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金公司研究,中國家電市場需求經歷2017年的繁榮,2018年三季度進入蕭條期,各品類普遍出現增長放緩甚至下滑。2019年繼續面臨地產周期、經濟周期負面影響。
雪上加霜的是,據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庫顯示,2020年1-2月全國房間空氣調節器產量為1628.5萬臺,同比下降40.2%。在美的集團(000333.SZ)的營收中,2018年暖通空調業務(家用空調、中央空調等)收入1093.95億元,在美的營收中的占比高達42.13%,是公司的第一大業務。空調市場的急跌,勢必對2020年的業務產生重大影響。
美的集團在2017年的營收突破2000億元,同比增長達51.3%后,2018年起,主營業務增速明顯放緩。2018年,美的集團實現營業收入2596.65億元,同比增長7.8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02.3億元,同比增長17.05%。2019 年前三季,公司實現營業收入 2209.18 億元,同比增長7.37%,歸母凈利潤213.16 億元,同比增長19.08%。
在美的50周年慶典上,美的創始人何享健說“希望美的的營收能超過5000億人民幣”,而繼續維持家電產業的發展顯然很難在近期達成這一目標。為此美的集團于2017年斥重金收購庫卡,2019年入股從事新能源汽車相關業務的北京合康新能科技股份公司,一方面試圖通過數字化智能化來降低業務運營的成本,并且向外開拓市場,另一方面則在尋找能夠帶來更大增量的市場。
但是在數字化和多元化的道路上,要達成預定目標,美的還有諸多變數等待克服。
失速的庫卡是運氣不好嗎?
2017年,美的集團斥資292億元,最終完成對德國工業機器人巨頭庫卡的要約收購(94.55%的股份)。從此,在美的的版塊中,多了機器人及工業自動化一項。這是美的集團推進“智慧家居+智能制造”的“雙智”戰略、推進集團全球化發展、優化產業布局、深入全面布局機器人產業的關鍵一步,也是中資出海收購的明星項目,此事受到德國、歐盟乃至中國產業界的特別關注。
然而,庫卡并沒有給美的帶來預期的增長。
2018財年財報顯示,庫卡的銷售額同比下跌6.8%,從上一年度的34.79億歐元下滑至32.42億歐元,稅后凈利潤為1660萬歐元,同比下跌81.2%。2019年繼續延續這一跌勢,銷售額進一步下降至31.93億歐元,下跌1.5%。
?
?
針對萎靡的業績,庫卡現任CEO Peter Mohnen在財報中的解釋是,2019年由于地緣經濟和政治上的不確定性以及社會動蕩不安,這是充滿波折的一年。全球經濟在下降,工業機器人主要的用戶為汽車業和電子業,但是受經濟影響,汽車業不愿進行投資,從而帶來銷售的下滑。
早在2018年11月,庫卡對外宣布時任CEO Till Reuter 博士離職。Till Reuter 2009年進入庫卡,領導公司從經濟危機中崛起,而當2018年出現業績大幅下滑之時,Till Reuter的離職與此也不無關系。
在財報中,庫卡解釋稱,這一情況源于2018年四季度經濟放緩,影響了庫卡兩大戰略聚焦市場:汽車和電子工業,公司一大半的銷售收入來自于這兩大產業。另一個因素則是中國經濟放緩,這是庫卡頗為重要的銷售市場。中國市場經歷了自全球金融危機以來增速最慢的一年。
根據更早前的2017年財報所示,庫卡董事會預計2018財年銷售額會超過35億歐元,稅前利潤率會達到5.5%,這一預測隨后在2018年10月29日被修正,當時庫卡預計收入為33億歐元,稅前利潤率為4.5%。2019年1月時,公司針對2018年銷售收入的預測再次修正為32億歐元,稅前利潤率為3.0%。
美的在Till Reuter離職時表示會繼續支持庫卡的增長戰略,包括開發中國市場,專注于研發,投資數字化和工業4.0。
然而換帥之后,庫卡在2019年財報的表現并沒有更好,甚至在訂單量、銷售額,乃至寄予厚望的中國市場業績均出現下滑,利潤的微增則源于削減了48.8%的支出,以及減員221人等節流措施。
?
?
美的在收購庫卡之前,全球工業機器人的銷售一直呈上升趨勢。根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的預測,2017年全球工業機器人銷量將高達 34.7 萬臺,相對 2016 年增長率為 18%,且未來三年內全球工業機器人年銷量將保持近 15%的增長速率,到 2020 年將超過 50萬臺,新增總量達到近170萬臺。
事后,IFR 2017年統計數據顯示,工業機器人2017年總銷量38.7萬臺,同比增長32%,發展增速大大超出IFR預測。其中,中國工業機器人需求增長最快,增長58%,達13.8萬臺。2018年全球裝機量為42.2萬臺,首次突破了40萬大關,但增速已經放緩,比上年增長6%。
在庫卡2018年業績大跌時,其競爭對手abb公司機器人業務的銷售額卻上漲13%。
注:ABB公司2018年財報
庫卡的業績下跌究竟是市場原因還是管理原因,從一漲一跌的比較中自見分曉。
自 2013 年以來,中國已連續五年成為全球第一大機器人消費國,中國機器人產業規模增速基本保持在20%以上,成為全球機器人產業規模穩定增長的重要力量。據相關數據,2017 年中國市場新增工業機器人13.66 萬臺,同比增長達到 60%,規模約占全球產量的三分之一。
IFR(國際機器人聯合會)稱,中國的機器人需求將繼續迅猛增長的一個原因是中國的機器人密度仍相對較低。在中國,每1萬名工人僅擁有約 68 個機器人,而韓國的機器人密度是中國的將近 10 倍。就機器人使用密度而言,目前的領導者是韓國,每10,000 名員工配有 631 臺機器人,其次是新加坡(488 臺)和德國(309 臺)。全球范圍內,機器人平均密度為每10,000名員工配備 74 臺機器人。
根據IFR(國際機器人聯合會)統計,2018年,全球部署了42.2萬臺工業機器人,其中三分之一以上在中國。中國機器人的密度從2009年的每萬人11臺增長至2018年的每萬人140臺,德國為338臺/萬人(2018年)。中國的高增長主要來自汽車制造廠商和電子工業,這是中國高增長的重要支柱產業。
為了加強在中國市場的份額,庫卡在順德和上海分別建立了兩家工業機器人生產廠。
但IFR對2019年全球機器人的需求增長并不樂觀,給出的數字為0%。中國市場機器人下滑的主要原因也是汽車行業的需求大幅下降,但是新興應用行業在出現,像金屬加工、塑料和化學、食品工業等。
針對當前工業機器人銷售不景氣的狀況,美的回復《商學院》記者稱,“盡管近來銷售有所下滑,但中國依然是工業機器人在全球范圍最大的市場。庫卡不僅計劃增加在中國的機器人銷售,還將進一步拓展市場份額。我們預計,只要大局穩定,投資環境改善,中國經濟將會有增長的動力。從2020年起,庫卡將專注于Scara 機器人的亞洲市場。庫卡計劃在未來幾年內擴建佛山/順德的新生產設施,制造新型機器人,其中既有關節機器人,也有特殊類型,如 Scara 和Delta,專門為亞洲市場需求而開發。”
庫卡的股價曾在2017年1月到達186歐元,而自2020年以來,庫卡股價低位徘徊在40歐元以內。
美的再圓造車夢?
2020年3月26日,美的集團發布關于收購北京合康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合康新能)控股權的提示性公告。公告稱,美的集團旗下美的暖通收購合康新能18.73%的股份,并受托持有公司 5%的表決權,成為公司的控股股東,合計斥資7.43億元,引發外界對美的再度“跨界造車”的猜想。
根據合康新能官網,公司創建于2003年,專業從事工業自動化控制和新能源裝備,于2010年1月20日在深交所掛牌上市。其業務涵蓋了工業自動化、新能源汽車、節能環保等領域。
早在2003年,美的集團曾進軍客車制造領域,美的先后收購了云南客車廠、云南航天神州汽車與湖南三湘客車集團,并在昆明和長沙建造了制造基地,但在2008年,美的宣布造車失手,此后,美的兩大制造基地易主,其中長沙汽車生產基地被比亞迪以1.08億元接手。
3月27日,美的暖通披露《詳式權益變動報告書》。信息披露后,合康新能股價連續5日漲停。
4月7日,合康新能接到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公司管理部的問詢函。其中問及部分媒體報道將本次收購解讀為美的集團拓展新能源汽車業務的問題。
合康新能回復稱,公司新能源汽車相關業務主要包括新能源汽車核心零部件、充電樁和暢的運營三大類。主要以子公司武漢合康動力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合康動力”)、武漢合康智能電氣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合康智能”)及武漢暢的科技有限公司等系列暢的公司(以下簡稱“暢的公司”)為主。
新能源汽車核心零部件業務主要在合康動力開展。公司提供關鍵零部件和新能源汽車動力系統總成以及為整車廠提供整體解決方案。
充電樁業務主要由合康智能負責開展,提供新能源電動汽車的智能充電站及其重要設備系統的整體解決方案。
暢的運營業務以城市化的綜合運營為主,為車主、車廠和商業合作伙伴提供整體解決方案。下設兩個子板塊:暢的充電和暢的租車。
合康新能在問詢函中稱,“公司尚未與美的暖通就新能源汽車業務的未來發展擬定方向,未來將根據實際進展及時履行相關信息披露義務。”
美的就此問題回復《商學院》稱:“本次權益變動系信息披露義務人基于對上市公司未來發展前景的看好。合康新能的工業變頻器、伺服系統在產業升級、節能改造以及新基建的大背景下擁有巨大的發展機遇,并將進一步加強美的集團在工業自動化與電力電子軟件驅動領域的產業布局,提升工業自動化產業鏈協同,拓展美的集團ToB業務規模。”
合康新能的變頻器有助于加速美的大型中央空調的變頻化進程,同時借助美的集團在暖通、樓宇控制領域的優勢資源,將進一步拓展新的應用領域。合康新能的節能環保、新能源汽車等業務,也將增加美的集團業務的多元性。”
但據合康新能發布的最近三年公司新能源汽車業務收入及占比情況看來,公司的業務在持續下降。
?
?
縱觀合康新能上市以來的財務狀況,2017年收入與凈利大幅下跌,2018年巨虧2.56億元。好在2月28日合康新能披露的2019年業績快報顯示,2019年度實現營業收入13.05億元,同比增加8.15%;實現利潤總額1916萬元,同比增加107.50%。
?
?
美的2020年明確的戰略是“兩個全面化”,即“全面智能化”和“全面數字化”。美的集團從2012年開始進行IT系統的統一和重構,2015年開始進行+互聯網以及數字化變革、工業互聯網平臺的搭建,形成了全價值鏈的移動APP和在線數字化協作能力。在美的的一些工廠中,對于供應鏈管理效率的提升尤為明顯。
美的工業互聯網不僅僅在美的內部使用,也通過旗下的美云智數推廣到200多家大中型企業,覆蓋40多個行業。美的集團牽頭聯合幾家單位成立的廣東粵云科技有限公司,承載了廣東省工業互聯網創新中心的工作,把成熟的方案輸出到各行各業的中小企業,幫助企業上云上平臺。
但是據相關媒體報道,美云智數2018年營收約為3.5億元,2019年目標是4億+,這一業務相對于兩千多億規模的體量來說依然很小。
責任編輯;zl
評論