端入網測試,這是整個測試體系的基礎,測試內容有電磁兼容性測試、人體電磁暴露安全性測試、電氣安全性測試、基本性能和功能測試。該部分測試由工信部相關測試機構完成。
第二層面,終端一致性測試,滿足3GPP等相關標準組織的技術要求,保證終端與核心標準的一致性。測試內容有射頻一致性測試、協議一致性測試、 USIM卡一致性測試、音頻一致性測試、業務一致性測試。目前國外大多數WCDMA運營商要求終端設備廠商提供一致性測試報告,這是滿足網絡IOT和國際漫游的基礎,一般由GCF認證實驗室完成。
第三層面,運營商補充測試,對于上述兩個層次沒有顧及到而運營商認為有必要的補充測試,應是運營商在上述兩層次測試的基礎上加以重點突出的測試內容。如運營商業務測試,新業務開發測試、2G/3G互操作測試、人機界面要求、實際網絡和業務IOT測試、外圍接口IOT測試(USB、WI-FI、藍牙)、終端耗電測試、充電器測試等。
一個完整的WCDMA終端測試應具備以上3個層次的測試要求,才能比較完整地符合運營商的3G業務開展需求。
WCDMA終端一致性測試要求
在3GPP項目開始之初,業界就確定了WCDMA終端一致性測試的重要性,并且制定了一致性測試的協議規范。終端一致性測試主要是指與標準規范是否相符的測試,可以調研、分析與驗證入網的終端是否符合國際規范的要求。
根據3GPP34.xxx和OMA測試規范,GCF組織制定了WCDMA終端的測試用例。GCF的主要職責是完成GSM/GPRS和3G終端的認證,一致性測試的測試用例的驗證批準,制定現場測試的指導方針,制定測試用例認證的指導方針,制定終端認證的指導方針。
WCDMA終端一致性測試目前有五大類測試,分別是射頻一致性測試,依據規范3GPPTS34.121-1;協議一致性測試,依據規范 3GPPTS34.123-1;USIM卡接口一致性測試和USAT測試,依據規范3GPPTS31.121/124;音頻一致性測試,依據規范3GPP TS26.13《語音電話終端聲學測試規范》,用于支持窄帶或者寬帶的任何語音終端,對WCDMA終端的聲學特性給出了最小性能要求;業務一致性測試,依據基于OMA標準相關規范。OMA對WCDMA終端的絕大部分業務(MMS、PoC、DM、SUPL、Browsing、DRM、IMPS)基本上都定義了相應的規范,以保證設備應用的互通性,GCF組織根據OMA制定的業務規范進行了有針對性的選擇,以滿足業務一致性測試的要求。
然而,由于3G業務的復雜多變性,WCDMA終端的一致性測試并不能解決運營商所關心的全部問題。
目前GCF要求的一致性測試通常只能針對某一特性和需求及某一功能的測試,它更多關心的是利用理想的參數進行的一致性測試,僅關心測試是否一致性符合協議規范,而并不關心終端的其他方面的性能指標,比如業務并發測試等。另外,對于運營商開展的特定3G業務的測試也基本不涉及。
WCDMA終端得到一致性測試合格報告并不認為終端符合運營商的使用要求,比如功能與業務測試、互通兼容性測試、路測實際網絡測試等測試就必須由運營商自己來完成。因此,運營商除關心終端一致性測試結果之外,必須有針對性地制定符合自身網絡和業務發展情況的其他終端測試規范。
運營商終端測試要求
隨著彩信、流媒體、視頻電話、手機電視、手機音樂等3G業務的不斷推出,終端上的操作系統以及應用軟件也將更加復雜,功能更強,終端對于這些業務和功能的支持程度,直接關系著廣大用戶對于3G體驗和滿意度。
為保證用戶的服務質量(SLA),提供更多的業務保證,從實際意義上來講,根據運營商的實際需求進行的測試工作是3G業務成功運營的保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